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请教我讲故事

作品:《让你卖身当书童,你考个状元干什么?

    第七十七章  请教我讲故事


    次日清晨,王家大宅后院的书房里,已经升起了暖融融的炭火。


    柳青换下了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儒衫,穿上了王安柳特意为他准备的崭新锦袍。


    虽然料子华贵,但他那健硕的身板依旧将衣服撑得鼓鼓囊囊,少了些文弱书卷气,却多了几分英武不凡。


    他已经正式被安顿在了王家,住进了紧邻着小少爷王辩院落的客房,身份是王辩的西席先生,也就是家教。


    当然,王安柳并没有因为请到了柳青就放弃让儿子去县里学堂的打算。


    那座学堂是王家联合了县里几十家大户共同出资兴办的,师资力量在整个县里首屈一指,去那里念书,不仅是为了学问,更是为了结交人脉。


    柳青的职责,便是在家中督促王辩的功课。


    至于周青川,身份依旧是陪读的书童,负责伺候笔墨。


    书房里,王辩正襟危坐,小脸上满是期待和兴奋。


    在他看来,柳青昨天那番惊天动地的身手,简直比故事里的高手还要厉害!


    能跟着这样的先生学习,肯定能学到些了不得的真本事。


    说不定今天就要教他怎么扎马步,怎么练拳,怎么像昨天那样,一脚把坏人踹飞出去!


    周青川则安静地站在书案一旁,垂着眼眸,细心地研着墨,仿佛对即将开始的第一堂课漠不关心。


    “咳。”


    柳青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两个孩子,最后落在了王辩那双亮晶晶的眼睛上。


    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论语》,放到了王辩面前。


    “小少爷,我们今日,便从《论语》学起。”


    柳青的声音沉稳温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王辩脸上的兴奋和期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垮塌了下去。


    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看看面前那本枯燥的圣贤书,又看看柳青那张一本正经的脸。


    就这?


    他还以为柳先生会教他怎么一拳打飞三个人呢!


    结果跟之前那些老夫子一样,又是子曰诗云?


    小少爷的嘴巴撅得老高,他开始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一双眼睛滴溜溜地乱转,就是不往书本上看。


    柳青自然将他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却也不恼。


    他只是放缓了语速,继续讲解着。


    讲完一小段,他停了下来看向王辩,温声问道:“小少爷,方才我讲的你可明白了是何意?”


    王辩正神游天外,被这么一问,顿时一个激灵。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小脸涨得通红,一个字也答不上来。


    柳青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他早就听王安柳说过,这孩子顽劣不堪,不喜读书,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看来想要教好他,并非易事。


    “不懂就说不懂。”


    柳青的语气依旧平和。


    “为师再给你讲一遍。”


    “我懂!”王辩忽然大声喊道,仿佛是为了掩饰刚才的窘迫。


    “哦?”柳青有些意外。


    “那你说说看。”


    王辩梗着脖子,绞尽脑汁地回想着刚才听到的只言片语,眼角的余光瞥见了旁边安静站着的周青川。


    一个念头瞬间闪过他的脑海!


    王辩眼睛一亮,清了清嗓子,挺起小胸膛,大声说道:“三省吾身,不就是每天都要想一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吗?这有什么难的!”


    柳青点了点头,这回答虽然粗浅,但总归是沾了边。


    可王辩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彻底愣住了。


    “这就像青川给我讲的故事里一样!”


    王辩越说越兴奋,完全忘了自己刚才还在开小差。


    “那个叫石昊的,他每天都在想,自己为什么会被人挖了至尊骨,怎么样才能变强,怎么样才能把失去的东西都拿回来!”


    “他虽然没有每天都说我今天反省了,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反省自己的弱小!”


    书房里一片寂静。


    柳青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他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九岁的孩子,一时间竟有些失语。


    石昊?


    至尊骨?


    这些都是什么?


    他讲的是曾子的自省之道,这孩子怎么会扯到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人物身上去?


    可偏偏,他这番歪理邪说,听起来竟然还有几分道理?


