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求助太后
作品:《二嫁第五年,帝王前夫逼我侍寝》 “那娘亲会留在这里吗?”
宋时惜如实道:“娘亲不会。”
“那昱儿也不要留在这里,昱儿要一辈子都和娘亲待在一起!”
宋时惜听到这话,眼底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欣慰:“好,那娘亲也要一辈子和昱儿在一起,但是娘亲也要告诉昱儿,入一个昱儿选择和娘亲在一起,那皇上是你父亲的事情,无论谁问你都不能承认。”
宋时惜告诉赵平昱真相,是因为不管年龄大小,她都觉得孩子有权利知道真相。
而且这件事情,既然赵衡已经知道了,那就根本不可能瞒得住,与其等他长大了发现这一点,倒不如在他小的时候就将一切都告诉他,让他自己去做决定要不要做皇帝的孩子。
“我不会承认的。”
赵平昱举起小手,做出发誓的动作:“就算他给我一百颗桂花糖我都不会承认的!”
听到她的话,宋时惜没忍住轻笑出声。
赵平昱平日里最喜欢的就是吃桂花糖,但是那东西吃多了对牙口不好,所以宋时惜一直有控制他吃桂花糖的量,三四天才可以吃一粒。
但也正因如此,赵平昱对桂花糖是愈发痴迷,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细数什么时候能吃桂花糖。
所以用这个来发誓,足以见得他的话有多么坚定了。
“那娘亲,我们什么时候走呀。”
赵平昱眨巴着眼睛,声音里染上了一层浅浅的忧虑:“我害怕再待下去,那个小公主又要来找我麻烦。”
“他们都说这个皇宫里最尊贵的孩子就是她,所以什么事让我让着她,可是我不想这样,我不喜欢这样,为什么天底下还有这样不讲理只讲尊卑的地方,娘亲,我不想再遇到她了。”
宋时惜听到赵平昱的话,沉吟片刻,才缓缓道:“娘亲会尽力想办法早点带昱儿离开好吗?”
“好。”
赵平昱点点头,目光里隐隐带着期待。
宋时惜见他这样,总算安下心来。
这孩子倒是小,宋时惜陪他聊了会天,又给他讲了些故事,便将方才不愉快的事情全都抛诸脑后,沉沉睡去。
宋时惜将他抱到床上,盖好被子后,便坐到软榻上,望着旁边的那一层窗纸,一面喝茶,一面暗暗思忖接下来的谋划。
赵衡没有直接召她入宫,想来也是忌惮人言可畏,这才借了太后之手。
所以,如果宋时惜想要带着昱儿离开皇宫,唯一的办法,还是要从太后那边下手,求得太后的援助。
虽说赵之衍在临行前与太后闹得不算好看,但他到底是太后的最在意之人。
眼下太后还不知道赵平昱的身份,只以为他是自己和赵之衍的儿子。
所以,若是能够以昱儿为借口,或许太后会帮她一把。
宋时惜这样想着,缓缓放下茶杯。
在确认儿子已经熟睡过去后,她轻手轻脚地离开了里屋,走出西侧殿。
然而刚打开门,还没走几步,就被门口的侍卫给拦了下来。
“夫人,皇上有令,您暂时还不能离开这里。”
宋时惜这才想起赵衡让人将她关起来时说的话。
沉默半晌,她正欲找个什么借口出去时,却见赵衡正巧从书房出来。
赵衡朝他们的方向瞥了一眼,声音平和:“解了她的禁足吧。”
说吧,他已然离去,没有给其他人一点反应的时间。
宋时惜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又愿意让自己离开了,但眼下她也懒得去想这些问题。
太后对她心有成见,想要太后帮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所以她能尽早过去探探口风便尽早去。
宋时惜没有再耽搁下去,朝着太后的寝宫便快步走去。
经过这几日的修缮,太后已经从原来的寝宫搬到了太后所居的寿康宫。
宋时惜很快来到寿康宫,门外侍候的宫人见到她来,甚至都不曾进去通传,便直言道:“郡公夫人,太后吩咐了,她不想见您。”
果然不出宋时惜意料,她即便是顺利来到寿康宫,想要见到太后,也并非一件易事。
但她不能就这么走了,今日就算见不到太后,也得有所进展,决不能无功而返。
毕竟在这宫里与赵衡相处的每一刻,都让宋时惜觉得无比危险。
站在门口,她暗暗思索片刻后,旋即掀起裙摆,款款跪下。
“太后娘娘,妾身有要事求见,还请太后娘娘允准妾身见您一面。”
宋时惜说完,殿内仍是一片鸦雀无声。
一旁的宫人叹了口气,几步走到宋时惜身边,出声道:“郡公夫人,太后娘娘说了,她知道您此行前来所为何事,太后让奴婢给您转告一声,您若想办成此事,得先过了陛下的意思,若陛下同意,太后娘娘那边随时都可以给您颁下懿旨。”
宋时惜闻言,只低声道:“多谢这位姑姑提醒,但无论如何,今日我还是想见太后娘娘一面,因为有些话,我需要当面与太后娘娘说清楚。”
虽然这些年宋时惜一直身处在燕陵郡,并没有过多的去打听朝堂之事,但赵之衍毕竟算得上皇亲国戚,所以平日里与他们交往甚多的也都是朝中官员以及他们的亲眷。
宋时惜从他们的口中,也能大体了解一些朝廷之事。
尤其是在赴京之前,宋时惜更是仔细了解过如今的朝堂局势。
赵衡虽为太后亲生,但他能够登上皇位,这背后却没有太后及其母家的半分助力。
他是娶了如今朝堂上的第一权臣唐远止的嫡女为妻,得到了唐相的助力,在他的辅佐与筹谋之下,这才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最终在先帝咽气的前一个月,登上皇位。
所以如今的朝廷,可以说是唐相与太后的势力错综遍布,把持着整个朝堂。
唐相虽说势力更胜一些,但让她与儿子出宫毕竟是后宅小事,再加上太后在朝中的势力,想让他们二人离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宋时惜虽然不知道赵衡是如何做到能让太后松口,愿意帮他下旨将自己和儿子弄进宫来,但她清楚,自己今日所求之事,只要太后愿意,根本不需要考虑赵衡的意思。
方才那姑姑的话,不过是太后的托词罢了。
她一定要见到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