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爆杀倭国人舢板群

作品:《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大明与倭国的纠葛,向来错综复杂。


    明初,朱元璋因为有了蒙元远征倭国的失败案例摆在那里,所以将倭国列为了不征之国。


    之后大明希望以朝贡关系作为羁縻手段,以此消除同倭国之间的衅隙。


    然而,倭寇们对“朝贡”的理解,与大明完全不同。


    大明意在笼络安抚,遏制倭寇袭扰东南沿海。


    但倭人却将其视作牟取暴利的绝佳良机。


    结果便是,倭人借着朝贡贸易赚得盆满钵满,而沿海的倭患却未减分毫,反而愈演愈烈。


    看清了这群两脚畜生的贪婪本性后,大明毅然断绝了对倭的官方贸易。此举非但没能让其收敛,反倒招致了倭寇更凶残、更频繁的侵袭。


    自此,大明与倭国再无正常关系。


    纵观倭国历史,其行径与鬣狗无异。


    倭人入侵朝鲜,入侵琉球,入侵中原,入侵东南亚,甚至远至澳大利亚,但凡其兵锋所能触及之地,都被这群两脚畜生祸害了一遍。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和埸才会一心想着将其亡族灭种。


    毕竟这群人形畜生除了会祸害他人外,就啥也不会干了。


    此次发兵琉球,首要目的并非援助这个昔日的藩属。


    他朱大皇帝可不是以前那些为了面子舍己为人的老好人皇帝。


    他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痛击这群畜生。


    其次,便是彻底掌控琉球全境,将其打造成未来全面征伐倭国的坚实跳板。


    ……


    今日那霸港外的海面,并不平静。


    汹涌的波涛将庞大的船身一次次地抛起,又重重砸下,剧烈的颠簸仿佛永无止境。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从船舱的每一个缝隙灌入。


    对于皇家海军的官兵而言,这种程度的风浪早已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


    但对于外籍军团的部分官兵来说,那可就遭老罪咯~


    不少“旱鸭子”早就被颠得脸色惨白,四肢无力,一个个佝偻在船舱角落,吐得昏天黑地,连黄胆水都呕了出来。


    酸臭的气味迅速在密闭的船舱内弥漫开来,让周围那些勉强还能忍受的同伴也跟着遭罪,一时间,舱内秽气熏天,哀声一片。


    好在,一声沉闷的炮响穿透风浪,传入众人耳中。


    这炮声,是进攻的信号!也意味着这场海上颠簸的折磨,即将结束!


    ……


    此刻,游骑兵号巡洋舰船头。


    舰长家文宣迎风而立,他举起望远镜,观察着那霸港内如同受惊鱼群般涌出的大片倭寇船只。


    “各舰随意开火,把这些碍眼的小舢板给我扫干净!”他冷声下令。


    此次皇家海军共出动二十艘战舰,全部皆为巡洋舰。


    因为朱和埸很清楚,这一时期的倭国,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大型战舰。


    一六三五年,为了彻底贯彻锁国令,德川幕府颁布了严苛的《武家诸法度》,规定全国大名禁止持有超过五百石积(约四十九吨)的战船,水军主力只能是小型的“关船”。


    这条法令的出台直接给倭国海军套上了一道的枷锁。


    整个幕府统治时期,倭国海军主力舰船几乎清一色都是些不堪一击的小舢板。


    家文宣此刻视野中的倭船,便是这法令下的产物。


    数量看似不少,近百艘铺满了港口水面,但其形制大小,实在令人发笑。


    这些小船,小的仅数米长,大的也不过十几米,结构简陋,甚至连基本的龙骨和肋骨都付之阙如。


    用这些“玩具”漂洋过海,侵略琉球,也真是难为了这群小矮子了。


    随着家文宣攻击命令的下达,皇家海军数百门舰炮同时发出怒吼。


    “轰!轰轰!轰隆——!”


    蔚蓝的海面上瞬间腾起滚滚黑烟,炮口喷吐出的炽烈火舌,刹那间照亮了昏暗的海面。


    数百枚炮弹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破风声,狠狠砸向那片倭国舢板群。


    下一刻,密密麻麻的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


    震响的轰鸣声中,几艘倒霉的关船被炮弹击中。


    翻滚的火球中,狂暴的冲击波夹杂着无数碎裂的木片和金属破片四散飞溅。


    船上的倭兵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已被打得血肉模糊,船体更是被拦腰炸成两截,迅速浪涛中翻滚沉没。


    这些倭国舢板战舰,在明军巡洋舰的重炮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一般,毫无抵抗之力。


    ”纳尼?“


    海面上四起的爆炸惊得一艘稍大型的安宅船上的倭国军官,瞪大了双眼。


    他们的战船上的确都有火药储备,但总不能同一时间全部殉爆了吧!


