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协商

作品:《监守吾心

    在事故发生的前一刻,董辉还在指挥部里,与陈凡进行着痛苦的协商。


    这是陈凡第三次来找他了,每一次他拒绝陈凡之后,陈凡总会撂下一句我还会再回来的就走了。


    事实证明陈凡也没有食言,这家伙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算再一次见识到了。


    董辉双手握拳放在办公桌上拖着下巴,无奈地说:“陈凡,我给你说了,工程款这东西要么就都发,要么都不发,不可能只给鸿光建筑公司一个公司发。再说我又不是济邹快速路的业主,你应该去找王瑞强啊。”


    “瞧你这话说的,董刚又不是王瑞强的爸。”


    “你这就赖皮了,我们公司又不是针对你女朋友一家公司,现在真拿不出来钱嘛。上头不给我们钱,我们有什么办法?”


    陈凡见他急了,好声安慰道:“我知道我知道,别急嘛,只是鸿光建筑公司可不比那些大型施工公司,人家都有后台,它是真过不去了,你就当帮帮我嘛,咱俩是朋友不?你忍心看着我女朋友的公司因为欠债倒闭?”


    董辉虽然不是济邹快速路的业主,但他爸是公司老总。陈凡为了女朋友而来,董辉于公于私,多少都有些理亏。只好先答应道:“那我去问问。”


    陈凡咄咄逼人,“你都问了一个多月了,我女朋友万一因为这事儿不跟我了,都得怪你头上。再这样我可不跟你做朋友了啊。”


    “好好,我错了,这次肯定及时给你回复。”


    董辉彻底没了脾气,陈凡三番五次的来找他,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这次是躲不过去了。


    随后,董辉就接到了济邹快速路现场出事儿的电话,打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父亲董刚。


    董辉虽然不是济邹快速路的业主,但他们身为甲方公司,自己的工地出了责任,他们有义务和责任调查清楚真相。董刚任命董辉为此次事故调查小组的公用公司的负责人,统筹各项工作。


    陈凡也因此知道了这起事件,便放任董辉离去。


    出门后,陈凡给王旭打了电话,平时抽检试验的时候,三标段的试验材料都是他来做。万一真是材料不合格导致的问题,而王旭出了合格的报告,他也跑不掉。检测报告上,可都是有个人签名的,想赖也赖不掉。


    陈凡问:“三标段怎么回事儿?”


    王旭还想装傻,“箱梁……掉下来了嘛。”


    陈凡严肃起来,“别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问你,三标段的试验材料,合格吗?”


    王旭顿了一下,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来,陈凡说:“你别给我打马虎眼,你应该知道,如果调查组调查出来,这起事故是因为材料不合格导致的,而你在抽检的过程中出了合格的报告,你也跑不掉。你跟我说实话,出事儿的箱梁,那一批材料,你抽检了没?”


    王旭终于决定坦白从宽,“凡哥,我跟你说吧。那批材料我的确抽检了,混凝土、钢筋、钢绞线,就没有合格的,可李向西还是让我出合格的报告……”


    事故的调查工作还在紧张有序的调查之中,肖万民检查完施工项目部的资料,又先后去了驻地办和总监办试验室,检查他们的检测报告。


    两家监理试验室都有相关的抽检报告,材料也都显示全部合格。


    既然资料没问题,那就只能从现场和现有的箱梁及原材料上再找原因了,但是试样取样送检到新的检测公司,需要好几天才能出结果,施工方案的重新验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今天的调查,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但是还是有所突破的,在混凝土的强度检测中,除了标准的立方体抗压试验外,还有个现场快速检测强度的方法,那就是用回弹法。


    简单来说,就是手持一个小型仪器,在混凝土做成的预制件上按照试验规范弹一些数据,收集来的数据经过分析之后,就能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


    但这种测试方法不太准确,其测试结果也只能用来参考,不能作为最终的评定依据。


    箱梁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50,也就是实际标准抗压强度要达到50Mpa才算合格,可经过回弹强度检测方法,三标段现有的已到28天龄期的箱梁中,强度都不足50MPa,全部刚过40Mpa多一点。


    而无论是在项目部还是在监理方的试验检测报告中,所有的强度都是合格的。


    尽管大家都已心知肚明,无论是施工方,还是监理方,至少在混凝土强度这一块就已经开始数据造假了。可是也得拿出有法律效应的检测报告来。


    既然回弹法只能作为参考,那就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证明了,从现有的箱梁身上取混凝土芯样,再做抗压强度,这样就能彻底评定混凝土到底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取芯需要时间,送检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还是需要一定时间,这事儿就只能暂时搁浅了。


    忙碌了一天之后,姜回和陈建直到晚上九点多,才吃上一口饭。


    食堂专门给他俩做了饭,吃完后,姜回把陈建叫到了自己办公室,商量起对策来。


    姜回显得非常疲惫,他瘫坐在椅子上,右手张开按摩着自己的太阳穴,问陈建:“李向西的那批材料,质量就那么差吗?”


    陈建面露苦色,“其实钢筋质量还行,勉强能算合格,我估计问题就出在锚具、夹片和钢绞线上,这三样东西我们工地上没法检,只能靠检测公司来检,那个鲁东检测公司,我估计试验都没做,就直接出报告了。总监办也有试验设备,但意义也不大,李向西出的报告肯定全都是合格的,他给找的厂家嘛。”


    事故发生时,是钢绞线先断裂,而施工工序又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就很有可能发生在钢绞线身上。当然这只是猜测,一切还得等事故调查小组的结果。


    姜回没有说话,又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陈凡有些埋怨道:“我早就说了,和李向西决裂就完了,不能再有他提供的材料了,你看,果然出事了吧。”


    “现在说这些还有个屁用啊?上次我们得罪了李向西,他三天两头儿地来找我们麻烦,你以为我想用他提供的东西啊?这不是没办法吗?他天天以不合格材料为由,把我们的材料都清场,我们损失多少钱了?”


    姜回现在只能把怒气全都撒在陈建身上,上次举报李向西未能得到突破,果然招来了李向西疯狂的报复。逼得他只能和李向西继续交易,继续与李向西之前推荐的厂家合作,李向西这才收敛一点儿。


    陈建说:“那我们是不是得找李向西协商一下,看看这事儿怎么解决?他提供的材料,这事儿他也跑不掉。”


    “还协商个屁!万一查出来真是材料的事儿,李向西也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