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黎朝,亡了

作品:《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呼作南进,实为逃命


    东京城以南十里官道上,一支近两千人的队伍正仓皇而行。


    车轮碾过土路,发出滚滚闷响,马蹄急促,踢起的烟尘,久久不散。


    黎维袷坐在一顶敞篷步舆上,颠簸得他五脏六腑都错了位。


    他忍不住回头望向京城的方向。


    然而目之所及,葱郁连绵的林木已彻底遮蔽了那座他刚刚逃离的都城。


    他侧耳倾听,但身后除了自己这支队伍的嘈杂,并无半点枪炮声传来。


    “看来,那些该死的北方蛮子还没追上……”


    黎维袷紧绷的神经稍稍一松,长长地舒了口气,只觉得黏在背上的丝绸朝服又湿热了几分。


    他这边是松了口气,可走在队伍最前方,负责护卫的禁军指挥使阮忠,此刻却心头警铃大作。


    他猛地一拽缰绳,胯下战马受惊,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


    他的目光扫过官道两旁那深邃的丛林。


    太安静了。


    安静得令人窒息。


    安南的丛林,素来是虫鸣鸟叫,猿啼兽吼,喧闹不休。


    可此刻,他们这支近两千人的队伍行军至此,竟连一只飞鸟都没有惊起,仿佛整个丛林都变成了一座寂静的坟场。


    这绝不正常!


    阮忠转过头,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他沉声向身旁的副官问道:


    “斥候可有消息回报?”


    副官脸色也是随之一变:


    “禀大人,派出去的三组斥候,至今……并无一人返回。”


    阮忠瞳孔猛地一缩!


    他亲自定下的规矩,斥候四人一组,无论是否遭遇敌情,每隔半个时辰,必须派一人返回汇报,以防被敌人一锅端,而主力大军却成了聋子瞎子,毫无察觉。


    算算时间,最早出发的那一批斥候,早已过了半个时辰!


    阮忠额头逐渐沁出冷汗,他最后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前方道路,不再有丝毫犹豫,猛地抽出腰间那支锃亮的燧发短铳,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


    “全军戒备!“


    黎维袷的皇室禁军,在整个黎朝一众酒囊饭袋的军队中,绝对算得上是鹤立鸡群的异类。


    当边境的守军将领们还在为手底下的“两脚牲口”分不清左右发愁时,这支禁军已经能够有条不紊地操演完整的三段射击。


    随着指挥使一声令下,训练有素的士兵们瞬间行动起来,外围的士兵齐刷刷地举起米尼步枪,紧张地对准了两侧的丛林。


    内圈的士兵则迅速将那些惊慌失措的官员、家眷护在中央。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是吓坏了不少养尊处优的王公贵族。


    他们茫然地看着周围杀气腾腾的士兵,连大气都不敢喘。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预想中的喊杀声并未响起。


    除了林间偶尔吹过的风声,一切如常。


    阮忠的警告,似乎只是虚惊一场。


    被吓得一头趴在步舆上的黎维袷,此刻也觉得颜面尽失,一股怒火涌上心头。


    他慢吞吞地重新坐直身子,整理了一下歪斜的王冠,对身旁的内臣不耐烦地招呼道:


    “去!把那阮忠给朕叫过来!如此惊扰圣驾,倘若只是他疑神疑鬼……”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突兀地炸裂开来。


    黎维袷话还没说完,便看着他身旁那名内臣的脑袋猛地爆开。


    温热粘稠的液体,溅了他满头满脸。


    不等他反应过来,周边丛林中,密集的枪声如同爆豆般响起!火光在昏暗的林间疯狂闪烁。


    “啊——!”


    几名抬着步舆的轿夫胸口炸开血花,惨叫着歪倒在地。步舆失去平衡,黎维袷尖叫着从上面一头栽了下去,摔了个嘴啃泥。


    等他灰头土脸地抬起头时,只见原本沉寂的树丛中,正不断喷薄出枪火。


    子弹带着尖啸,撕裂空气,将他身边的护卫成片地扫倒。


    首轮突袭,黎军便躺下了超过百人。


    但这支禁军终究不愧为精锐。短暂的混乱之后,在军官们嘶哑的咆哮声中,余下的士兵迅速以车辆和尸体为掩护,组成数个简陋的阵列,开始朝着两侧还击。


    “开火!还击!”


    “砰!砰!砰!”


    米尼步枪的射击声清脆有力,硝烟瞬间弥漫了整条官道。


    但,也仅限于此了。


    米尼步枪优势在于射程远,而官道两旁丛林的距离最远也不过百十来米,当黎军才刚刚开始反击之时,大地已经开始震荡。


    下一刻,无数披甲骑兵从林中呼啸而出!


    近两千名骑兵!


