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来多少杀多少

作品:《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img src="/novel-pic-r/30d1935644da25bb0c5e2f6a5f3b1a9c~tplv-noop.jpeg?lk3s=8d963091&x-expires=1849578870&x-signature=QiWxpC6mhCPhcHllsnNW7pNgQUc%3D" img-width="1391" img-height="781" alt="" media-idx="1"/>


    天地丸号幕府末期的照片


    对于大明悍然占据萨摩藩,并将其作为桥头堡,步步蚕食九州岛的行为。远在江户的德川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在得到确切消息的那一刻,几乎是出离了愤怒。


    他那张常年沉溺酒色而显得浮肿的脸庞,因怒火而涨得通红,额角的青筋如同蚯蚓般突突直跳。


    千百年来,从来都是他们倭国入侵他国,何曾有过被外人打上本土的先例!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对他德川幕府,对他这位幕府将军赤裸裸的侮辱!


    因此,在初步探明萨摩藩境内的明军主力不过千余人,其余皆是那些甘为明贼鹰犬的叛徒伪军之后,德川纲吉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发布了征讨令。


    他以幕府将军之名,号令各地大名,尤其是本州岛及周边的亲藩、谱代大名,务必尽起领内兵马,献钱献粮,随他一同南下,剿灭盘踞萨摩的明寇,荡平叛逆!


    当然,由于近期大明的名声越来越响也有人担心此举会触怒大明为倭国召来祸事。


    但德川纲吉完全不予理会。


    他得到的消息是明军此时正忙于同国内的蛮清鞑子作战,根本无暇他顾,更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萨摩藩而大动干戈。


    而且倭国自有神风庇护,明军即便派遣援兵前来,又能有多少?


    再退一步讲,就算明军真的来了援军,他倭国也还有千万国民。


    大不了来个千万国民千万玉碎!


    他就不信了,以千万之众,对抗区区明寇,还能不胜?


    ……


    江户码头,人山人海。


    海风吹过,各色旗指物猎猎作响。


    身着五颜六色、形制各异的具足的武士们,腰挎太刀与肋差,神情倨傲地呵斥着手下的足轻。


    数量最为庞大的足轻,大多只穿着简陋的胴丸,有些干脆就是一件厚棉布衣糊弄事儿。


    他们肩上扛着五花八门的长枪、弓箭,以及少数从荷兰人手中购得或是仿制的铁炮,正排着松松垮垮的队伍,挨个往码头的船上挤。


    这些人,便是由关东地区以及周边各大名凑出来的征讨军。


    德川幕府的命令,对于那些远在西国、北陆的外样大名,或许约束力已经大不如前,但在幕府的统治核心本州岛,尤其是关东一带,依旧是令出如山,无人敢于违逆。


    更何况,这些被征调而来,即将跟随德川纲吉南下“膺惩暴明”的倭国士兵们也乐意接这活儿。


    说来可笑,这帮即将上战场的家伙,脸上看不出半点对死亡的畏惧,反倒一个个咧着嘴傻笑,眼里冒着光,像是要去赶一场盛大的庙会。


    原因嘛,跟他们的东山天皇倒也大差不差。


    当兵打仗,能吃饱饭啊!


    眼下的倭国,虽说在幕府的号召下,已经开始大规模毁林造田,推广种稻,可毕竟刚起步,粮食产量还是个大问题。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一日两餐依旧是以荞麦、黑豆混合少量粗劣的糟米果腹。


    至于菜肴,无非是盐水浸泡的萝卜干,或是用少量酱料腌制的酱萝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吃的和他们的天皇还真就差不多。


    白米饭?


    那是贵族老爷才能享受的东西。


    很显然,这些即将出征的士兵中,真正的武士阶级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由贫苦农民临时招募而来的足轻。


    对他们来说,白米饭是逢年过节才能见着的稀罕玩意儿。可自从加入了征讨大军,他们顿顿都能吃上!而且还有鱼干和酱汤!


    更何况,打战还有机会获得战利品,万一运气好,抢到什么值钱的宝贝,这辈子不就翻身了?


    一身鲜艳南蛮胴具足的德川纲吉,在众家臣的簇拥下,站在码头的高台上,望着下方有序登船的士兵,感受着那股狂热的氛围,心中不免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近千艘战船布满港湾,三万多名“精锐”士兵排队登船,如此盛况让他甚至生出了关原大战也不过如此的想法。


    “哼!区区萨摩蛮夷,勾结蕞尔明寇,也敢螳臂当车!“


    “在本将军的百万雄师面前,不过土鸡瓦狗,随手便可覆灭之!”


    自信心爆棚到极点的德川纲吉,发出一声充满不屑的冷哼,随即在一众家臣将领的前呼后拥之下向着他那艘最为气派的御座船——天地丸号走去。


    这艘天地丸号是在安宅丸号报废后整个倭国水军最大的战船了。


    她长34米,宽7.6米,配备76枝橹,最高速度6.8节。


    与周围那些船身大多只涂抹了桐油,看着灰扑扑的关船、安宅船不同,天地丸号的涂装堪称奢华。


    其周身船体被漆成了醒目的大红色,并在船舷、船首等关键部位镶以灿烂的金色包边作为装饰,上层甲板外侧则由绘有德川家家徽的蓝色羽越布整体覆盖。


    与周围的一众小弟相比,天地丸号那风骚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绝对是港口里最亮的仔。


    “铛铛铛……”


    就在德川纲吉一只脚即将踏上天地丸号的舷梯之时,远处的山间炮台方向突然传来了连续的警戒钟声。


    “嗯?纳尼?怎么回事?”


