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小桥流水人家

作品:《监守吾心

    第二天,李向西给了刘爱媛七天假,让她去医院做流产手术。


    李向西说:“本来这个手术最多也就三天的假,我给你七天。”


    要是之前,刘爱媛一定对他感恩戴德,但是昨晚的她刚经受了暴打,今天给的这颗甜枣似乎不那么甜。


    刘爱媛请求说:“我能不能让翠翠陪我去?”


    翠翠是总监办试验室的另一个资料员,刘爱媛想让翠翠跟着,并不是因为她和翠翠的感情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在济邹快速路工程,刘爱媛就只认得这么一个女生。


    李向西反驳说:“肯定不行啊,难道你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你在工地上怀孕了?”


    刘爱媛面露难色,李向西怕她反悔,便说:“唉,算了,还是我陪你去吧。”


    那一刻,刘爱媛对这个男人的好感突然全都回来了。


    李向西开着自己的车,拉着刘爱媛,去了一个几十公里之外的乡镇小医院。


    他把车停在医院门口,对刘爱媛说:“下车吧,进去吧。”


    刘爱媛问:“你不和我进去?”


    “你疯了?万一让别人看到怎么办?我会在这里等你的。”


    刘爱媛还想让他陪着,可李向西说什么都不想进,还说再不进去就要打她了。


    李向西似乎发现了调教人的另一种方式,那就是武力,它要比语言更直接,更有效率。刘爱媛一听又要挨打,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下了车,一步一步不情愿地向着医院走去。


    她步履缓慢,却走得那样坚定。她想回头看一眼李向西,但心里有个声音好像在对她说,不要回头。


    几个小时后,刘爱媛再次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医院里出来了。


    这次她的步伐更缓慢,她弓着腰,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她的嘴唇白得吓人,头还有点晕。


    李向西在车上看着刘爱媛慢慢走过来,她终于艰难地拉开了车门,迎接她的却不是李向西的关心。


    李向西说:“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


    “排队,打麻药,期间还有点儿出血过多,医生还让我住院呢,我没住……”


    刘爱媛有气无力地回答着,她把身子完全靠在副驾驶位上,闭目养神。


    李向西还在埋怨,说耽误事儿之类的话,刘爱媛却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也许是因为疼痛,她的眼角突然有泪滑落,她努力地睁开眼,却发现自己再也看不清李向西了。


    接下来的时间,刘爱媛再也没有主动找过李向西。李向西也没有找过她,他一方面要应付纪委的检查,另一方面,他每天都会从孙二盼给他的那张银行卡里取出现金,放在了一个他租的房子里。


    其他标段给他的钱,还有厂家给他的提成,他通通都不存了,而是全部都放在租房里。


    一段时间以来,倒也相安无事。


    陈凡这边系统已经开发完毕,公司又投了钱,柳卿他们终于在新工地开工前,把系统功能全部做了出来。


    去新的工地,意味着陈凡必须再一次从内环高架退场。


    这一次,大家都更加舍不得他。尤其是董辉,感觉自己一直辜负了陈凡。


    董辉对他说:“实在不好意思,系统无法在内环继续下去了。希望你的系统在新的工地,能继续发光发热,早日走向更大的舞台!”


    陈凡笑了笑,“董部长,你可千万别这么说,当初要不是你,这个系统连面世的机会都不会有,我还得多谢你呢。”


    “嗨,有什么好谢的,当时我也是觉得你这个系统迎合了国家新的政策,谁知实施起来却那么难。”


    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忧愁,董辉的背景虽然很硬,但难得的是,他一直想干出一番事业,也和陈凡一样,也是真心实意想为工程好。


    与工地众人告了别,陈凡返回家中,准备收拾一下去新的工地。


    孙芹的腿恢复得比想象中的要快,就算不用拐也能走个七七八八。她怕陈凡去了新工地之后会担心她,特意对他说:“新工地太远,你平时没事儿就不要回来了。”


    新工地在一个叫田黄镇河西村的小地方,开车过去要两个半小时。孙芹怕他来回奔波,太累了。


    陈凡说:“还有十几天就过年了,我估计也干不长,这次过去顶多就是看着施工单位把项目部定好,试验室建好,其实也干不多少活。”


    “是啊,又快过年了,时间真快啊。你又长大了一岁,事儿是不是该定定了?”


    孙芹在家休养这段时间,周瞳又过来拜访过几次。她能看出来,两个人感情非常稳定,想着年龄也都不小了,终身大事儿该提上日程了。


    这事儿肯定得男方先开口,陈凡父亲不在了,她这个当妈的必须催着点儿。


    “哎呀,你怎么又提这事儿?不是说好了过了年之后再说嘛。”


    陈凡其实也考虑过,周瞳也已经暗示过了,让他趁着过年的时机,去家里坐坐。可陈凡却有些害怕了,一想到要见未来的岳父岳母,陈凡的心就在颤抖。


    可是周瞳说:“你逃是逃不掉的,过年之前,必须给我去一次。”


    好在工地开工在即,至少这段时间陈凡是没空去了。匆忙与周瞳也告了别,陈凡拉上一车行李就朝着工地而去。


    田黄镇是一个小镇,镇里有一条小河,南北而过,这次就是要在河上方建立一座小桥,与现有的县道连接起来,建成一条乡镇之间重要的交通主道。


    监理、施工方都已经提前租了房,为了施工方便,他们都在河西村租了房子。


    施工公司是本地的一家小公司,老板就一个,同时也是项目经理。整个公司也就十几个人,平时主要修修公路,桥梁的活儿还真就干得不多。


    老板看起来最多也就四十多岁,长相也一般,穿着也不像大公司那样讲究,平时就是一身工装打扮。但是能把桥梁的修建资质给整下来,这老板肯定不是一般人。


    这个老板姓刘,有个很牛的名字,叫刘大牛。也许是因为田黄镇是个小镇,所以这里的人对“大”特别渴望,总之别管什么东西,大就对了。


    刘大牛对陈凡说,他还有个好朋友,叫刘大顺,现在正在带领村民种桃致富,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希望大家有空在一起喝酒。


    陈凡却感觉到他不靠谱,他好像把修桥当成修路一样简单,项目部根本就不叫项目部,连个会议室都没有。


    总监刘超,还有监理员魏海洋,似乎也有同样的想法。大家都觉得,一个二十米的小桥,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随便干干得了。


    这样的态度陈凡很不喜欢,想着正式开工的时候,一定要给扳回来。


    倒是河西村的风景不错,有山有河,河下游有座年久失修的小石桥,在平静的河面上倒映出苍老的面容。


    河两岸,比肩接踵的瓦房院墙上的水泥混凝土大都已经脱落,露出里面被岁月侵蚀成深色的砖头。


    村民们非常友好,见到陈凡他们都会主动笑着打招呼。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大爷,在听说施工队终于来建桥了之后,在孙子的搀扶下,迈着颤颤悠悠的步伐,对刘大牛和总监刘超说:“请你们一定要给我们修好这座桥啊,当年,发大水,老桥被冲垮时,我儿就在桥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