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告别工友

作品:《潮汕三姐妹

    “好了。”


    不过两分多钟,


    林秀珠直起身,


    把公文包递回去。


    顶针在她掌心蹭出个红印,


    额角也沁了层薄汗。


    马家威接过包,


    手指在补过的地方摩挲。


    触感平滑得很,


    那道扎人的裂口不见了,


    深棕色的线和小牛皮的颜色几乎融为一体,


    那个祥云回纹绣的极巧,


    倒让旧包添了点说不出的精致。


    他心里咯噔一下,


    忽然觉得刚才那句“香港货、纯手工”说得有点底气不足。


    这手艺,


    怕是比香港那些名牌修包铺的师傅还细。


    “你……”


    他想骂句“花里胡哨”,


    话到嘴边却变成了,


    “补得……还行。”


    林秀珠弯了弯眼,


    把铁盒收进包里:


    “多谢威哥肯信我。等下我就收拾东西走人。”


    威哥不再说话,


    看了她一眼,


    有点同情,


    但是不多。


    他堂哥马家璋选的这个地方,


    刚好挨着南头检查站,


    自从他接管这里以后,


    每天都有想闯关进来的盲流,


    好几次还发生过激烈的打斗。


    在他的眼里,


    林秀珠算是漂亮的。


    但是有什么用,


    能当饭吃吗?


    他见过太多漂亮的女孩,


    最后不是去了发廊洗头,


    就是去夜场陪酒,


    要不就是早早找个人嫁了,


    浑浑噩噩过日子罢了。


    没多少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干活的。


    漂亮女人,


    来钱太容易,


    反而是一种坏处。


    不过,


    眼前这个小姑娘,


    漂亮又有手艺,


    胆子也不小,


    反而让他高看了一分。


    不过也就一分而已,


    以后能不能混好,


    就看她个人的造化了。


    马家威走后,


    工地的空气仿佛松快了些,


    林秀珠又帮忙补了不少工友的衣。


    黄昏将至,


    工友们也陆陆续续散去。


    上班的上班,


    回宿舍的回宿舍。


    林秀珠低着头开始收拾水泥台的东西,


    还有搪瓷盆里的十几块钱。


    这是她在深圳赚的第一笔钱,


    虽然不算多,


    但是也不算少了。


    而且这让她很有成就感,


    也让她在深圳活下去有了信心。


    奶奶林志英曾对她说过:


    “人可以没有高学历,但是不能不学习。”


    “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不怕会被饿死。”


    林秀珠现在就很有信心,


    相信自己能靠一技之长扎根在深圳。


    没过多久,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又从棚外响起。


    刚散去的工友们又围上来,


    一边七嘴八舌地说着,


    一边往林秀珠的怀里塞着东西,


    有半袋炒花生,


    几根红薯,


    还有几个煮鸡蛋,


    两个硬面馒头,


    甚至有人摸出皱巴巴的一毛两毛,


    往她的搪瓷盆里丢。


    “细妹,莫怕,出去了总能找到活路。”


    “东门那边我熟,要是实在没处去,我给你指个摆摊的好角落。”


    “这是我婆娘给我缝的护身符,你带着,保平安。”


    林秀珠看着眼前一张张黝黑粗糙却写满真诚的脸,


    鼻子一酸,


    眼泪差点掉下来。


    她把大家给的东西一一收好:


    “多谢大家,”


    她深深鞠了一躬,


    声音带着哽咽,


    “这份情,我林秀珠记着,以后一定还。”


    陈伯蹲在一旁,


    默默地帮她把染布和针线包重新塞进红蓝白胶袋,


    又从怀里掏出那个油腻的工牌,


    塞到她手里:


    “拿着,万一……万一遇到难处,去附近工地问问,或许有同乡认得我这牌。”林秀珠攥紧那块冰凉的金属牌,


    指尖都泛了白。


    胖大婶阿兰红着眼圈,


    从食堂后厨端来一大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上面还卧着两个金黄的荷包蛋:


    “快吃,吃饱了有力气赶路。”


    她往林秀珠兜里塞了把大白兔奶糖,


    “路上嘴馋了就含一颗,甜丝丝的,心里也舒坦。”


    林秀珠捧着那碗滚烫的面,


    热气模糊了视线。


    她三两口扒完,


    把碗还给阿兰时,


    碗底压着五块钱


    是她刚才给的“修补费”。


    “阿婶,这钱……”


    “拿着!”


    阿兰眼睛一瞪,


    嗓门又大了起来,


    声音却带着点颤音:


    “出去了哪不要钱?”


    “难不成要像昨天那样饿肚子?”


    “还是又打算用你的哪块布去换人家的馒头?”


    日头渐渐偏西,


    工地的影子被拉得老长。


    林秀珠背着胶袋,


    手里拎着工友们凑的零碎物件,


    站在工地门口,


    回头望了一眼这片尘土飞扬的地方。


    这里有争吵,


    有艰辛,


    却也有她来深圳后第一份沉甸甸的善意。


    陈伯和几个相熟的工友送她到路口,


    反复叮嘱着:


    “东门人多眼杂,保管好自己的布和钱。”


    “遇到查证件的,就说去投奔亲戚,机灵点。”


    “实在不行,就回来找我们,总有口饭吃。”


    林秀珠一一应着,


    转身踏上了通往大马路的土路。


    走了几步,


    她又回头,


    对着那几个还站在原地的身影挥了挥手,


    直到他们被扬起的尘土渐渐遮住。


    南头关铁皮栏杆刚从中间分开一道缝,


    柏油路上就蒸腾起混着尾气的热浪。


    栅栏外的空地像块吸饱了油的抹布,


    停着二十几辆看不出原色的轿车。


    有的前灯蒙着层灰黄的蛛网,


    有的后窗贴着褪色的“香港制造”贴纸,


    最破的那辆绿皮吉普,


    车门把手早没了,


    用根红绳拴着晃悠。


    穿得确良衬衫的司机们蹲在车屁股后头,


    裤脚沾着泥点,


    手里的红双喜烟燃到了滤嘴还舍不得丢。


    见有人背着蛇皮袋往关口挪,立


    马弹起来围上去,


    广东话混着湖南腔撞在一块儿:


    “华强北?十五块走不走?”


    “罗湖东门去不去?二十就走!”


    “我这车能捎四个人,拼满就走!”


    有个穿凉鞋的汉子更急,


    直接拽住过客的帆布包带,


    “给十块就行,我绕小路快得很,不用等检查!”


    太阳把路面晒得发软,


    车引擎盖烫得能煎蛋。


    一辆半旧的丰田皇冠突然“咔嗒”响了声,


    司机慌忙拉开引擎盖,


    黑烟裹着机油味涌出来,


    呛的旁边几个等活儿的人直咳嗽。


    穿蓝工装的副驾探出头骂了句脏话,


    把半截矿泉水浇进水箱,


    蒸腾的白雾里,


    他胸前的“蛇口工业区”厂徽闪了闪。


    栏杆那头突然传来铁皮摩擦的尖响,


    穿绿制服的哨兵换岗了。


    蹲在墙根的司机们像被针扎了似的直起身,


    有个戴草帽的飞快从车座底下摸出个皱巴巴的红本塞给乘客:


    “等下问就说是我亲戚,刚给你做的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