    德川纲吉一脸疑惑。


    自从当年倭国从荷兰红毛人手里买来了几门“国崩”,自己又依样搞出来了一些国产大筒,然后便在江户湾沿岸修建了这些的岸防炮台。


    但自炮台建成之日,就从来没有真正派上过用场,那些负责示警的警戒铜钟,也从未被敲响过。甚至德川纲吉都忘了自己还有这些炮台。


    以至于当此刻听到这突兀而陌生的钟声时,不仅是他,就连码头上所有的倭国官兵,都有些发懵。


    码头上的喧嚣为之一滞,正在登船的倭国士兵也纷纷停下脚步,伸长了脖子,朝着钟声传来的方向以及更远的海面张望着。


    “船!海面上好多船!”


    终于有倭国士兵指着海面大声喊道。


    海面上有船,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但是,放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那就不正常了。


    为了让自己的“无敌水军”能够顺利出港,早些时候德川纲吉便已经下达了严令,今日江户湾内所有渔船、商船一律不得出海。


    所以,按照正常情况来讲,此刻的江户湾除了他即将出征的庞大舰队,不应该有任何其他船只的影子。


    难道是荷兰人的商船?


    “拿本将军的千里镜来!”德川纲吉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一个侍从赶紧躬身递上一支做工不错的单筒望远镜。


    德川纲吉一把抢过,举到眼前。


    然后,他的眉头就拧成了一个死疙瘩。


    “明旗!“


    “明军!……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望远镜的视野中,数十艘造型狰狞的巨舰,正以惊人的高速向江户湾逼近。


    每一艘巨舰桅杆顶端都飘扬着一面蓝白杠低衬,赤色旗面的金龙明旗!


    德川纲吉虽然没有同明军打过交道,也没有见过新大明的旗帜,但这不妨碍他一眼认出来。


    毕竟,从小学到大的汉字他认识啊!


    而且海面上悬挂大明旗帜的战舰黑压压一片,足足有数十艘之多。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的他要去偷袭萨摩藩吗?


    可现在明军战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难道是巧合?


    还是说……他的军事行动,早就泄露了?


    德川纲吉脑子里冒出一堆问号。


    对于他的这些疑问,大明锦衣卫倭国千户所,以及那些早已被收买、遍布倭国各地的“带路党”们或许会表示:


    这世上,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巧合。


    不过明军水师既然出现在了江户湾外,那么也就代表着他那“奇袭萨摩藩”计划,已经彻底泡了汤。


    但,德川纲吉丝毫不慌。


    明军水师竟然如此狂妄自大,主动来江户湾送死,倒也省了他不少麻烦,眼下只要将这支明军水师消灭掉,那么萨摩藩便已是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虽然从望远镜中看,那些明军水师的战船,每一艘的体积都显得异常庞大,远超他麾下最大的天地丸号,但其数量却只有区区几十艘。


    而他的舰队却拥有着近千艘大小战船,兵力更是数倍于敌!


    如此巨大的数量差距之下,他实在是想不到自己有任何战败的可能。


    “倭国的勇士们,愚蠢的明国人竟然敢主动前来求死!这是天照大神在庇佑我们。“


    “现在,所有人立刻登船!随本将军一同出击,碾死这些可笑的明国人!让他们尝尝我大倭国武士的厉害!”


    德川纲吉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刀,指向远方海面上的明军舰队,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


    “杀光明国人!”


    “板载!板载!”


    “为将军尽忠!天诛明寇!”


    德川纲吉振臂一呼,底下立刻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不少高声嚎叫的倭寇士兵甚至已经在脑海中畅想着等他们攻上那些巨大的明国战船后,要到哪里去寻找传说中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了。


    他们可听说,明国的将领个个富得流油,船上肯定装满了宝贝!


    “士气可用,此战必胜!”


    德川纲吉满意的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狰狞。


    与此同时,大明海军旗舰泰山号上,家文宣手持蔡司双筒望远镜,观察着江户码头上倭寇们那如同炸了锅般的混乱景象。


    “呵,看样子这些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家伙,还挺高兴。”


    “就是不知道,等会儿,还笑不笑的出来了。”


    他嘴角狞笑,随即沉声下令:


    “命令,各舰以中轴线扇面展开,保持战斗队形,自由炮击!各舰机关炮炮组注意,优先清除倭寇那些试图靠近的小舢板和突击船,绝对不能让他们靠近我主力舰三百米之内!”


    如果是在以前,双方舰船数量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胜负还真就不好说。


    但是如今,随着海军中装备了37毫米转管机关炮的军舰越来越多,以往能够对军舰造成严重威胁的自杀小船,现在就只能充当机关炮手们的移动标靶了。


    毫不夸张地说,以现在舰队的火力密度,这些倭寇的小船,来多少,死多少!


    连靠近的机会都不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