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面临访问的选择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许大茂向来自得自己工资比何雨柱高,还马上就要娶到一位有钱的资本家大小姐,而且女朋友娄晓娥长得还十分漂亮。


    可如今何雨柱却转头娶了一个更加漂亮的媳妇儿,虽说樊春香是农村户口,但她的容貌着实出众。


    许大茂越想越觉得不忿,最后还是坐不住,何雨柱送喜糖还没结束,他就出门找王主任举报了。


    送喜糖的时候,何雨柱就和院子里的人介绍樊春香十八岁,这个年代好多人吃不饱,导致都瘦巴巴的,两岁的差距并不好分辨。


    许大茂当然没有举报新媳妇的年龄,而是举报何雨柱的作风问题,说他在院子里跟贾东旭的媳妇秦淮茹有不正当关系。


    赵繁明天就要上班了,中午吃完饭,王桂香就给他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她只是爱子心切,想叮嘱儿子要好好照顾自己。


    还没说上一会儿,就听到中院传来哭天喊地的声音。


    赵繁本着没事去凑个热闹的想法,再加上也不想听母亲唠叨,便带着弟弟妹妹去中院看发生了什么事。


    刚穿过月门,他们就只见贾大妈坐在地上哭着说道:“我们婆媳又没有工作,整天待在家里,我媳妇儿有没有偷人,难道我会不知道吗?该死的许大茂,你自己和何雨柱有仇,你找他去啊,为什么要牵扯我们家?”


    这年头搞举报都是实名制的,许大茂直接跟着王主任就过来了,这种情况下根本不用问是谁举报的。


    何雨柱早上才带着媳妇儿去登记结婚,王主任根本不想管这档子破事,可许大茂说得有模有样,看他那架势,自己要是不来走这一趟,他就不打算离开似的。


    王主任深吸了一口气,对贾大妈说道:“我们这不是来核实情况的嘛,别一点小事就坐在地上哭天喊地的,我早就听说你有这种习惯,这非常不利于团结邻里。”


    贾大妈不敢和王主任对着干,听了对方的指责立刻就站了起来,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然后开始说明情况。


    “我们家借的粮又不只有何家,我儿子的师傅易中海就经常借给我们,甚至是整个四合院我们都借遍了,只是何雨柱家比较宽裕,这才多借了一些,到了许大茂嘴里怎么就成了搞不正当关系,他才是破坏邻里关系的罪人。”


    赵繁听了这一会儿就明白了,估计是死对头许大茂见何雨柱娶了非常漂亮的媳妇儿,一时冲动就去王主任那里举报他搞不正当关系。


    人家贾大妈说的其实也没问题,她整天和媳妇待在家里,而何雨柱也就是在秦淮茹洗衣服的时候偷看两眼,肯定没有上手过。


    总不可能有一点贼心就是搞不正当关系吧?


    听到贾大妈的申辩,不仅王主任脸色缓和下来,还教训了许大茂,新媳妇樊春香的脸色也好了不少。


    虽然和何雨柱才领了证,没有入洞房,可樊家已经收了何雨柱的聘礼。


    就像樊春香自己和王主任说的一样,她们家已经断粮两天了,这会儿估计已经用粮票买了粮食回去,悔婚是不可能悔的。


    即便何雨柱真的跟院子里的小媳妇有不正当关系,这种情况,她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樊春香之所以这么轻易就相信了贾大妈的这番说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能感受得到何雨柱对自己的喜欢和看重。


    刚刚何雨柱和赵繁商量回家,才跟她说了工作的事,两个人都已经在合计给李主任送什么礼,或者给什么承诺,让对方在后勤部多设置一个临时工。


    转眼就出了这种事,樊春香一时慌了神,脸上才露出不忿的神色,这会儿反应过来就知道何雨柱不可能和别人搞不正当关系。


    而且中午送糖的时候樊春香就看到了贾东旭,长得那叫一个英俊,人家秦淮茹不可能把英俊的老公推到一边,找何雨柱这样长相老成的男人出轨。


    这扬闹剧不仅让许大茂被口头批评了一顿,王主任还罚他打扫厕所,这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型了。


    赵家三兄妹回到家就说了中院发生的事。


    王桂香无语地吐槽道:“整个四合院才12户人家,鸡毛蒜皮的小事数都数不清,有时候觉得挺热闹的,但有时候又觉得挺心烦。”


    赵繁顺嘴说道:“要是钢铁厂离外交部近,你们可以住到我那里,楼房又是独门,非常清净。”


    赵繁分的职工宿舍虽然是一室一厅,但却有六十多平,现在的房屋面积是实用面积,不算建筑面积,完全可以再隔出一个房间,并不比现在住的地方小多少。


    而且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想做点什么吃的,也不用避着人。


    不管是现在住的四合院,还是赵繁分的家属房,都是属于国家的。


    四合院在未来的升值价值确实很高,但现在才1959年,总不可能为了几十年以后的升值空间,憋屈现在的生活吧?


    而且赵繁还有几十年的未来眼光,想赚钱还不简单吗?根本不用指望这四合院升值的那点钱。


    王桂香好笑地看着儿子,摇头说道:“这就是傻话,要是钢铁厂离外交部很近,你觉得部里会愿意给你分一套房吗?”


    赵繁刚入职的时候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受部里的重视,而且他才十五岁,这个年纪还需要家人的照顾,于公于私,外交部也不可能给他分现在的公寓。


    赵繁那么说只是顺嘴安慰母亲,就算真的能搬过去,他也不建议,因为家里不仅有他,还有弟弟和妹妹,四合院的房子可以给他们留着。


    假期结束之后,赵繁拒绝了父母再次送他去外交部的提议,带着母亲做的二合馒头上了公交。


    他以为总结会议和表彰会议都开完了,接下来就要做一些数据汇总,或者是为下次的访问做准备。


    没想到第一天上班,他就得面临访问的选择。


    巴西访问团确实放假了三天,但部里的人事科又不放假,现在是关键时期,不管做什么都非常讲究效率。


    冯向阳为难地对赵繁说道:“现在部里有两个访问团即将出行,我被编入商业交涉访问团,也就是我们在伊拉克说的,去亚非拉国家用咖啡豆和石油置换回粮食,解决国内的粮荒问题,其他团员的工作调动也都结束了,只有你的情况让部里有些为难,所以领导让我问一下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