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一首《有点甜》,单身狗员工集体被“创”!
作品:《说我不是原创?反手收回版权!》 “那就好。“
周毅的声音听起来放松了一些。
“林木那边,你打算怎么应对他这一手?”
“一周一张专辑,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他对自己的才华这么有自信。”
韩青的唇角上扬,露出一个危险的笑容。
“周总放心,我已经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她的声音很轻,却让电话那头的周毅感到一股寒意。
“你就等着看好戏就成了。”
......
刘辉从韩青的办公室出来时,感觉自己的衬衫内里已经湿了一片。
他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在心里感叹韩总的手段。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几乎是小跑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立刻联系了几个水军头子,拉了一个新的讨论组。
“@全体成员,都听好了,从现在开始,所有关于林木和徐清瑶的负面帖子,全部停止。”
“之前发的,能删的删,不能删的就沉下去,不要再回复。”
群里一个ID叫“圈内扒手”的立刻发问:
“辉哥,不黑他们了?”
“难道说就这样了?”
刘辉打字回复,脸上带着一丝狞笑。
“就这样了?怎么可能!”
“换个玩法。”
“从现在开始,给我往死里夸林木!”
“记住,不要尬夸,要显得真情实感!”
“目的就一个:把林木捧起来,让众人认为他能在《歌手》拿出的歌全是优质歌曲。”
这句话一出,群里安静了几秒,随后彻底炸了。
“我靠,捧杀?辉哥,这招也太损了!”
“什么损,这叫高明!辉哥,你这招高明,实在是太高明了!”
“到时候如果结果不满意,不用我们动手,那些粉丝就能把他撕碎!”
刘辉很满意他们的反应,这群人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这种阴损招数上,理解能力还是很强的。
“都明白就好。”
“钱管够,给我把声势造起来!我要让全网都认为,林木一定能完成!“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各种“收到”、“明白”的回复刷屏。
刘辉关掉聊天群,又打开了另一个联系人列表。
这些都是他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包括一些小有名气的乐评人、音乐博主,甚至还有几个过气的歌手。
他逐一发送消息,内容大同小异:
“老哥,有个活,价格好商量。”
“帮忙发个微光夸夸林木的音乐才华。”
……
与此同时,徐清瑶工作室。
录音棚的隔音门被轻推开,林木从里面走出来,手里拿着三张刻录好的CD。
“录完了?”
看到林木出来,徐清瑶立刻从沙发上站起身,走到林木面前,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的水递了过去。
“嗯。”
林木喝了一口水,润了润有些干涩的嗓子,紧接着将手中的CD递给徐清瑶。
“这是《只对你有感觉》、《有点甜》、《小酒窝》三首歌的小样。”
“清瑶,你今天先练习这三首,我去准备其他的歌和编曲。”
徐清瑶接过CD,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那我先听听看。”
说完,她迫不及待地走向音响设备。
林木看着她的样子,唇边泛起一抹自己都未察觉的笑意,转身准备离开。
“那我先走了,有事给我打电话。”
“等等!”
徐清瑶猛地回头叫住他,声音里是掩饰不住的依赖与不舍。
“你要去哪里?”
“回家,准备剩下的歌。”
林木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徐清瑶。
“时间有点紧。”
“要不你…”
徐清瑶咬了咬下唇,后面的话在舌尖打转,却没能说出口。
她想说,要不你就在工作室的休息室创作,但又觉得这样会打扰他。
她不想让林木为难。
“我写歌需要安静的环境。”
林木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样子,走过来揉了揉她的头,语气温和。
“你先把这三首练熟,等我把剩下的歌写完,我们再一起排练。”
“好。”
徐清瑶乖巧地点头,仰头看着他,眼里的情绪清晰地告诉林木,她不想他走。
“那你路上小心。”
“记得吃饭,别太累了。”
“嗯。”
林木点头答应下来,然后转身向着门外走去。
林木离开后,徐清瑶立刻将第一张CD放进播放器。
优美的旋律响起,林木清澈的嗓音传遍整个工作室。
“无解的眼神心像海底针,光是猜测我食欲不振。”
小沫和其他工作人员都下意识地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整个空间只剩下音乐和歌声。
“微笑再美再甜,不是你的都不特别。”
“眼泪再苦再咸,有你安慰又是晴天。”
“......”
“我只对你有感觉。”
歌声结束,整个工作室陷入短暂的安静。
“天哪,这也太好听了吧!”
小沫第一个开口,声音有些颤抖。
“这旋律,这歌词,这根本就是林木老师写给你的情书啊,清瑶姐!”
“清瑶姐,林木老师真的是天才!”
小雅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着星星。
“这歌词甜得我一个母胎单身都想原地结婚!”
徐清瑶没有说话,她只是伸出手指,轻轻描摹着CD盒上《只对你有感觉》这几个字,脸颊发烫,心口的位置被一种温热的情绪填满。
紧接着,她播放起了第二首。
“摘一个苹果,等你从门前走过。”
《有点甜》的旋律响起,轻快俏皮的节奏让整个工作室的气氛都变得轻松起来。
“是你让我看见干枯沙漠开出花一朵...”
“是你让我想要每天为你写一首情歌...”
“......用心刻画最幸福的风格”
小沫忍不住跟着哼了起来,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呜呜,清瑶姐,你们这是要甜死我们这些单身狗吗?”
徐清瑶的脸颊泛起红晕,但眼底的笑意和幸福却怎么也藏不住。
她将那几张CD抱在怀里,仿佛那是她专属的,独一无二的珍宝。
“铃铃铃…”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座机铃声突然响起,小沫赶紧跑去接听。
“您好,徐清瑶工作室。”
“你好,我是《娱乐周刊》的记者张明,想采访一下林木先生和徐清瑶女士关于新专辑的事情…”
小沫捂住话筒,看向徐清瑶,徐清瑶对她摇了摇头
小沫会意,用公式化的口吻回绝:
“张记者,不好意思,我们目前没有接受采访的打算。”
她挂断电话,还没坐稳,铃声再次响起。
“您好,徐清瑶工作室。”
小沫再次接起电话。
“您好,我是《音乐前沿》的记者李华,想请教一下林木先生是如何做到一周创作十首歌的?”
小沫熟练地回应:
“不好意思,林木老师正在闭关创作,暂时不接受任何采访。”
挂断,再响。
“您好,我是《娱乐八卦》的记者王明,我们想深度报道林木先生的创作过程…”
“抱歉,我们暂时不接受采访。”
小沫直接打断了对方。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