    柳青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七岁书童。


    周青川依旧垂着眼帘,仿佛王辩口中的青川是另一个人。


    柳青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本以为,王辩虽然顽劣,但毕竟是富家子弟,或许能背几句诗文。


    可他万万没想到,王辩对道理的理解,竟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青川的故事?”柳青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惊异。


    “什么故事,竟然能蕴含如此道理?”


    不等周青川回答,王辩就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立、刻抢着说道:“故事本来就是最好懂的道理!”


    他献宝似的凑到柳青面前,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演讲:“柳先生我跟你说,青川讲的故事可厉害了!”


    “就说那个石昊,他生下来就是天生的至尊,结果被他堂兄把骨头给挖了,惨不惨?”


    王辩讲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仿佛他自己就是那个喝着兽奶逆天改命的熊孩子。


    柳青听得入了神。


    一个天生至尊,却被至亲夺走根基,沦为废人。


    这种巨大的落差和背叛,足以摧毁任何一个成年人。


    可这个叫石昊的孩子,却没有沉沦,反而在逆境中挣扎求生,心心念念的还是变强和复仇。


    这故事好生不凡!


    柳青忽然想起了昨天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在那间阴暗的柴房里,也正是这个七岁的书童用一个同样闻所未闻的故事,死死地拖住了那几个亡命之徒。


    他清晰地记得,自己潜伏到门外时,听到的那句振聋发聩的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那句话,不仅仅是镇住了绑匪,连他这个听者,都感到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那是一种怎样的不屈与傲骨!


    他当时就觉得,能想出这种故事的孩子,绝非凡人。


    现在看来,他的故事里,竟还藏着如此深刻的道理,能让王辩这样一个顽劣的孩童都深受启发。


    柳青看着王辩,又看了看周青川,心中豁然开朗。


    那不再是长辈对晚辈的审视,也不是对一个聪明孩子的欣赏。


    而是一种平等的,甚至带着一丝探究和敬佩的目光。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周青川面前。


    这个比自己大腿粗不了多少的孩子,此刻在他眼中,却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


    “青川。”柳青的声音前所未有的郑重。


    周青川终于抬起了头,那双漆黑的眸子平静地迎上柳青的视线。


    “之前在柴房,若非你用故事拖住那伙贼人,为我创造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柳青缓缓说道。


    “我当时在门外,听到你说莫欺少年穷。”


    王辩一听,眼睛更亮了:“那是《斗破苍穹》里的,萧炎说的,可霸气了!”


    柳青没有理会王辩的插话,只是深深地看着周青川:“我自幼苦读,也算通晓经义。”


    “后逢家变,流落江湖,学了些粗浅的拳脚功夫。”


    “我本以为,文以载道,武以安身,便足以立于天地之间。”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但直到今日,我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


    “我懂得如何用拳头制服敌人,却不懂得如何用言语安抚人心,更不懂得如何像你这样用一个故事便能扭转乾坤。”


    柳青深吸一口气,对着周青川,这个仅仅七岁的孩童,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平辈之礼。


    “青川,你可否将这故事之法,教我一二?”


    此言一出,旁边的王辩惊得张大了嘴巴。


    柳先生要拜青川为师?


    柳青却仿佛没有看到王辩的表情,他直起身,目光灼灼地继续说道:“你莫要觉得这是小孩子的玩意儿。”


    “古有谏臣,为劝君王纳谏,不惜编造寓言,以小见大,此乃经世致用之大学问!”


    “你这讲故事的本事,若能用在正途,其作用远胜于千军万马!”


    周青川的心脏漏跳了一拍。


    他看着眼前这个高大的儒生,心中第一次对这个世界的人产生了认同感。


    这个人,不是那些只知死守规矩的腐儒。


    他文武双全,却不自傲。


    更能放下身段,向一个孩子请教。


    他一眼就看穿了自己这故事背后真正的价值。


    这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周青川沉默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柳先生言重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青川这点微末伎俩,能得先生看重,是我的荣幸。”


    “只是。”


    他话锋一转,漆黑的眸子直视着柳青的眼睛。


    “此事,还望先生能为我保密。”


    柳青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好!”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赏。


    “你放心,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从今往后,我教小少爷圣贤文章,你便在私下里,教我这安邦定国的故事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