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向西
作品:《监守吾心》 事件的调查结果很快就下来了,经过检测,三标段箱梁的混凝土强度、钢绞线抗拉强度、锚具夹片洛氏硬度严重不足,是导致此事故的主要原因。
施工方、监理方的试验检测报告,数据严重造假,无任何参考意义。
最让人感到可恨的是,就连第三方检测公司,鲁东检测中心,数据也与后来送到别的检测公司做试验的样品不一样,怀疑也造假了。
但也只能是怀疑,因为鲁东检测中心的报告里,检测结论附加声明上,写了一句:该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意思就是我们报告的数据,仅能代表施工方送检的样品的质量,不能代表工地实际所用材料的质量。因为检测中心无法保证,施工方在送检时就是送检的实际所用的材料,保证送样样品与实际所用材料一致,那是监理、施工方和业主的责任。
事实上,也的确有施工方准备好的样品,专业用于送检,实际所用材料质量却要差很多,甚至都不合格,存在AB样。
鲁东检测中心的这一声明是检测行业的“通用标准”,成了他们的免责声明。就连住建局,拿他们都没有办法。
第三方检测公司可以这样声明,但监理试验室就不行。因为所有的样品,都是监理亲自去仓库里取样,所检样品的质量,就代表实际材料的质量,想逃避责任,几乎不可能。
好在,送检到别的检测公司的报告出来之前,陈凡、张金刚等人,提前对王旭做了思想工作。让他去找业主自首,说出具的报告实际上都是假的,是李向西逼着他这样做的。
王旭只是个小喽啰,身不由己,如果不听从李向西的安排,很可能就会被李向西逼着“清场”,甚至丢掉工作都有可能。
他虽屈于李向西的淫威之下,但并不能完全免责,该负的责任还是要负的。好在他自首态度良好,又并非自愿,经审问姜回、陈建等人,证明王旭没有拿他们一分钱好处——李向西根本就不可能让手下的人拿到任何好处。
哪怕他能贪污一千万,手下的人也不能贪污一分钱,否则就是死罪。
这反而变相救了王旭,在众人的力保之下,王旭虽然被罚了款、吊销了检测师证书,但也没有对他进行更深一步的追责。
但姜回、陈建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姜回,他作为项目经理,首当其冲的罪人就是他。
姜回对李向西简直恨之入骨,于是把怎么样和李向西合作的始末全都详细地交代了出来。等待姜回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李向西却突然没了踪影。
他已经三天没露面了,电话没人接,家里人也没见他,李向西就这样突然人间蒸发了。
大家都说他是畏罪潜逃了,但查不到他任何的出入境记录。
郑清河一直联系不上刘爱媛,同时也联系不到李向西,他觉得,刘爱媛会不会跟李向西私奔了?却也只能吃哑巴亏。
又过了几天,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突然报警,说在自己租出去的房子里,发现了一具尸体,就躺在卫生间里,后脑勺的血流了一地。
刘爱媛就这样被李向西杀害,或许是出于无意,也可能是一时冲动就想杀了她,但已经无从考证了。
警方给郑清河打了电话,他才知道妻子已经遇害。郑清河痛哭流涕,直到看到刘爱媛尸体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虽然这个女人给他戴了绿帽子,甚至还想和他离婚,可他还是深爱着这个女人的。
郑清河成为另一个对李向西恨之入骨的男人,他把刘爱媛的银行流水单据全部交给了警方,证明李向西之前一直利用刘爱媛的银行卡存赃款。
纪委也加入了调查,恍然大悟,怪不得调查李向西资产的时候,查不出他什么问题来。竟然有人傻到把银行卡给李向西用,这一下,思路打开了,李向西能用刘爱媛的银行卡,那其他人的,能不能用?
孙二盼作为李向西的狗腿子,顺理成章成了重点调查对象。
“我说,我全都说,我错了……”
结果还没开始查,孙二盼就哭着交代了。李向西这一失踪,孙二盼就毛了,因为他又查了一下他卡里的银行卡,炸弹还在里面躺着,一动也没动。
李向西爱钱如命,他竟然没把里面的钱取走就跑了,足以见得他当时有多慌。
这钱,孙二盼是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直到纪委和警方找到了他,他才把这事儿说出来。
与此同时,警方一直在调查李向西到底去了哪里。
他们调查监控,发现李向西拉着几个行李箱,艰难地装进了自己的标致车内,在出租屋的楼下匆忙打了几个电话,就发动汽车开走了。
李向西的车又出现在了济安市的西郊,他顺着省道一直开,不知要开往哪里去。
他最后一次出现在监控里,是在一个加油站。那已经是离济安市三百多公里的地方,李向西加完油之后,又从便利店里买了些吃喝用品,就又开始匆忙赶路了。
李向西一路向西,路过繁花锦簇的旅游观光大道,随后在他繁华的人生之路上彻底消失不见。
住建局,钱德昌办公室里,他正戴着一副老花镜,眉头紧锁着看着手里的文件。
这是肖万民写的一份关于三标段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经过钱德昌审核签字之后,要上交到市里去。
钱德昌沉重地喘着粗气,这次的事件教训是惨痛的,经济损失多少暂且不说,光是伤亡的人数,就已经在济安市甚至整个鲁省掀起了巨浪。
人们对济安市的在建工程质量充满了担忧,济邹快速路更是成了众矢之的,在人们心中成了豆腐渣工程的典型代表。
市里领导们也跟着被群众骂,住建局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就更惨了,不仅要挨老百姓的骂,还要挨当官的骂。
这一段时间,钱德昌吃不好睡不好,睁眼闭眼想的全都是这件事。
肖万民坐在一旁,安静地等着钱德昌看完。
终于,钱德昌摘下了眼镜,他把调查报告和眼镜放在自己面前。
他交叉摩挲着双手,略微思考了一下,问肖万民:“那个人……叫什么来着?”
肖万民说:“你是说逃跑的那个吗?李向西啊。”
肖万民想,钱德昌一定压力非常大,竟然连李向西的名字都忘了。
“不是,”钱德昌用手捏捏眉头,抬起头来说,“我想起来了,那个叫陈凡的,你让他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