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自己决定
作品:《被相府抛弃后,她成了太子心尖宠》 李知安示意他坐下:“什么事?”
高笠深吸一口气:“高笠想请娘娘为我在吏部美言几句,希望能外放历练,从最基层的官吏做起。”
这话让李知安有些意外:“为什么?以你的出身,完全可以在京中谋个不错的差事。”
“正因为出身太好,所以更需要磨练。”高笠认真地说道,“在民学监这段时间,高笠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其在京中混日子,不如到地方去真正做些实事。”
春夏忍不住说道:“高公子,外放可是很辛苦的,尤其是从底层做起…”
“越是辛苦,越能磨练人。”高笠坚持道,“高笠已经想清楚了。”
李知安仔细端详着高笠,发现他眼中确实多了几分以前没有的坚毅。
“你父亲知道你的想法吗?”
高笠苦笑:“父亲肯定不会同意。但高笠已经成年,有权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李知安沉思片刻:“既然你已经想清楚了,我可以帮你与吏部商议。不过,外放之后的路要靠你自己走,我不会给你任何特殊照顾。”
“高笠明白!”高笠起身郑重行礼,“多谢娘娘成全!”
处理完这些事务,李知安又在民学监里转了一圈。
看到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她心中满是欣慰。
但同时,越秀遇到的问题也让她深思。
民学监的学子们将来进入官场,必然会面临各种质疑和挑战。
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保持初心的同时,也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立足,这是一个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回到东宫后,李知安将今日的见闻告诉了齐逾。
“民学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齐逾放下手中的奏章,“不过,阻力也会越来越大。”
“我知道。”李知安点头,“新旧势力的冲突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你有什么想法?”
李知安想了想:“我在考虑,是否可以在各州府设立分院,让民学监的理念逐步推广。但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朝廷的支持。”
齐逾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这个想法不错,但确实需要循序渐进。不如先选几个条件成熟的州府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合适?”
“江南几府民风开放,商业发达,应该比较容易接受新理念。还有一些边境州府,需要实用人才,也可以考虑。”
两人正讨论着,凌云突然出现在门外。
“殿下,有紧急情况汇报。”
齐逾示意他进来:“说。”
凌云快步走到齐逾身边,低声汇报:“四方馆内部出现分歧,西昭副使段烈与正使萧远山发生激烈争执。段烈似乎对国师的策略产生怀疑,有意寻求改变。”
齐逾和李知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趣。
“详细说说。”
凌云将昨夜监听到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遍。
听完后,齐逾沉思良久:“看来西昭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不过,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时候,继续监视,收集更多信息。”
“是。”凌云领命退下。
李知安若有所思:“段烈这个人,我记得在情报中提到过,他是西昭的老将,在军中威望很高。”
“没错。”齐逾点头,“如果能争取到他,对我们很有利。但也要小心,这可能是西昭的计策。”
“那西昭公主呢?”李知安想起那个食盒,“她收到我送的东西后,反应如何?”
“据凌云的人汇报,她似乎很感动,还仔细看了你在书上写的那行字。”
李知安微微一笑:“看来这位公主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情味。”
次日清晨,李知安便开始筹备小型宫廷宴会。她选在御花园的听雨轩,那里临水而建,正值秋菊盛开,景致颇佳。
“春夏,去请柳妹妹过来商议,还有几位王妃和郡主,都要一一邀请。”李知安一边翻看邀请名单,一边吩咐道。
“是,那西昭公主呢?”
“也请。既然她住在四方馆,也该让她见识一下我大安的宫廷风雅。”
春夏领命而去。李知安继续安排菊花展台、茶点搭配,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周全。这种宫廷聚会看似简单,实则暗流涌动,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她在后宫的地位。
傍晚时分,柳若薇匆匆赶来。
“听说你要办宴会?需要我帮什么忙?”
李知安笑着拉她坐下:“你来了正好。明日宴会,我想请你帮忙招待几位年轻的郡主,她们跟你年龄相仿,说话方便些。”
“没问题。不过…”柳若薇压低声音,“听说西昭公主也会来?”
“是啊,怎么了?”
“我听人说,她长得极美,而且举止优雅,颇得一些贵公子青睐。”
李知安挑眉:“哦?有这种事?”
“嗯,前几日在街市上,好几个世家公子都打听过她的消息。”柳若薇神色复杂,“你说,她该不会是想通过联姻来拉拢我大安的势力吧?”
这倒是个有趣的角度。李知安若有所思:“如果真是这样,倒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不过,联姻之事哪有那么简单。”
两人正说着,春夏返回禀报:“娘娘,各位贵人都答应参加,西昭公主也派人回话,说她很期待能参与这样的聚会。”
“很好。”李知安点头,“对了,淑太妃那边如何?”
“王妃说太妃近日身体欠佳,恐怕不便参加。”
李知安记在心里:“明日宴会后,我亲自去看望太妃。”
第二日上午,听雨轩内花香阵阵。李知安身着淡紫色宫装,头戴珍珠钗环,端庄中带着几分亲和。各位贵人陆续到达,西昭公主果然引人注目。
她今日穿的是改良后的大安宫装,湖蓝色的衣裙在她身上别有韵味。虽然是异邦装扮,却丝毫不显突兀。
“见过太子妃。”公主行的是大安礼仪,标准得挑不出毛病。
“公主免礼。今日只是姐妹聚会,不必太拘束。”李知安亲自扶起她,“尝尝我们大安的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