    近距离之下,步兵方阵面对骑兵的集团冲锋,本就是九死一生。更何况,此刻的黎军阵型早已在火枪的攒射下残破不堪。


    护卫队仅仅打出两轮骑射,清军骑兵便已撞入人群。


    马刀挥舞,血柱冲天。


    短短不过两刻钟的时间,官道上的抵抗便被彻底碾碎,千余名黎朝禁军被屠戮一空。


    “哼,打不过明军,还打不过你们这群南蛮子?”


    马背上,卢宗耀不屑地甩掉刀尖上的血珠,眼神轻蔑地扫过这片修罗场。


    这时,一名亲兵策马奔来,沉声禀报道:“将军大人,我们抓到了那黎朝国王,黎维袷。”


    卢宗耀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厉色,他收刀入鞘,语气冰冷:


    “带过来!”


    当黎维袷被两名清兵像拖死狗一样拖到卢宗耀马前时,早已披头散发,满脸血污,哪里还有半分一国之君的模样。


    他惊慌打量着四周那些煞神般的清兵,当看到马背上卢宗耀那一身鲜艳的八旗高级军官甲胄时,求生的本能让他想也不想,当即便五体投地,趴在了地上。


    “小……小王……小王黎维袷,见过天朝上将军!”


    听着黎维袷这谄媚至极的称呼,卢宗耀的脸色有些难崩。


    天朝上将军?


    他娘的,老子们都让明军撵成了丧家之犬,国都祖地都丢了,还天朝上将军?


    他有理由相信,眼前这个黎维袷是在用最卑微的姿态,说着最恶毒的嘲讽。


    “砍了吧!”


    他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


    “啊?”


    黎维袷猛地抬起头,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完全没料到,对方见到自己后,连半句废话都没有,便要取自己性命。


    这么果断的吗?


    既如此,还费事见自己干嘛?


    “上将军饶命!上将军饶命啊!”


    他当即涕泪横流,疯狂叩首哀嚎。


    “小王对大清,对天朝,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卢宗耀不屑一笑。


    放在以前,自然不会如此。


    他们虽为蛮夷,但入了关,夺了中原王权,顶上了天朝上国的名头,行事就得讲究个师出有名,得有中原王朝的气度和肚量。


    出兵讨伐他国,屠其百姓,杀其国主,这等大事总得有个由头,再不济也得安个“不服王化,悖逆天恩”的罪名。


    可如今,大清眼瞅着就要亡了,中原大地也被明军夺了回去,他们这群人,又重新变回了关外的边境蛮族。


    都成蛮夷了,杀人屠城还需要理由?


    天经地义!


    更何况,他本就意图占据这安南之地,自立为王。


    黎维袷,乃至整个黎朝皇室,都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断然不能留一个活口!


    黎维袷还想再说些什么,但一柄冰冷的长刀已从他后心透体而出,刀尖带着淋漓的鲜血,截断了他所有未出口的话语。


    他难以置信地低下头,看着自己胸前冒出的刀尖,紧接着,夹杂着大量内脏碎块和泡沫的鲜血,从他嘴里止不住地狂涌而出。


    弥留之际,黎维袷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艰难地抬起头,满是怨毒与不甘的眼神死死盯着卢宗耀。


    “狗……狗鞑子……朕……朕在下面……等着你们!明军……终有一日……会杀光……你们!”


    话音未落,黎维袷的身子猛地一歪,重重倒在地上,彻底没了气息。


    他死前的一番话,无疑是狠狠挑动了卢宗耀最敏感的神经。


    明军!


    这柄高悬在他们所有人头顶的铡刀,是他们最不愿提及,也最无法摆脱的梦魇。


    肉眼可见的,卢宗耀的面色阴沉了下来。


    “大人,这些人……要如何处置?”


    这时,卢宗耀身旁的一名军官,用马鞭指了指官道上那些缩成一团,正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们的黎朝皇室宗亲、文武官员及其家眷。


    “一个不留!”卢宗耀的语气阴冷至极。


    “喳!”


    军官领命,冲着周围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清军士兵们,狞笑着挥了挥手。


    “饶命啊!”


    “不!求求你们,放过我们!”


    缩在一起的黎朝权贵们哪里还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不少人当即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求饶。


    可求饶有用吗?


    如果有用,清军也不会制造出那一个又一个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


    屠刀高高举起,又重重落下。


    痛哭求饶很快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哀嚎与惨叫。


    被清军死死围在官道上的数百名黎朝权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在绝望与恐惧中,被肆意地砍杀、凌虐。


    不到一刻钟,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官道上,只余下一地的残肢断臂,和那些正用尸体的衣物,慢条斯理擦拭着刀身血迹的清军士兵。


    卢宗耀拉了拉战马的缰绳,环视着这片杰作,语气阴鸷如枭: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开拔,进驻东京!”


    “从今日起,这黎朝,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