第296章 菜!还得多练!

作品:《大明霸王:李七岁带朱标打穿洪武

    且说李祺一行人离了府邸,乘着马车,一路往紫禁城行去。


    清晨的北平街头,仍残留着昨日狂欢的痕迹。


    一些酒楼伙计,正忙着收拾门前的狼藉,


    零星几个宿醉未醒的汉子,被同伴搀扶着踉跄而行。


    但更多的百姓,已然恢复了日常的营生,只是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见面问候也多是谈及昨日的盛况,


    言语间充满了对新都的自豪与对未来的期盼。


    马车顺畅地驶入东华门。


    宫墙之内,气氛却与外间的市井喧嚣截然不同。


    侍卫依旧肃立,宫人行走无声,一切都恢复了皇家的庄重与秩序,


    只是那悬挂着的红绸彩缎,依旧无声地诉说着昨日的喜庆。


    到了内宫门,众人下车,


    在引导内侍的带领下,先行往坤宁宫给马皇后请安。


    坤宁宫殿内,马皇后早已起身,正坐在暖榻上,


    听着一位女官低声禀报着,昨日宴席后续及各宫事宜。


    她今日穿着一身绛紫色常服,神色间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却是欣慰和满足。


    见到朱棣、李祺带着新妇们进来,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儿臣(臣、臣妇)给母后(皇后娘娘)请安,恭请母后(皇后娘娘)圣安!”


    众人齐刷刷地行礼。


    “快起来,快起来!”


    马皇后连忙抬手虚扶,目光在几位新人脸上细细看过,


    见她们虽略有羞涩但气色都还好,


    尤其是眉宇间那份新嫁娘的幸福光泽,是掩不住的,心中更是欢喜,


    “都好,看着都好,哀家也就放心了。昨日都累坏了吧?可用过早膳了?”


    临安最是活泼,抢先回道:“回母后,用过了!婆婆府上的鸡汤可好喝了!”


    她说着,还下意识地摸了摸小肚子,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马皇后被她的娇憨逗笑:“喜欢就好。李氏最是周到。”


    她又看向徐妙云、刘璟和王敏,


    “妙云、璟儿、敏儿,在王府、府上可还习惯?


    若有任何不适,定要说出来,或是告知老四、祺儿,或是来告诉哀家都可。”


    徐妙云落落大方地回道:“谢母后关怀,儿臣一切皆好。”


    刘璟温婉道:“谢皇后娘娘挂心,府中上下待臣女极好。”


    王敏则努力学着她们的样子,认真道:“习惯!都好!谢谢皇后娘娘!”


    马皇后欣慰地点点头,又看向朱棣和李祺:


    “你们两个,如今可是成了家的人了,


    往后行事更要稳重周全,须知肩上担着的不止是国事,


    还有家事,要懂得体贴妻子,知晓吗?”


    朱棣咧嘴一笑,拍着胸脯:“母后放心!儿臣晓得了!定把妙云照顾得白白胖胖的!”


    徐妙云在一旁听得俏脸微红,悄悄瞪了他一眼。


    李祺也恭敬道:“臣谨记皇娘娘教诲。”


    马皇后又叮嘱了几句家常,无非是夫妻和睦、早日开枝散叶之类的话,


    说得几位新妇脸颊绯红,低头不语。


    这时,朱棣眼珠一转,凑上前些,笑嘻嘻地问道:


    “母后,父皇呢?可是还没起?


    昨日父皇被徐叔叔、汤叔叔他们灌了不少吧?”


    马皇后闻言,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可不是嘛!


    你们父皇啊,也是高兴,来者不拒,喝得酩酊大醉,


    被内侍们扶回来时,嘴里还嚷嚷着‘拿酒来’。


    这会儿还在里头睡着呢,呼噜声震天响。


    也罢,难得他如此放松一次,就让他好生歇歇。


    今日的朝会也罢了,已经传旨出去了,让百官们也休沐一日。”


    朱棣一听,更是来了精神,和李祺交换了一个眼神,


    那意思很明显——正好去看大哥的笑话!


    又陪着马皇后说了一会儿话,朱棣便按捺不住,


    起身道:“母后,儿臣和祺哥儿想去东宫看看大哥。


    昨日大哥为了帮我们挡酒,怕是也遭了不少罪,我们去‘慰问慰问’!”


    脸上的笑容却怎么看怎么不怀好意。


    马皇后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笑骂道:“你们这两个皮猴子!


    去吧去吧,标儿昨日确实被灌得厉害,太子妃照顾了他一夜。


    你们去了可不许再闹他!”


    “遵命!儿臣们保证不闹!”


    朱棣答应得飞快,拉着李祺就行礼告退。


    临安也想跟着去看热闹,被马皇后留下陪说话了。


    徐妙云、刘璟、王敏自然也留在坤宁宫。


    朱棣和李祺出了坤宁宫,脚步轻快地往东宫走去。


    朱棣更是忍不住嘿嘿直笑:“祺哥,你说大哥现在是个什么光景?


    我可从没见过他,醉得不省人事的样子!”


    李祺也笑:“标哥向来克制,昨日为了我们,真是破例了。”


    说话间,便到了东宫。


    东宫的气氛比坤宁宫更显安静些,宫人们走路都踮着脚尖。


    太子妃常氏正端着一碗醒酒汤从偏殿出来,


    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神色平静。


    见到朱棣和李祺:“四弟,祺弟,你们来了。”


    “嫂嫂。”两人连忙行礼。


    朱棣探头往殿内瞧,压低声音问:“嫂嫂,大哥怎么样了?”


    常氏无奈地笑了笑,侧身让开:“刚醒,正头疼着呢,你们进去看看吧,小声些。”


    两人点头,放轻脚步走了进去。


    只见内殿榻上,朱标只穿着一身素白中衣,


    披着外袍,正皱着眉头,用手揉着额角,


    一脸宿醉未醒的痛苦模样。


    旁边的几案上,放着那碗还冒着热气的醒酒汤。


    平日里那份太子的沉稳威仪,此刻是半点也无,


    倒像个寻常人家宿醉后难受的年轻人。


    朱棣一看这情景,顿时就乐了,凑过去,故意大声道:“哟!大哥!您这是怎么了?


    这太阳都晒屁股了,怎的还在这儿揉脑袋呢?


    昨日不是挺豪气的嘛?


    ‘这酒孤替他们喝了!’啧啧,真是威风啊!”


    朱标被他一惊,抬起头,看见是朱棣和李祺,


    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声音沙哑道:“老四……你少在这儿说风凉话……嘶,头疼……祺弟你也来了……”


    李祺忍着笑,上前应答。


    朱标端起醒酒汤喝了一口,眉头皱得更紧:“别提了……常茂、徐辉祖那几个杀才……


    还有王保保……车轮战……孤算是见识了……”


    他说着,又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朱棣一屁股坐在榻边,继续揶揄道:


    “大哥,你这酒量不行啊,菜!还得多练啊!


    你看我和祺哥,这不生龙活虎的?”


    朱标懒得理他,看向李祺:“你们这么早进宫,就给母后请安?”


    李祺道:“是。皇伯伯还在安歇,朝会也取消了。”


    朱标点点头,又喝了一口醒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