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他们是人,我汉人就不是人?

作品:《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衡州府城,知府衙门后堂。


    “博霁将军,这点微末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将军莫要推辞。”


    衡州知府东鸿哲脸上堆着谦卑的笑容,额角却渗着细密的汗珠。


    他轻轻一挥手,几名精壮家丁应声上前,将四个沉甸甸的木箱抬至堂中,“啪嗒”几声轻响,箱盖开启,码放整齐的银锭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博霁端坐太师椅上,眼皮微微一掀,目光在那晃眼的白银上掠过,瞳孔中闪过一抹亮色,旋即又立刻恢复了古井无波。


    他端起手边的茶盏,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沫。


    “东知府,你可知这贪墨库粮乃是掉脑袋的罪过?若是让皇上知晓,你这颗项上人头,怕是保不住了。”


    东鸿哲闻言,脸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抽搐了一下。他慌忙又是一挥手,又有四口一模一样的箱子被抬了上来,与先前的并排摆放,银光更盛。


    “博霁将军明鉴!”


    “这里共有十万两白银。下官府上,还有两位新从扬州采买来的瘦马,也一并献与将军,只求将军高抬贵手,关照一二。”


    东鸿哲躬身拜礼道。


    博霁这才缓缓放下茶盏,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斜视着东鸿哲,语气缓和了几分:


    “东知府倒是个识时务的人。既然你这般有诚意,本将军若再推辞,岂非显得不近人情?你且放宽心,本将军收了你的孝敬,这衡州府,便不会有人来寻你的晦气。”


    不过他这话才刚一说完,府衙之外,一阵嘈杂喧嚣之声便传了进来。


    博霁眉头猛地一蹙,脸上浮现不悦之色,冷声道:“何事喧哗?”


    一名亲兵匆匆入内禀报:


    “启禀将军,是……是江西绿营的兵卒在衙门口鼓噪,他们吵嚷着,要东知府即刻发放粮草!”


    博霁的脸色霎时阴沉下来。


    前一刻,他才夸下海口,保证无人会来寻晦气。


    下一瞬,这群不识抬举的绿营兵,就狠狠地在他脸上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心中的怒火“腾”地一下便窜了上来。


    “一群不知死活的狗奴才!”


    博霁低声咒骂一句,猛地站起身,袍袖一甩,径直向外走去。


    ……


    知府衙门高阔的朱漆大门外,此刻已是人头攒动。


    数百名江西绿营的兵卒将衙门口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大多面带菜色,但眼中却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让东鸿哲滚出来!凭什么克扣我等的粮饷!是不是库粮都被他这狗官贪墨了!”


    “弟兄们在前线卖命,到了地方连口饱饭都吃不上!还有没有天理了!”


    “我们要吃饭!不要再拿那些红薯糊弄人了!”


    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此起彼伏。若是往日,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如此冲击官府,直呼知府名讳。


    但今天,腹中的饥饿与连日来的不公待遇,早就将他们的理智与畏惧消磨殆尽。


    而且人多势众之下,胆气也壮了三分。


    “吱呀——”一声沉重的摩擦声响起,那扇紧闭的衙门大门缓缓打开。


    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


    然而,从门内走出的并非他们预想中的知府东鸿哲,而是身着八旗高级将领服饰,面色铁青的博霁。


    “都在嚷嚷什么?!”博霁眼神阴鸷,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声音冰冷刺骨,“聚众于此,莫非是想造反不成?!”


    “趁本将军尚未动怒,尔等速速散去!否则,格杀勿论,皆以叛逆论处!”


    博霁上来就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加上他身后那数十名按刀而立、杀气腾腾的八旗亲兵,确实让不少绿营兵心生寒意,人群中出现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但就在此时,一名面容黝黑、身材瘦削但眼神格外坚毅的绿营士兵越众而出,他挺直了胸膛,直面博霁,高声道:


    “将军!皇上有旨,命沿途州府供给大军粮草!可衡州知府东大人,却日日以红薯充数,我等自抵达衡州以来,半粒米都未曾见过!敢问将军,为何八旗的爷们能顿顿大鱼大肉,我等汉军便只能啃红薯?莫非在将军眼中,满人是人,我汉人便不是人?!”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


    满汉有别,待遇悬殊,这是所有人心知肚明,却又无人敢宣之于口的潜规则。


    可如今,这名小小的绿营兵,竟将这层血淋淋的窗户纸当众捅破!


