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谈论自己的家庭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赵繁进入外交部已有四年多了,消息还算灵通,所以上级领导打算将他调职到苏欧司的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然而这次调职通知却让他一头雾水,这个人民理事工会的单位,压根没听说过啊。
可就算再不了解,从名字上也能知道这大概率是内部管理部门,自己一个搞外交的,突然去做管理,这算怎么回事?
赵繁擅长的是语言和绘画,政治素养是后来才恶补学习的,别说是陈宏这样的领导,就连一般政府单位的普通科员都比他强。
任命书已经下达,这事就不可能更改。
只是赵繁还是满脸为难地看着陈宏:“这是什么情况?把我一个外交人员调去搞内政管理?而且这个人民理事工会,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对于赵繁的这次调职,上面专门开了一个小会,陈宏也参加了会议,并且在会上投了反对票。
可惜会议室大多数人都是投了赞同票,少数服从多数,最后就下了这个任命书。
作为赵繁的直系领导,陈宏心里很清楚,赵繁目前还远没到能独当一面的程度,即便要调职到苏欧司,他也是建议再等个三四年。
到时候也别当什么副司长,直接让他主理一个司的事务,像这样思维敏捷的人,只有不受掣肘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优势。
现在上级却提议让赵繁去主理一个新部门的事务,或许也考虑到他太年轻,给出的理由是只负责前期筹备工作。
几轮会议之后,上级同意了赵繁提出规划报告,还给了两年的筹备期,是试点前期准备工作,试点地点选在沪市。
这个新成立的部门的全名是沪市人民理事工会,赵繁将担任这个部门的主任,享受司级待遇。
听了自己调任的前因后果,他都不想算自己这是连跳了几级,用一步登天来形容都不为过。
尽管已经板上钉钉,但赵繁还是有些不甘心地问:“就没人提出反对意见吗?选我这么个年轻又没经验的外行来当部门主事?”
一开始确实有人反对,还建议赵繁平调,去担任这个部门的主任秘书,工作内容还是出谋划策,和他在外交部的职能差不多。
但他态度坚决,只说时间紧迫,每多经一道手续,政策落实就会慢一步。
至于赵繁年纪太轻,或者做事方式方法可能过于激进的问题,他表示可以让老成持重的人去辅助他。
这和其他部门的情况截然相反,通常都是小年轻辅助老同志,在人民理事工会里却反过来了。
赵繁还没去任职,就预感到这份工作不好干。
看到眼前这个一脸为难的年轻人,陈宏也只能安慰他:“很多领导都觉得既然这运动势在必行,由你来统筹全局也不错,至少你会听取大家的意见。”
言下之意就是,你很年轻,没什么威信,也不会独断专权,即便推行强硬政策,也会征求大家的看法。
任命书明确规定,赵繁年后要去沪市走马上任,在这之前,除了做好准备工作,还有两件极为重要的事。
第一件事,他想见赵繁一面。
不得不说,赵繁能如此迅速崛起,与领导在多次公开表扬有很大关系。
也正因如此,不少人都在私下猜测他是不是哪个领导的亲戚,事实上他跟谁都没关系,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出身。
至于见面的时间,只能耐心等待通知。
另外一件事,彭书记希望赵繁在上任前,能和他的孙女见一面,把这门婚事定下来。
马上就要过年了,到时候陈敏就满16岁,赵繁此次调职任期为两年,外交部并不想轻易放走他,也许两年后会把他调回来,那个时候正好举办婚礼。
见面的时间定在三天后。
赵繁跟着陈宏一起去拜访彭书记,礼物的事不用他操心,陈宏的妻子已经准备妥当。
去的路上,赵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爸妈早就盼着这件事了,其实写封信回家,他们就能来操办这些事。”
部里的人都知道,赵繁的父母很少来探望他,大家都能理解,毕竟赵德福只是个普通工人,不愿意接触外交部的官员也正常。
而且这两年国际局势愈发紧张,外交部的安保措施也越来越严格,他们不愿意来也在情理之中。
陈宏拍了拍赵繁的肩膀说道:“你现在还在外交部,那我还是你的领导,这只是小事,别怕麻烦,去了沪市,工作上要表现得强势一点。”
上级为这个人民理事工会设定的部门格局是一个主任,两个副主任,还有9个小组,小组下面还细分了许多小小组。
陈宏打听过了调职人员的情况,基本都是老资格的人物,只有赵繁是个小年轻,可他却成了部门的老大。
到时候如何让众人信服,就够他头疼的了。
约见赵繁,应该是为了帮他树立威信,至于会不会有其他嘱咐就不得而知了。
像彭书记这样级别的领导都居住在南星海,环境十分优美,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这里的警卫级别。
之前赵繁还觉得外交部的安保措施已经够严格了,可进了这里,他才明白什么叫“小巫见大巫”。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国家机要人员都住在这一片,安保措施再严格都不为过。
彭书记住在樊荣居,赵繁他们跟着警卫人员来到会客厅,人家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除了彭书记,会客厅里还有一位年长的女性和一个长相异常精致的少女。
不用猜也知道,那位年长女性应该是彭书记的妻子,而那个少女,自然就是陈敏了。
陈宏一见到彭书记,连忙抱歉地表示让他们久等了,然后赶紧介绍赵繁。
这可是赵繁两辈子以来第一次相亲,对方还是这样级别的人家,他理所当然地有些紧张,介绍的时候,只匆匆看了陈敏一眼,之后便一直和彭书记寒暄。
这个年代风俗就是这样,彭书记给赵繁介绍完陈敏后,就一个劲地聊工作,好像这次见面不是相亲,而是工作汇报会。
不过也正因如此,赵繁原本紧张的情绪渐渐消散了,无论是国内事务,还是他擅长的国外事务都能侃侃而谈。
但在彭书记看来,眼前这个小年轻比自己想象中还要优秀,有着俊美的外表、光明的前途,最可贵的是一点都不恃才傲物,甚至有些过于谦虚了。
彭书记担心赵繁是不满意自己的孙女,所以才不介意暴露自己的短处,可这门婚事基本算定下来了,他觉得得做点什么。
“我书房里有人民理事工会的人员档案,不过这属于机密文件,你只能在这里看,让小敏带你去书房吧,待会吃饭的时候再叫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