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她的感谢
作品:《离婚后她独美,不复婚不原谅》 松井教授声嘶力竭的怒吼。
此刻的他哪有什么高深学者的模样,已经面目狰狞,风度尽失,每一句咆哮都坐实了他的愚蠢、失败和无能狂怒。
而他气急败坏的模样早就通过直播信号,瞬间传遍了全球每一个角落,成为了这场国际闹剧最可笑、也最可悲的注脚。
关注此事的全球人民一片哗然。
原来真相竟是如此……加盆国不仅用了假货,其所谓的“功臣”竟然是用如此不堪的手段企图窃取他国国宝,失败后还敢倒打一耙。
华国这边,明既白通过屏幕看着松井教授那气急败坏、丑态百出的样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她只是在无人处,轻轻举起了手中的茶杯,对着东方,那个彻底沦为笑柄的岛国方向,微微示意。
一场由贪婪和虚伪编织的闹剧,终以最惨烈的方式,迎来了它早已注定的结局。
而真正的瑰宝,早已安然回归母亲的怀抱。
这场国际大笑话,足以让加盆国文化界蒙羞数十年。
明既白这边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华国首都,一场高规格的庆功宴正在国家博物馆恢宏的宴会厅内举行。
水晶灯流光溢彩,衣香鬓影,觥筹交错,处处洋溢着喜悦与自豪的气氛。
这场盛宴,旨在庆祝“宋代农桑玉牌”的失而复得,以及在此次跨国文物追索与保卫战中大获全胜。
镁光灯追逐的焦点,自然是此次事件的核心功臣——明既白。
她被邀请到此,正身着一袭简约而优雅的中式礼服,站在舞台中央,却并未被周围的辉煌所淹没,反而显得格外沉静通透。
主办方领导热情洋溢地致辞,盛赞明既白的卓越贡献、过人智慧与赤诚爱国心,并当场宣布,国家将授予她极高的荣誉头衔和奖励,以表彰其非凡功绩。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明既白在接过话筒后,并未流露出丝毫居功自傲的神色。
她清澈的目光扫过台下济济一堂的嘉宾,语气平和却坚定地婉拒了这份沉甸甸的“虚名”。
“非常感谢国家的厚爱和大家的认可,”
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宴会厅的每一个角落,清晰而真诚:
“但我深知,今日我能站在这里,绝非一人之功。我……只是幸运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此言一出,台下微微骚动,众人皆露出惊讶与不解的神情。
明既白微微侧身,目光投向台下嘉宾席的某一区域,那里坐着几位白发苍苍、衣着朴素却气质沉静的老人。
她的眼神瞬间充满了无比的敬重与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厉老夫人。”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她是华国金缮古法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传承人。是她,毫无保留地将这门濒临失传的绝技传授给我,是她手把手教我如何与断裂的古物对话”
随着她的手一指,镜头立刻精准地对准了轮椅上的厉老夫人。
明既白的声音满是感激:
“她教会了我如何用最谦卑的姿态去弥合历史的伤痕,没有她倾囊相授的金缮技艺,我根本不可能在加盆国引起注意,更不会有后来接触并修复宋代农桑玉牌的机会。”
老人家虽经大病初愈,面色尚显苍白,但此刻眼中却闪烁着欣慰与自豪的泪光,她朝着明既白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
明既白没有停下,她继续念出一个又一个重量级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传承与恩情。
“我还要感谢釉彩大师,傅老先生。三年前,加盆国釉彩国手前来‘切磋交流’,实为挑衅。是傅老先生,以古稀之年独自带队迎战,顶着巨大压力,以其鬼斧神工的技艺,守住了华国釉彩的尊严!他的风骨与技艺,时刻鞭策着我。”
可那场战斗傅老先生输的何其惨烈,几乎到了玉石俱焚的地步,将他们团队的心血生生砸开,也没能比加盆国的故骨瓷多竞拍出价位。
傅老先生也因此只靠粗暴的脾气掩盖受伤的内心,此刻被明既白点到名字,也只是眼眶发红的摇摇头,佝偻的脊背倏地挺直了。
明既白顿了顿,望向傅老先生的身边:
“感谢陶艺泰斗,李老夫人。您和您的学生们,在国际大赛上,面对加盆国评委恶意打出的最低分,不卑不亢。”
“最终以绝对的实力赢得了应有的名次,为国争光。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真正的艺术无需谄媚,实力自会说话。”
李老夫人闻言缓缓起身,优雅大方的对所有人鞠躬致意。
明既白目光一动,看向还在喝酒的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感谢烧窑圣手,张老爷子。如果不是您不厌其烦地教导我如何感知窑火的呼吸,如何把握那瞬息万变的开窑时机,我不可能成功修复日不落博物馆那顶传世王冠……”
“更无法因此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支持,为此次玉牌回归争取到至关重要的外部助力。”
她一个不落,清晰而郑重地念出这些或许不为大众熟知、却在业内享有泰山北斗之名的前辈的名字。每念出一个名字,摄像机的镜头就在汪哲的示意下,给予那位老人最清晰、最持久的特写,将他们饱经风霜却充满智慧的脸庞,将他们眼中激动的泪花,投射到大屏幕上,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这些默默奉献了一生、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传承与守护的老人们,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站在如此璀璨的聚光灯下,接受国家最高规格的礼赞。
他们有的激动得嘴唇颤抖,有的眼眶发红,有的甚至悄悄抹去眼角的泪痕。
庆功宴的主持人也深受感动,顺势接过话头,对这些国宝级的老前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卓越贡献,进行了深情而崇高的赞许。
整个宴会厅的氛围,从最初的庆贺,升华成为一种对传承、对匠心、对无私奉献精神的集体致敬,美好而和谐,充满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最后,明既白的目光越过人群,深情地落在了台下始终温柔注视着她的厉则身上。
他坐在轮椅上,头上还带着手术后的痕迹,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盛满了为她而生的骄傲与无尽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