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敬重

作品:《成婚三年被休弃,弹幕剧透她被渣

    容姝跟着晚翠走进宴会厅时,厅内已陆陆续续来了些宾客。


    正前方的主位空着,想来是端阳长公主的位置,而景宁的座位设在主位左侧第一席,旁边紧挨着的位置铺着软垫,显然是特意留给她的。


    晚翠扶着容姝坐下,又细心地为她倒了杯温热的花茶,轻声道:“容小姐,您先喝杯茶暖暖身子,郡主很快就回来了,有什么事您尽管叫我。”


    容姝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温和地笑了笑:“多谢你,辛苦你了。”


    晚翠微微颔首,恭敬地站在容姝身后。


    可没过多久,厅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唤:“晚翠!快来前厅帮忙,宾客们都到得差不多了,人手不够了!”


    晚翠闻言,脚步顿了顿,脸上露出几分犹豫。


    一边是郡主“照顾好容小姐”的叮嘱,一边是前厅催得紧的事务,她攥了攥袖口,回头看向容姝时,眼神里满是为难:“容小姐,这……”


    容姝看出了她的纠结,放下茶杯,语气平和地说道:“你去吧,我在这里没事,不必担心我。”


    晚翠还是有些不放心,又叮嘱了几句“有事您尽管吩咐府上的下人”,才匆匆应着跑了出去。


    随着时间推移,赴宴的宾客越来越多,贵女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偶尔有目光落在她身上,却无人上前搭话。


    她并不在意,只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等着景宁回来。


    没过多久,三道身影慢悠悠地走到她的桌旁,为首的是吏部尚书家的千金李月娥,她穿着一身紫色锦袍,头上插着一支金步摇,眼神里带着几分刻意的轻蔑。


    前些年容姝凭才名压过京中诸多贵女,也把她压了下去,如今见容姝陷入和离风波,便忍不住想落井下石。


    她身后跟着的两位贵女,也都是京中有名的世家小姐,此刻正用看好戏的眼神打量着容姝。


    “许久不见容小姐,倒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碰面。”李月娥双手交叠放在腹前,语气看似温和,话里却藏着刺,“前几日听闻永安侯府的事,还以为容小姐会在家中避避风头,怎的今日也来赴宴了?”


    这话看似关切,实则暗指容姝和离之事不体面,不该抛头露面。


    周围原本喧闹的声音瞬间轻了些,几道目光若有似无地投向这边,带着好奇与揣测。


    容姝正端着茶杯,闻言只是缓缓放下,抬眼看向李月娥时,眼底平静无波。


    “多谢李小姐关心。我与祁安华是和离,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景宁是我旧友,她的生辰宴,我自然要来。”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恰好将李月娥话里的暗刺挡了回去。


    李月娥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身后的一位贵女立刻帮腔。


    “话虽如此,可女子主动提和离,总归是少见。传出去,旁人难免会说些闲话,容小姐就不怕被笑话?”


    “笑话我什么?”容姝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淡淡的疏离。


    “笑话我敢于摆脱不幸的婚姻,还是笑话我不愿委屈自己?若是如此,那我倒觉得,比起那些在不幸婚姻里忍气吞声、连反抗都不敢的人,我确实没什么好笑话的。”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两位贵女,继续道:“倒是有些人,自己没本事活出体面,就见不得别人活得自在,只会躲在背后嚼舌根,这就是所谓世家小姐的教养?”


    这番话,顿时让李月娥身后的贵女顿时哑口无言。


    李月娥脸色沉了沉,她本想借机压一压容姝的气焰,没成想反被容姝怼得下不来台。


    恼意上涌,她话锋一转,将矛头指向容姝的出身:“容小姐这话倒是失了教养,果然,武夫教出来的女儿就是上不得台面。”


    她说着,目光扫过容姝的衣饰,语气里的轻蔑更甚:“说句实在话,武将终究是粗俗无用,舞刀弄枪哪比得上赏花品茶风雅?咱们这些书香世家的小姐,与武将家的女儿,本就不是一路人。”


    容姝眼神慢慢冷了下来,缓缓站起身,原本温和的气息褪去,多了几分凌厉的沉静。


    她一步步走到李月娥面前,脚步不快,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李小姐说武将无用?那我倒想问问,你身上这件锦袍,是靠笔墨纸砚织出来的吗?桌上这些精致点心,是靠诗词文章做出来的吗?”


    李月娥一愣,下意识回道:“自然是靠银钱买的,这与武将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容姝的声音清晰有力,却没有刻意拔高,恰好能让周围人都听见。


    “若不是边境的武将们守着国门,北狄人早就打进来了,家园都没了,你哪来的银钱买锦袍、吃点心?若不是将士们在沙场上拼命,护着这大靖的太平,你又怎能安安稳稳地在家享乐?”


    她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里添了几分郑重。


    “将士们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练兵,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只为了在国家需要时能冲上去,他们以命护国,不该成为李小姐贬低我的由头。”


    李月娥被容姝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就在这时,一道威严的女声从门口传来:“容姝说得在理!武将护国安邦,功不可没,岂容他人轻贱?”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端阳长公主身着正红色宫装,在景宁郡主的搀扶下缓缓走进来。


    长公主脸上带着赞许,目光落在容姝身上时,满是欣赏。


    “本宫年轻时,曾跟着先皇去过边关,亲眼见过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模样,他们或许不善吟诗作对,却有一颗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


    “李小姐说武将粗俗无用,那本宫当年也曾披甲上阵,是不是也算无用之人?”


    李月娥看到端阳长公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腿一软,若非身旁的贵女扶了她一把,差点就跪坐在地上。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随口的贬低,竟会被亲历过战场的长公主听见,还被直接点名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