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抉择

作品:《29岁白衬衫,大佬说我前途无量

    离开程光辉的家中,张鸣没有返回家中,而是搭乘最后一班晚班的飞机飞回了明珠市。


    一路上,张鸣开始反思,自己之前是不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好。


    在人际关系这一块,未来是不是要加强一些?


    就比如说刚刚的这件事,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认识程光辉,而程光辉又愿意尝试帮他这个忙,以他一个副部级官员想要左右一个副部级国企董事长的人选,几乎是不可能的。


    随着飞机落地,张鸣暗自苦笑摇头。


    算了,自己也不是那种愿意去跑动关系的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


    翌日。


    当看到张鸣竟然回到了市委,想了一夜也没有做出最终决定的市委秘书长于右不由有些惊异。


    这是什么情况?


    昨天下午这位才去帝都,怎么今天就又回来了?


    事情不顺利?可那也不对啊,如果事情不顺利的话,按照这位书记的性格,一定会叫自己过去,和自己说个清楚。


    那就是事情太顺利了,可这让他真的有些不自信了。


    其实昨天于右没有直接答应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实在也不太相信这个未来新国企的董事长能够落在自己的头上。


    正厅升副部,为了这样的名额,往往竞争者都是极多,而且各自都要使出不少手段和人脉的。


    毕竟这一步确实太过关键,晋升副部级,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高级官员了。


    原本于右还在考虑,如果张鸣没有将这件事办成,而自己又早早表态愿意升迁,这位书记会不会更加不愿意让自己留在市委给他服务。


    毕竟这种有异心的下属,是个领导就不会喜欢的。


    但是现在于右觉得自己可以赌一赌,赌自己这位领导确实神通广大。


    赌这种大事这位书记去帝都一趟,短短一个晚上就把这件事办成了。


    站在自己办公室的落地镜前,于右整理了下自己的领带,随后敲响了张鸣办公室的门。


    正在批复日常文件的张鸣看到来人是于右,直接招了招手,示意于右进来说话。


    “于秘书长,有什么事么?”


    看着张鸣,于右咬咬牙。


    “张书记,我想好了,如果我去掌控鲁班计划,能给您未来对明珠市的规划带来帮助和便利,我愿意离开市委,前去新的企业任职。”


    见于右想通了,张鸣放下手中的笔,满意的点点头。


    “好,这件事我会和中组部的人说。”


    “昨天我去了一趟国资委,鲁班计划已经批复下来了。”


    “国资委总投资700亿,占股70%,我们明珠市占股30%。”


    “但是董事长这一块,国资委愿意参考我们明珠市委的想法,由我们去推荐。”


    “你的资料我会最快转移给中组部,你最近几天可以准备准备了。”


    “第一,要更加深度的去了解部分需要收购的工厂的情况。”


    “我之所以要做全产业链,要恢复重工业基地昔日荣光,为的不是单纯的政绩。”


    “我为的是让其能够拥有市场竞争力,能够多招些工人,以国企的形式,为更多人去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


    “第二,要给我推荐一位适合接任你秘书长职位的人,要身家背景干净,要踏实肯干,还需要能够最快速度接手你之前负责的所有工作。”


    “明珠市已经踏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了,在这其中,我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培养一个新人。”


    听到张鸣的两个要求,于右点点头。


    “张书记,我这就去办这两件事。”


    “不过张书记,不是我跟你在这叫苦,但是收购旧厂这件事,难度可能真的非常大。”


    “这件事大概会像贺仁书记前些天改制租出车公司一样,因为要尊重几乎所有工人的意见,而把时间拖得很长。”


    “其实这些天我也有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些相关工厂,他们现在最值钱的,其实就是那一块地皮,而那地皮还是通过一些协议,政府免费借给他们使用的,而不是他们买下来的。”


    “也就是说,大部分工厂其实都在破产的边缘,因为没有新项目,因为产能和产品质量的落后,已经到了被淘汰的边缘。”


    “我个人的想法是只救工人,不救工厂。”


    “我们选择一个更好的区域,像明珠市物流中心那般专门规划出一块区域来,集中建厂,然后大规模招工。”


    “在招工的过程中,去放宽年龄问题,去多招收一些被淘汰的工厂中,愿意换个新环境的工人。”


    “让那些老旧的工厂,被自然淘汰掉,张书记,与其去翻新老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还不如让其随着时代而淘汰,只保住工人,将明珠市曾经免费借用给这些国营厂、市营厂的土地给收回来。”


    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笔,张鸣思索着于右刚刚提出的想法。


    他发现于右这个市委秘书长还真不是白当了,工作态度也比自己想象的更好。


    这件事显然于右也是更加深入的去做过工作的。


    抛弃老厂,停止输血,只救工人不救工厂么?


    这倒也是个不错的办法,而且这样做的优点也很明确,不需要去过多扯皮,未来的厂区能够更集群化。


    但缺点也同样有,那就是人。


    上百家各种各样的工厂,全部要从上到下重新进行招工。


    各工厂、各工种的辛苦程度肯定会是不同的,各厂的效益也会不同。


    这会导致部分更偏向于需要,而非是市场的制造工厂效益更低,如果按照绩效工资的话,肯定不如那些效益更好的工厂那般容易招人。


    工厂的领导同样如此,所有人肯定都愿意去更好的厂任职,这样前途才更加光明。


    还有就是新鲜血液的问题。


    之所以启动盘古计划、启动鲁班计划,张鸣就是想要让更多明珠市以及北方的年轻人能够在未来选择留在北方工作。


    那就要拿出最为重要的东西,钱。


    只有开出足够的和南方相匹配的薪酬,一些年轻人毕业后才可能更加偏向回到明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