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肆无忌惮
作品:《被相府抛弃后,她成了太子心尖宠》 "这个香料是从哪里来的?"
春夏连忙回答:"是内务府刚送来的,说是例行补充东宫的日常用度。"
李知安在房中走了几步:"立刻去查,这批物品是谁经手的,从采购到配送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
"是。"春夏匆匆离去。
齐逾看着李知安:"你觉得这次又是谁?"
"还是那些人。"李知安坐下来,"看来我们的''表演''没有骗过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李知安想了想:"既然他们要玩,那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但这次,我们要主动出击。"
内务府的档案房里,李知安仔细翻阅着近期的物品调配记录。
"娘娘,这批香料是三天前从香料铺采购回来的,负责人是王富。"内务府的管事小心翼翼地说道。
"王富在哪里?"
"这个...王富昨天夜里出了点意外,掉进了宫中的枯井里,人已经..."
李知安猛地抬头:"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后半夜,是巡夜的侍卫发现的。当时他已经..."管事摇摇头。
李知安心中升起一阵寒意。这么巧合的时间,这么巧合的死法,分明就是灭口。
"带我去看看现场。"
枯井在内务府后院的一个角落里,平时很少有人经过。井口已经被封住了,周围还有侍卫在守着。
李知安围着井口转了一圈,蹲下身仔细观察地面的痕迹。
"有打斗的迹象。"她站起来,"而且不止一个人。"
凌云从暗处走出来:"属下查过了,王富最近几个月的行为确实有些异常。他经常在深夜外出,而且手头的钱比平时多了不少。"
"查到他和谁有联系吗?"
"这个..."凌云犹豫了一下,"属下发现他曾经多次往淑太妃的宫中送东西,而且每次都是桂嬷嬷亲自接收。"
李知安眯起双眼:"桂嬷嬷?"
"是的。而且根据其他太监的说法,王富对桂嬷嬷很是恭敬,就像..."
"就像下级对上级一样?"
凌云点头:"正是如此。"
李知安在心中快速整理着线索。王富被收买,专门为桂嬷嬷采购一些特殊物品,而桂嬷嬷利用这些物品制毒,通过内务府的正常渠道投毒。
但现在王富死了,线索又断了。
"殿下,还有一件事。"凌云压低声音,"属下发现桂嬷嬷管理的旧书库最近有人频繁出入,而且时间都在深夜。"
"监视她的人呢?"
"一直在监视,但昨夜她的行踪有些异常。她在旧书库待了很久,而且似乎在和什么人见面。"
李知安心中一动:"见面?你确定?"
"声音很小,而且只持续了一刻钟左右。对方的身份不明,走的时候非常小心,我们的人没能跟上。"
"很好。"李知安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看来桂嬷嬷终于忍不住了。"
她转身往回走:"从今天开始,加强对旧书库的监视。我要知道桂嬷嬷的一举一动,包括她翻过哪本书,碰过哪样东西。"
"是。"
回到东宫,春夏已经拿着太医院的检验结果等在那里。
"主子,太医院确认了,香料中确实含有奇兰香,而且调配手法很专业,如果不是您发现及时,殿下可能已经..."
李知安接过检验报告看了一眼:"毒性不算太烈,但胜在隐蔽。长期吸入的话,会让人逐渐虚弱,最后看起来就像是病死的。"
齐逾坐在一旁,脸色还有些苍白:"这样看来,对方的目标不是立刻要我的命,而是要慢慢折磨我。"
"或者是在为更大的计划做准备。"李知安将报告放下,"让你虚弱不堪,然后在关键时刻给致命一击。"
李知安转身取出银针包。齐逾伸出手腕,任她施针解毒。
"奇兰香这种毒,配制手法极其精细。"李知安一边下针一边说道,"能调配出这种毒的人,绝不是普通宫人。"
齐逾感受着体内真气的流转,毒素正在被银针引导排出:"桂嬷嬷接连对父皇、对孤下手,都没有得逞。她的上线恐怕要坐不住了。"
"我也这么想。"李知安收起银针,"连续失败会让潜伏者暴露的风险增加。他们要么立刻撤退,要么..."
"要么灭口。"齐逾接过话头。
李知安点头:"所以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我们要让桂嬷嬷以为自己还安全,引她的同伙现身。"
齐逾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具体怎么做?"
"明日朝会上,你就说近日身体抱恙,暂停对宫中投毒案的追查,专心处理边关军务。"李知安走到窗边,"让所有人都以为我们被拖住了手脚。"
"那暗地里呢?"
"凌云,进来。"李知安唤了一声。
凌云从暗处现身:"属下在。"
"从今夜开始,对桂嬷嬷实行全天候监控。但要记住,绝不能让她发现。"李知安转过身,"还有,我怀疑她在旧书库藏有通讯工具,你带人仔细搜查每一本书、每一个角落。"
"是。"
齐逾补充道:"搜查时要小心,不能破坏现场。我们要抓的不只是桂嬷嬷一个人。"
凌云领命而去。
李知安重新坐下:"现在就看桂嬷嬷什么时候忍不住了。"
深夜时分,旧书库外的监控已经布置妥当。
凌云亲自带队,在书库周围的各个制高点安排了暗哨。月色朦胧,整座宫城都陷入了沉睡。
"组长,有情况。"一名暗卫压低声音汇报。
凌云举起千里镜,朝着旧书库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身影正小心翼翼地朝书库摸去,正是桂嬷嬷。
"所有人保持警戒,不要轻举妄动。"凌云下令。
桂嬷嬷进入书库后,先是点亮了一支蜡烛,然后径直走向角落的那排书架。她熟练地抽出一本《药草经》,从中取出一张薄纸。
纸上什么都没写,她却仔细端详了许久,仿佛在读取什么信息。
突然,桂嬷嬷吹灭蜡烛,走到窗边。她从怀中取出一面小镜子,对着特定的方向闪了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