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特殊予你的女孩

作品:《高考前无限重置,我肝成全能学神

    方力溯把前两次的数据和模型,记在了脑海里,


    然后带进新的循环。


    这一回,他把强还原焰的起始温度略微提高,


    再延长还原时间,试图激发更多金属氧化物显色,


    出窑时,盏内果然出现了变化,


    原本的蓝紫色旁,多了点绿色与金色的丝缕,


    虽然色彩丰富了些,但几种颜色彼此孤立,


    生硬的交界像是强行拼凑在一起,一点也不协调...


    ...


    为了解决颜色融合的问题,方力溯又花了三天三天调整,


    最终这些色彩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片状的色斑,


    然而整体效果却变得浑浊,完全没有清亮通透的感觉...


    ...


    ...


    时间在一次次“期待-失败-总结-改良”的循环中,悄然流逝,


    一转眼已经过去半个月。


    方力溯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


    常常对着失败品,沉思到重置的前一刻。


    他慢慢能体会到,外公的那种害怕糟蹋心血的感觉,


    这不仅仅是精心准备两个月的成本,


    更是每次期待落空时,那种说不出的疲惫。


    但方力溯的脑海里,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只有窑火的温度曲线、还原气氛的浓度、釉料成分的相互作用...


    这些无数变量在运转。


    那个理论上最优解的轮廓,


    就在这无数次枯燥的试错,还有严谨的推演中,


    被他一点点勾勒得清晰起来...


    ...


    当袁山南又一次将素坯送进窑膛,


    方力溯全程把控着数据,


    直至凌晨四点,窑温降了下来。


    袁山南和方力溯对视了一眼,缓缓推开了窑门,


    小心翼翼地将那只茶盏取了出来...


    在灯光下,根本不需要特地找角度,


    七彩光晕均匀饱满地流转着,光泽温润深邃,


    简直完美无瑕...


    ...


    袁山南曾想过无数次,成功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此刻却只是默默捧着茶盏,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过了好一会,他才声音沙哑地开口说道:


    “小溯,我们做到了...


    这釉色,这宝光,没得挑了!是件真正的宝贝!


    老祖宗说的‘曜变’,也就这样了!”


    【你第一次做出完美七彩曜变盏,奖励:重置次数+66,智力增益胶囊+1】


    ...


    方力溯淡淡一笑,


    每一次全力以赴都不会被辜负,这次也不例外,


    这份通过自身努力,验证出真理的踏实感,


    远比任何奖励都来得珍贵。


    袁山南激动地抬起头望向天空,声音带着颤抖:


    “我烧了上百窑,琢磨了一辈子都没搞明白的东西...


    今天,被咱们外孙给弄懂了!”


    春饼也被这气氛感染,上前好奇地打量。


    袁山南将茶盏轻轻放在软布上,


    像对待稀世珍宝般细细端详,


    看了好一会,眼中的兴奋渐渐沉淀,目光变得悠远而复杂。


    “小溯,在你眼里,你外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袁山南忽然问道。


    方力溯认真回想了一下,说道:


    “外婆她...总是很温柔,


    喜欢在院子里晒太阳,做些缝缝补补的活儿,


    笑起来眼睛弯弯的。”


    “对...她就是那样的,”


    这一刻,袁山南扫过院子,双眼仿佛穿越了时光:


    “她会坐在葡萄架下纳鞋底,


    会端着那个我随手捏的,歪把子的粗陶碗,喝我给她泡的野茶,


    就算那碗不小心磕碰出个小口子,她也不埋怨,


    反而笑着说用起来更顺手...”


    ...


    转而,袁山南的把目光放回茶盏上:


    “可再看我们烧出来的这件宝贝...


    它...太完美了,完美得像天上的月亮,


    好看,却冰凉。


    它的每一条光晕都规规矩矩,


    每一个色彩,都待在各自的位置上,


    没有一点意外,也没有一丝烟火气。”


    袁山南笑了笑,接着道:


    “我甚至能想象出,你外婆要是看到这样的茶盏...


    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收在柜子深处,


    或者放在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欣赏,


    绝不会把它当作每天喝茶的伙伴。”


    听着听着,方力溯也不禁若有所思...


    袁山南沉吟片刻,轻抚着茶盏说道:


    “不可否认,这是件技艺的巅峰,


    也是无数匠人,穷极一生都难以达到的境界,


    可等做出来以后,我忽然感觉...


    它似乎,并不是我和你外婆想要的那个归宿...”


    ...


    听到这,方力溯心里一阵触动,


    似乎很快就理解了这种感受。


    他和外公用极致的技术,精密的参数,一起烧制的杰作,


    虽然瑰丽夺目,


    却少了能触动人心的“温度”。


    外公外婆想要的不是一件艺术品,


    而是一个温馨的,能安放两个灵魂的“家”。


    ...


    ...


    带着新的领悟,方力溯开始了新的尝试,


    可做出来的全是完美陶艺,


    他忽然意识到,


    现在的困境,和突破弹钢琴前一模一样。


    于是,


    他不再追求技术参数的极致转化,


    转而试图在作品中,注入一丝“不完美”的生机。


    可这事没有标准答案,


    他尝试微调釉料配方,让色彩略显朦胧,


    又尝试控制窑变,刻意让光晕不那么规整,


    但得到的要么是浑浊度釉面,要么是尽失的光彩。


    可校准数据后,得到的就又是精致无瑕的作品,


    技术层面无可挑剔,连袁山南都忍不住赞叹,


    可终究还是少了点什么...


    ...


    又一次深夜,


    方力溯琢磨得毫无睡意,靠在躺椅上把玩茶盏。


    回想起当时,


    他能精准地弹奏钢琴上的每一个音符,


    却不能弹出触动人心的旋律,


    现在的他没有胶囊副作用的限制,情感充沛,


    却依然无法将这份情感,灌注到手中的泥土与火焰之中。


    方力溯上前,把春饼摇醒:


    “喂春饼,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做?”


    熟睡的春饼吓了一跳,三两步跑上了葡萄架,


    而后举起爪子,冲着半夜扰民的方力溯一顿投诉:


    “(=`ω′=)?喵喵喵!!!”


    ...


    方力溯盘起双手,纳闷道:


    “你说同样都是猫,人家‘凤梨酥’那么粘人,


    你...”


    说到这,他忽然想到了什么...


    ...


    ...


    新的一晚,


    姜柠柠从梁夕的奶奶家出来,


    这时,一位穿着运动服的帅气少年,偶然路过。


    “方力溯?”姜柠柠惊讶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