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是时候向蛮清挥刀了

作品:《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朱和埸负手立于一号码头的栈桥尽头。


    “陛下,请看!”


    章弘方快步迎上,声音难掩激动,他伸长手臂,指向泊位上那十艘静静伏波的崭新战舰。


    “这些便是我造船厂倾力打造的新舰!”


    朱和埸目光扫过,在那十艘静卧的庞然大物上逐一停留。


    这10艘战舰中最先五艘,是标准的四级巡洋舰,无论是造型还是布局都与海军现有装备的四级巡洋舰一般无二。


    她们是利用缴获自西班牙人的木料,最先完工的一批。


    而从第六艘开始到第九艘,军舰的模样出现了明显变化,舰首不再圆钝,而是采用了锐利的飞剪式设计,劈波斩浪之姿呼之欲出。


    章弘方声音带着按捺不住的兴奋。


    “陛下,这四艘新式巡洋舰,采用了钢铁厂(铁匠铺)提供的钢制龙骨与肋骨。”


    “船身更轻,用料也不再受巨木限制,故而我们拉长了舰体,改用了您设计的飞剪首!”


    他猛地提高了声调,像是在炫耀自己最珍贵的宝物。


    “陛下!试航之时,满帆状态下,她……她能跑到十四节!”


    十四节!


    这在风帆时代意味着绝对的速度优势。


    当前时期寻常战列舰不过十节上下,即便是以快速著称的普通巡洋舰,也难以突破十三节的门槛。


    这意味着,自己的新式巡洋舰,在速度上,足以碾压这个时代所有的风帆战舰!


    “不仅如此!”章弘方激动地补充道,“因为舰体加长,武备也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我们为她配备了二十门二十四磅的新式钢制舰炮,以及三十六门十二磅新式钢制舰炮!”


    更多的火炮,更强的船身,更快的速度!


    朱和埸缓缓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


    这四艘新舰,他很满意!


    他的目光越过那四艘新舰,最终定格在队列末尾,那最独特的一艘战舰上。


    它同样拥有三根高耸的桅杆,披挂着帆索。


    但与众不同的是,在舰体中部,赫然矗立着一支黝黑的烟囱!


    “章爱卿,说说这最后一艘。”朱和埸抬手指去。


    看到皇帝的目光终于落在了自己的得意之作上,章弘方脸上的自豪几乎要溢出来。


    “陛下!这艘舰,是臣等的一次大胆尝试!”


    “她不仅采用了钢肋木壳结构,其动力系统更是革新之作!”


    他深吸一口气。


    “除了三根复合桅杆提供风帆动力,我们还为她装配了一台新型火管式锅炉,驱动一台新式蒸汽轮机作为辅助动力。”


    “在满风情况下,这艘战舰的航速可以达到16节!即使是无风情况,仅使用蒸汽动力,她也能达到8节的航速。”


    “只是……蒸汽动力系统和燃煤舱室挤占了船体内部空间,她的武备情况较其他巡洋舰稍弱,她只配备了20门12磅新式舰炮和20门24磅新式舰炮。”


    听着章弘方的介绍,朱和埸的眼睛也越来越亮。


    他没有想到,自家海军的发展进度会如此之快!这才17世纪末,就已经直接快进到了使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了。


    尽管只是辅助动力,尽管还不完善,但这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开端。


    有了这蒸汽辅助动力风帆巡洋舰作为打底,全蒸汽动力战舰还会远吗?全钢质战舰又还会远吗?


    当初为了把蒸汽重型锻压机搞出来而从军营里征召的数位相关方面技术人才,在把合格钢材搞出来的同时,竟也将蒸汽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干得好!”朱和埸伸手,用力拍了拍章弘方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赞赏。


    “章爱卿,帝国海军的未来,系于尔等专才之手!”


    章弘方激动得面色涨红,躬身道:


    “微臣不敢当!定竭尽所能,为陛下,为大明,造出更强战舰!”


    “这些新舰,可有命名?”朱和埸目光再次投向那艘带着烟囱的巡洋舰询问道。


    “尚未恭请陛下赐名。”


    朱和埸略作沉吟。


    “既如此,那这艘蒸汽辅助动力风帆巡洋舰就叫游骑兵号吧!“


    “那四艘钢肋木壳新舰,定为春风级。舰名分别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至于前五艘老式巡洋舰,依序命名:巡戊、巡己、巡庚、巡辛、巡壬。”


    命名之间,亲疏立判。


    新式钢肋木壳巡洋舰全部都拥有正式舰名,而老式的巡洋舰的名字与其说是舰名,倒不如说是个编号。


    当然,不仅仅是巡洋舰,就连战列舰也是如此。


    除了舰队旗舰吕宋号拥有正式舰名外,其余两艘二级战列舰也只是用战甲和战乙代称。


    至于那十五艘缴获的荷兰战舰,更是沿用旧名,朱和埸都懒得费神更改。


    “臣,遵旨!谢陛下赐名!”章弘方再次深深一揖。


    朱和埸不再言语,目光缓缓扫过整个南湾海军基地。


    港内,大小战舰三十余艘,桅杆如林,旗帜猎猎。


    船,有了。


    人,也有了。


    他双眼微眯,一股凛冽的杀意自心底升腾。


    是时候了。


    该让盘踞北方的蛮清,偿还血债了!


    ……


    大明崇祯六十三年,蛮清伪帝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定海卫海军基地,旌旗蔽空,杀气冲天。


    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朱和埸一身戎装,面容冷峻如冰,俯瞰着下方那黑压压、望不到尽头的军阵。


    数万大明精锐,鸦雀无声,目光灼灼地汇聚在他身上。


    “大明的将士们!”


    他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广扬的每个角落。


    “还记得辽东的累累白骨吗!”


    “还记得扬州十日的血流成河吗!”


    “还记得嘉定三屠的尸山血海吗!”


    “还记得江阴八十一日的宁死不屈吗!”


    每一句问话,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士兵的心头。


    仇恨的火焰,在每一个士兵的眼中,开始熊熊燃烧。


    “蛮清鞑虏,禽兽不如!”


    “辱我姐妹,杀我父兄!屠我百姓,毁我家国!”


    “数千万同胞的血,至今尚未干涸!”


    “这笔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


    “今日,此地,便是复仇的起点!”


    “朕,将与你们同往!共讨国仇!”


    他环视下方,一字一顿,语气森然。


    “朕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


    “杀光鞑子!不留活口!”


    “杀光鞑子!不留活口!”


    “杀光鞑子!不留活口!”


    山呼海啸般的怒吼从军阵中爆发,杀气冲天而起,撼动云霄。


    士兵们涨红了脸,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胸中积压的怒火与战意,在这一刻尽数喷薄而出!


    朱和埸缓缓抬起手,然后猛地向下一劈!


    “命令!”


    “哗——”


    数万将士的动作整齐划一,瞬间肃立。


    “各部,登舰!”


    “目标——”


    “台-湾!”


    ……


    (求点子免费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