    不过如此惨重的损失也容不得他多想了。


    “八嘎!还击!快还击!”


    他气败坏地跳着脚跳着脚,挥舞着手中太刀,指着远在一海里之外的明军舰队,声嘶力竭地咆哮着。


    周围的倭国士兵被他的吼声惊醒,慌忙举起手中的铁炮(火绳枪),朝着远方的明军战舰胡乱射击。


    “噼里啪啦……”


    零星的枪声响起,如同爆豆。


    船上仅有的几门国崩(佛郎机炮)也开始喷吐火舌。


    然而,铁炮的有效杀伤距离不过百米,国崩炮的射程也仅有五百米左右。


    倭人发射出的铅弹炮弹,无一例外地在空中划过一道无力的抛物线,纷纷坠入大海,激起几朵微不足道的浪花。


    因为都是实心弹丸,甚至连海里的游鱼都伤不到。


    这样的反击,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在绝望中给自己壮胆。


    “可笑!”


    游骑兵号船头,家文宣看着倭国人那如同笑话般的反击,脸上尽是不屑。


    “传令!”


    “各舰全力开火!送他们上路!”


    明军舰队的炮火骤然变得更加猛烈。


    炮弹如同冰雹般倾泻而下,精确地覆盖了几乎每一艘试图逃窜或抵抗的倭国船只。


    一艘接着一艘的小舢板在震天的爆炸声中被炸成一团火球,迅速沉入海底。


    这种一边倒的屠杀,让仍在海面上挣扎的倭国水兵们面如死灰,肝胆俱裂。


    一开始,他们还残存着一丝侥幸,妄想着冲上前去,靠近明军战舰进行抵近射击,甚至发动跳帮肉搏。


    但随着身边同伴的惨状越来越多,残存的倭兵终于认清了现实。


    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冲到明军战舰的跟前。


    如此火力,在半道上就已经被屠杀一空了。


    残余的倭国舢板彻底丧失了斗志,开始调转船头,不顾一切地向着后方的内港逃窜。


    然而,想从明军的炮口下逃生,又谈何容易?


    在明军火炮超远的射程之下,倭国舢板依旧是一艘接着一艘被炸成碎片。


    ……


    岸上,那霸港码头区。


    岛津继有和东乡久原并肩而立,两人面色惨白地望着海面上那如同炼狱般的景象,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


    岛津继有双目圆睁,眼球布满血丝。


    他死死盯着海面上被不断摧毁的己方船只,声音因极度震惊而变得尖利刺耳。


    “八嘎!这些明人……这些明人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们不是早就已经死光了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为什么会突然向我们发起攻击!为什么?!”


    先前东乡久原派人急报说明军水师来袭时,他和其他人的反应一样,都是嗤之以鼻,认为那是无稽之谈。


    但现在,他只想知道这支强大得令人绝望的明军,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会无故攻击他们,而且还如此凶残!


    东乡久原张了张嘴,却最终没有发出声音。


    他同样不知道这支舰队的具体来历。


    但他心里却隐隐有个猜测,他也很想提醒身边这位狂怒的上司:


    他们此刻强占的琉球,严格来说,数百年来一直是大明的藩属国。


    明军出兵“保护”藩属,驱逐入侵者,理由再充分不过。


    更何况,以倭国与大明之间那积怨已久、冲突不断的关系,爆发这样一场战争,本就算不上什么意外。


    就在岸上两人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地看着海上屠杀继续进行时。


    海面上,明军舰队的各艘战舰上,同样有一群人急得不行。


    这些人,正是随船出征的大明外籍军团的官兵。


    他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涌出闷热的船舱,挤在甲板的栏杆边,伸长了脖子望向战场。


    看着那一艘艘倭国舢板在海军的炮火下化为乌有,他们的心都在滴血。


    那每一艘沉没的倭船,都代表着数十个潜在的“人头”的消失。


    那可都是实打实的军功,是能换取宝贵的“光荣服役”时间减免,是通往大明公民身份的阶梯啊!


    不少士兵甚至开始在心里默默祈祷起来。


    祈祷着下一轮炮击打偏一点,再偏一点!


    祈祷着能有更多的倭寇侥幸活下来,逃回岸上,留给他们陆战部队去收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