    博霁的脸色瞬间黑如锅底。他死死盯着那名士兵,眼神凶狠得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大胆狗贼!”


    “竟敢在此妖言惑众,蛊惑军心!分明是明军派来的奸细!来人!给本将军将这逆贼,连同其一干同党,尽数拿下!”


    博霁猛地发出一声暴喝,身他后数十名八旗亲兵“唰”地一声齐齐拔出腰间佩刀,雪亮的刀锋在日光下闪烁着骇人的寒芒,直指手无寸铁的绿营兵卒。


    这一刻,所有绿营兵的脸色都变了。


    因衡州府集结兵力过多,为防生乱,大军早有军令,所有兵卒入城皆不准携带兵刃。


    此刻,他们面对明晃晃的钢刀,皆是赤手空拳!


    “操你奶奶的狗鞑子!真不把咱们汉军当人看!”


    人群中,不知是谁绝望地嘶吼了一声,这声咒骂,彻底点燃了火药桶。


    一名站在最前排的八旗兵,脸上凶光一闪,一刀劈向身前的一名绿营兵。


    “噗嗤!”


    一声闷响,伴随着鲜血的喷溅,那名绿营兵的头颅应声飞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凄厉的弧线。


    “咚。”


    头颅重重砸落在地,骨碌碌地滚出老远,最终停在了一个绿营士兵的脚下。


    这血腥的一幕,瞬间让所有绿营兵的眼睛都红了!


    “弟兄们!跟这群狗鞑子拼了!”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不知是谁带头,愤怒的绿营兵们彻底爆发了。


    他们怒吼着,咆哮着,抄起身边的石块、木棍,甚至赤手空拳,疯了一般,朝着那些八旗兵扑去!


    八旗亲卫虽持有兵刃,训练有素,但人数上毕竟处于劣势,只有区区数十人。


    而绿营兵虽然空手或仅有简陋“武器”,却有近两百之众,此刻又被逼入绝境,个个悍不畏死。


    双方瞬间搅杀在一处,场面极度混乱。


    拳脚到肉的闷响,骨骼断裂的脆响,兵刃入体的撕裂声。


    临死前的凄厉哀嚎,夹杂着愤怒到极致的嘶吼,充斥着整条街道。


    “反了!这些狗奴才真敢造反!”


    博霁也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血腥乱象惊得瞠目结舌。


    他原本只想抓几个领头的杀鸡儆猴,万万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一场兵变!


    “快!关上大门!快关门!”


    他面色煞白,连滚带爬地退回知府衙门内,随即招呼身边的亲兵紧闭大门,对街道上的惨烈厮杀置若罔闻。


    混乱的人群中,博霁并没有注意到,就在他仓皇关门之际,几名看似普通的绿营兵在与八旗兵的缠斗中,轻易便扭断了对手的脖颈,随即如泥牛入海,悄然隐没在激战的人群中。


    这场发生在知府衙门口的混战,并未持续太久。


    当附近一队巡逻的清军闻讯赶来加入战团后,原本因绿营兵的悍勇而一度胶着的战局立刻发生了倾斜。


    本就缺少武器的绿营兵面对大队全副武装的巡逻队迅速崩溃。


    刀光闪过,血花绽放。伴随着一阵阵令人牙酸的噗嗤声,一百多名参与闹事的绿营士兵,很快便被尽数砍杀当场。


    混战平息,躲在知府衙门内的博霁这才心有余悸地重新走了出来。


    看着满地绿营兵的尸体,他脸色冰冷,冷声说道。


    “传令下去,这些乱兵意图谋反,已被就地正法。”


    一百多条人命,便被他轻飘飘地扣上了一顶“谋反”的罪名,似乎此事便就此了结。


    然而,真的就此了解了吗?


    不过半日,江西绿营士兵因讨要粮草未果,反被八旗兵屠戮殆尽的消息,就已迅速在各处绿营兵营中流传开来。


    冲突的种子已经埋下,就看什么时候破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