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吃饱是没问题了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要不是赵繁当初指点他去河北保定找何大清,从老父亲那里抠出来50斤粮票,樊春香也不可能进门。


    这个人虽然是个二愣子,但并不傻,人家很清楚自家如今蒸蒸日上,完全是娶了一个好媳妇的原因。


    连上位二大爷这事,还是赵家拉了他一把,对着赵繁,何雨柱当然是有什么就说什么。


    “这年月谁家粮食都很紧张,鲜少有人发胖,特别是之前不胖,后面又胖的,可我真的没有吃多少,为了把这身肥肉减下来,最近还多去进行了几次摔跤。”


    赵德福乐呵呵的在旁边附和道:“柱子前段时间更胖,这摔跤摔练了两个月才稍微瘦下来一些,他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个例。”


    即便是艰难年月,赵德福这样上了年纪的人也听说过,媳妇怀孕自己没有胖,各种反应却落到了丈夫身上的情况。


    樊春香刚开始怀孕,何雨柱还干呕恶心,他可是厨师,那段时间天天戴着口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讲究上了。


    怀孕的樊春香不仅没有这些症状,也没有发福,跟没事儿人一样。


    现代社会信息非常的发达,赵繁听说过这个情况,但他以为那是因为家里做的补品,孕妇不愿意吃,全都到了丈夫嘴里。


    不能说何雨柱家不是这样,因为他经常去给师傅打下手做酒席,完事后从主家带了一些油水特别足的饭食。


    以前他也是这么吃的,发福就是从樊村乡怀孕之后开始,虽然发胖的理由很胡扯,确实有好些人可以为他证明,领导这才放过他。


    赵繁听到这个事有点奇怪:“厨师胖的也不少吧,怎么厂里的领导还管这个?”


    如果是平常的话肯定是不管,但有人举报了何雨柱,说他在艰难期间竟然大鱼大肉,无视邻居家饿生饿死,人家领导才找他了解情况。


    提到这个事,何雨柱就没什么好气:“不用问我也知道,肯定是易大叔和东旭哥去举报的我,不就是打着我下了二大爷这个位置,他们能上去吗?”


    赵繁顺嘴就说道:“就算柱子哥下来了,他们也上不去吧,易大叔当过,干的并不好,至于东旭哥,他妈这些年在院里闹了多少事啊,不仅院子里的人膈应他们家,王主任也不可能同意。”


    他只是顺着何雨柱的话这么说,没想到却给了赵德福灵感,他走来走去想了半晌,觉得这个道理易中海和贾东旭未必知道。


    就因为心存幻想,所以才在背后举报人闹事,就像何雨柱说的一样,是想把人拉下来自己上位,实际上他们师徒是没机会的。


    “看来我得给他们透露一下这个情况,明明上不了位,却在这里费劲巴拉半天,搞得院子里不得安生。”


    可以说这世界上的男人都有一点官瘾,赵德福自从上位院子里的大爷之后,对院子里的事可谓是尽心尽力,特别是现在院子里的和谐风气是他最得意的地方。


    要是不解决易中海和贾东旭这不安分的小心思,迟早让院子里又恢复之前闹哄哄的情况,四合院可是才刚拿了两个月的流动红旗。


    赵繁长时间没有待在四合院,这些事他就不掺和了。


    不过还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提醒赵德福,这个事儿不能是他去透露,还得拐个弯,要不然闹得太难看,易中海和贾东旭肯定闹幺蛾子。


    何雨柱来找赵繁不是抱怨自己被举报的事,而是来问他什么时候回外交部?


    上次准备了一条鱼和一只鸡,打算请他吃饭,结果没有赶上,只能请赵德福,这回怎么说也得请上。


    赵繁带回来的票据还挺多的,但有些东西有票也不好买,何雨柱都已经请过自家一次了,于是他把肉票拿出来,让何雨柱负责其他的东西,两家一起吃个饭算了。


    见何雨柱还想拒绝,赵繁摇头说道:“我可能又要出差了,后面还得各种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我不在家的时候,还得拜托柱子哥能帮把手呢,出点肉票而已。”


    除了肉票,赵家还出一些罐头,何雨柱不愧是有师承的大厨,即便没用罐头做过菜,也难不倒人家。


    香味实在太浓郁了,怕院子里的人有意见,这顿饭对外称是何雨柱的谢媒宴,到这个时候了,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当初得赵繁的指点,这才想起去附近的农村娶媳妇儿。


    院子里的人恍然大悟,何雨柱以前那么愣,家里又没有老人指点,大家还奇怪他怎么会想起拿粮票去附近农村讨媳妇儿,原来是受了赵繁的指点。


    这话如果是以前提出来,肯定没有多少人相信,毕竟赵繁也就是个初中生,怎么会有这样的概念。


    可人家现在是外交部高官,眼光和见识绝对是杠杠的,反正一切解释不通的事,都可以归结到他外交官的身份上。


    赵繁放假回四合院,基本上都待在家里,顶多陪母亲出门买东西,再不然就坐在门口听院子里的妇女儿童聊八卦。


    整个院子就他进入了政府部门,这些妇女一个劲的打听粮食指标会不会下降?


    赵繁现在可严谨多了:“你们真是高看我了,外交部不是在农业部,粮食数据我们部里是不知道的,但我们这是京城地界,有什么问题,国家肯定第一时间解决。”


    听了这话,这些大妈们就把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即便是粮食指标降了最低的时候,四合院也没有谁饿死,顶多待在家里减少消耗而已。


    前段时间最紧张的时候,院子的住户老家亲戚都来过信,都说那边有饿死人的。


    赵繁记得上辈子有报道过三年灾害死了非常多的人,可是59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在积极从国外购粮,今年又从苏大哥拿了一大笔贷款解决粮荒的问题。


    他试探性的问道:“你们老家人死的多吗?”


    回答赵繁的是阎埠贵的老婆,也就是以前的三大妈,现在阎埠贵没了三大爷的职位,大家都叫他解成妈或者直接喊阎大妈。


    “没听说死多少人,前段时间来信说是自留地丰收,吃饱是没问题了。”


    提到这个,大家就说起了贾张氏,这个人虽然被赶回了乡下,儿子媳妇还住在院子里,又没有断绝来往。


    “我前几天和秦淮茹打听了贾张氏的情况,你们猜她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