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白灵三女前往青丘,广亮割肉换粮?
作品:《济公:我,酒剑仙,开局娶妻胭脂》 “青丘之地?”
李逍遥的脑海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白灵立刻在一旁解释道:“逍遥,是这样的,其实我与姑姑,皆是来自于青丘之地的狐族。”
李逍遥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确实,他对此也有些印象,青丘之地,应当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一处狐族栖息的仙境。
其中,以白姓的狐族最为高贵。
胡花花接口道:“在青丘之地,我们尚有一些亲属与好友,我想着将他们也一并请来,共同参加白灵的婚礼。”
“如此,也免得白灵这边只有我一个娘家人,显得太过孤单冷清了。”
不得不说,胡花花进入“姑姑”这个角色还是相当迅速的。
她已然从先前那个偷食人心脏的恶妖,转变成了处处为侄女着想的慈爱长辈。
在李逍遥那“一棒子加一颗糖”的攻势之下,她早已被彻底折服,决心要尽好自己作为长辈的责任。
“哦,原来如此,那确实应当如此。”李逍遥赞同道。
“那就麻烦姑姑你跑一趟青丘,多邀请些亲友前来了,届时我定会备好佳肴美酒,好生迎接。”
李逍遥也觉得,若是白灵的娘家只来胡花花一人,场面上确实有些不够看。
毕竟,寻常人家的婚礼,娘家也都是要来一大群人撑场面的,如此才算热闹合理。
就在这时,白灵却带着一丝犹豫开口道:
“逍遥,我想……我想和姑姑一同回去看一看。”
“我已经有数百年,没有回去过青丘之地了。”
当从姑姑口中听到“青丘之地”这四个字时,一缕久违的乡愁,便悄然涌上了白灵的心头。
虽然她所属的,只是青丘白狐一族中一个较为偏远的支系,但那里,毕竟是她呱呱坠地的故园。
李逍遥温和地点了点头:“嗯,分别了这么久,是应该回去看一眼。”
“届时,你也可以亲自去邀请一些远房亲戚或是旧时好友,都可以叫来嘛。”
他对此没有任何阻止的念头,毕竟,白灵回一趟娘家,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他又关切地问道:“那么,需要我陪你一同回去吗?我还是有些担心你的安危。”
白灵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可惜之色:
“逍遥,虽然我也很想让你陪我一起去,但是,青丘之地有规定,不允许外人进入。”
胡花花在一旁补充道:“准确地说,是不允许任何人类踏入。”
“若是有族人引荐的妖族,倒还可以进入,但人族,是绝对被禁止的。”
她又向李逍遥保证道:“逍遥,你就放心吧,我与白灵二人联手,实力足以应付路上的绝大多数情况。”
“更何况,返回青丘对我们而言,便如同回家一般,不会有任何危险。”
李逍遥听罢,这才点了点头。
这么一想,青丘之地距离如今的杭州似乎也并非太过遥远,以胡花花与白灵的修为,的确无需太过担心。
“哎!那我能一起去吗?白灵师姐!”白雪在一旁兴奋地举起了手。
白灵笑道:“白雪的话,倒是可以的,因为你也是妖族。”
李逍遥便说道:“那好,白雪,你就陪着你白灵师姐一同去吧,你们三人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好耶!去青丘喽!”白雪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于是,三人稍作休整,便准备即刻出发。
……
而另一处,灵隐寺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由于李逍遥一行人忘了付钱便直接离开,害得广亮与必清被酒楼的伙计给扣了下来。
也幸亏是老方丈及时赶到,动用了灵隐寺多年来积攒下的一些香火钱,才好不容易将二人给赎了回来。
老方丈对着广亮苦口婆心地劝诫道:
“广亮啊,近来杭州城内外正逢大旱,灾荒严重,粮食本就短缺。”
“你们以后,可莫要再去那等昂贵的酒楼了!”
这场旱灾,已使得灵隐寺的香火日渐减少,僧人们的日子都得勒紧裤腰带过,哪里还承受得起这般挥霍。
广亮心虚不已,低着头道:“是,方丈,弟子……弟子下次再也不敢了。”
必清也耷拉着脑袋,跟在一旁默默挨训。
陈亮则是在回家后,从他父亲那里拿了些钱财过来,将方丈先前垫付的酒楼欠款,尽数还了回来。
毕竟他家也算是大户人家,这点钱财还是出得起的。
教训完广亮和必清,老方丈长叹了一口气,摇着头离开了。
回到禅房的一路上,广亮与必清看着寺内周遭的僧众,一个个都饿得前胸贴后背,面有菜色。
他们这才意识到,这次的灾荒,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两人心中愈发自责,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无地自容。
进入禅房后,广亮和必清皆是垂头丧气,他们都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今日所犯的错误。
寺里的钱财本都已拿去换作粮食赈济灾民,而他们,却还在那般浪费。
广亮在床头颓然坐了许久,突然猛地站起身来。
他几步冲到桌前,拿起一把小刀,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啊!”
必清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问道:“师叔!你……你要做什么啊?”
广亮悲壮地说道:“必清,我今日,便要割肉换粮!”
“啊?割肉换粮?”必清被吓了一大跳,赶忙劝道,“不要啊,监寺师叔!割肉很疼的呀!”
“而且,就算你割下自己的肉,也换不来几颗粮食啊!”
广亮举着刀,正欲刺下,听了这话却又突然一琢磨,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别说换粮食了,恐怕换来的那点钱,连医治自己伤口的药费都不够。
“那……那可如何是好?”
广亮泄了气,“如今寺里的钱都拿去救灾了,咱们都没饭吃了呀。”
必清眼珠一转,说道:“师叔,咱们不如,重操旧业,去化缘吧!”
“对!就去化缘!”
广亮也深表赞同,不过他随即又疑惑道,“可……该去哪里化缘呢?”
必清提议道:“我曾听别的僧人说过,这城外不远处,有一户姓周的大员外人家。”
“那周员外为人良善,经常乐善好施,家中又颇有钱财,想必我们前去化些缘分,他应该会慷慨解囊的。”
广亮闻言,当即拍板:“好!那咱们就去周员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