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闵晤被送走

作品:《全府盼我死,我偏要攀高门,嫁皇子!

    一直沉默的闵翔宇,终于开口:


    “郡主可否借一步?我有一些话想单独与郡主商议。”


    孟瑶同意了。


    花厅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郡主执意退婚?”闵翔宇直视她。


    “是。”


    “郡主难道不担心名声受损?毕竟,京中已有不少对郡主的非议。”


    “若我担心这些,昨日又岂会当众揭穿孟柔?”孟瑶挑了下眉,唇角弯起一抹凉意。


    毕竟同出孟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她看着闵翔宇:“我并不在意旁人如何看我。难道我谨小慎微,规行矩步,旁人就不再议论我了吗?”她笑道,“决定他人目光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


    花厅里,再次沉寂了下来。


    直到这一刻,闵翔宇才真正看清了孟瑶。


    他记忆中,那个扎着双丫髻,小心翼翼跟在闵晤身后,怯怯不语的小姑娘。


    如今,竟是另一番丰彩。


    他突然意识到,孟瑶的话也许是对的——


    闵晤,的确配不上孟瑶。


    片刻后,他忽然笑了笑:“可闵家呢?允台若与你退婚,便很难在京城议亲,若是为了他与闵家的颜面,我强行要求郡主履行婚约,想必你也无法拒绝。”


    他笑着捋了下胡子,“大不了,我多派几个护卫护着他。”


    若不是知道他前世的为人,定然会以为他在强迫孟瑶。


    但孟瑶听懂了,她眯起眼:“闵大人并非强人所难之人,您是想与我做交易吗?”


    闵翔宇点了点头,他没有否认。


    这一刻,他也更钦佩孟瑶的聪明和敏锐:“郡主果然非同常人。”


    “大人不妨直说。”


    “我想要郡主一句承诺:今生今世,绝不与沪江闵氏为敌!”


    闵家出自沪江闵氏。


    孟瑶眉毛微抬,她有些惊讶。


    站在她面前的,是即将拜入内阁的大理寺卿。


    而她,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空有郡主之名的闺阁女子。


    闵大人——是不是太慎重了?


    况且……


    前世,虽然闵晤的退婚,让她彻底失去依靠,受尽了磋磨。


    但闵大人,却在宋家被污蔑通敌卖国时站了出来。


    让宋岫白免于腰斩。


    只为这一点,她重生归来,也只是想着与闵晤退婚。


    从始至终没有要与闵家为敌的念头。


    这个承诺,于她而言并不难:


    “好,我答应大人。”


    ……


    孟瑶终于拿到了庚帖。


    跨出闵府的门槛,一身红衣像一团自由的火。


    闵晤看着她的背影,眼中火焰渐渐熄灭。


    他不解的看向父亲。


    而许氏也是眼泪汪汪,同样不解:“你怎么就答应了呢?”


    闵翔宇没有回应,转身进了屋。


    房中燃着香,云烟袅袅。


    闵翔宇淡淡的饮了口茶,又给夫人许氏斟了一盏:“与常宁郡主的婚事,就此作罢,并非坏事。”


    “可你先前,不是还让允台努力争取,挽回瑶儿的心吗?”


    “他成功了吗?”闵翔宇看着杯中清茶,反问。


    许氏不甘:“若不是那孟柔诡计多端,从中作梗的话……”


    “与孟柔无关。”闵翔宇打断了她,“郡主并非允台可以驾驭之人。”


    “可是冬日宴上,她闹得那么难堪,就不怕自己名声尽毁吗?”


    “她不怕。”闵翔宇沉声道,“因为她志不在后宅!郡主回京前,朝中关于她领兵杀入魏国的争议沸然,陛下对此一直未有结论,直到她入宫觐见。之后,陛下不仅允了她自己挑选私兵,更是在今日大朝会后,驳回了所有弹劾她冒名出征的奏折……”


    他看着许氏:“她这般手段,怎会处理不好后宅之事?她知道徐徐图之不会有损她的名声,但她根本不需要。什么贤良淑德,什么清雅无争,她志不在此,之所以选择快准狠的揭穿孟柔,不过是她不想浪费时间罢了。这样的人,允台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许氏心头一酸,眼泪又涌了出来:“怪我,这些年……没有替宋妹妹照看好她。”


    闵翔宇未置可否。


    良久后,他看着许氏眼角未干的泪痕,叹了口气:“我准备把允台送回老宅。”


    “什么?!”许氏震惊。


    老宅是沪江闵氏的族产,位于东南,离京城有千里之遥。


    “我不同意!”许氏双眼通红,“允台从小在你我身边长大,从未去过那么远的地方,且老宅规矩众多,他又怎能习惯?”


    “你教不了他。”闵翔宇的语调波澜不惊,他知道爱妻听完会刺心,但还是如实相告,“你生性温婉,心思良善不喜决断,这对女子而言本是好事,可你乃是当家主母,遇事优柔寡断不仅管不好府宅,也教不好孩子。“


    “你怎能这么说我?”果然,许氏涨红了脸。


    “允台的婚事就是最好证明。你一面不想辜负宋氏所托,一面又觉得孟瑶在边关五年,名声有损。一面想护着她,一面又觉得她不堪为允台正妻。”他看着许氏,“允台与孟家二小姐如此纠缠不清,你作为母亲难道没有丝毫觉察吗?”


    许氏沉默了。


    见爱妻双眼泛红,闵翔宇叹了口气:“过去之事,我亦有责任,我一心在仕途挣扎,却忽略了你们母子。只是,你我可以互相扶持,相互依托,可允台呢?他如今已经十七,若再不严格教养,若真的养成心慈手软,不辨是非的性子,如何能堪大用?”


    “眼下失去一门亲事并不要紧,若是害了他的一生,才是毁之不及。”


    “老宅虽然严苛,但最能磨人性子,送他回去过个两三年,等到三年后及冠,兴许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三日后,有商船去往东海,我会安排允台同行,返回老宅。”


    这是他的决定。


    许氏不再挣扎,只是声音抑制不住的颤抖:“那他还能回来吗?”


    “若他还配做我闵翔宇之子,就一定能。”


    他看着许氏难过的样子,握住她的手:“此事是我的决定,与郡主无关,日后见到她,你千万莫要心生怨怼。”


    许氏气的甩开他:“在你心中,我真成了那等不分是非之人?!我……我的确在允台一事上有些私心,但瑶儿那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怎么会怨她?我……我只怨我自己!没有护好她,我对不起宋妹妹……”


    许氏掩面而泣。


    闵翔宇将她揽进怀中:“是我之过,过去应酬太多,忽略了你……允台走后,府中只剩你我二人,我会多多回来陪你。”


    ……


    不过一日功夫,冬日宴上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皇长子果然是傻的。


    几个贵女就能把他耍得团团转,行为举止连三岁幼童都不如。


    当年那个让人惊艳,为了楚国安宁,毅然赴魏做质子的皇长子,落得如今下场,真令人唏嘘。


    刚受封赏的常宁郡主粗俗不堪。


    不顾姐妹情谊,当众抓着亲妹妹的短处不放。


    这样的女子,在楚国还是独一份,真让人震惊!


    安定坊孟府,也成了全京最热闹的谈资。


    外界的议论,孟瑶并不在意,她正忙着筛选自己的百人卫队。


    皇帝既然同意让她自己挑选,那自然越快越好。


    比起京中那些虚妄的流言,躲在暗处的冷箭,才是她真正要对付的。


    既然有人要她死,那就别怪她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