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让他演个够
作品:《替嫁瘫子大少爷后,好孕神医一胎三宝》 林淼淼愣住,狐疑地盯着床上姿势没有变化的宋淮之,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不自然的蛛丝马迹。
宋淮之依旧一副呆傻的神情,“姑娘冒犯了,可是···我实在是忍不住了。”
林淼淼:“····”
“我去给你喊人。”林淼淼说道,转身就去喊门口待命的马叔,“马叔,你来一下。”
屋内的宋淮之神色不悦,然而马叔进来时,他立马又换上了呆呆傻傻的表情。
此刻屋外,看到林淼淼出来时,老夫人急切地走了过来,询问道:“好孙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林淼淼总觉得宋淮之失忆这件事还需要加以考察,但是对视上老夫人担忧的目光,她想了想最后道:“虽然伤口并无大碍,但是显然神智上受到了一些刺激。”
老夫人想不明白,林淼淼看了眼旁人,老夫人立马看懂了其中眼色,立马拉着淼淼离开了院子,来到了空无一人的书房。
老夫人不安道:“淼淼,你再说明白一点吧。”
林淼淼道:“祖母,淮之知道自己不是三姨娘亲生的。”
此话一出,宛如晴天霹雳!
老夫人猛地一怔,双眼瞪大,转佛珠的手瞬间停住,她嘴唇颤抖,却惊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林淼淼解释道:“虽然是体外伤,但是病人在康复期间,心神是最为脆弱的,再加上他的身子刚痊愈不久又反复增添新伤,心理和身体都难以承受,才导致失忆。”
老夫人的眼眶红了,林淼淼不忘稳住心神,补充了几句,“不过祖母您不用过于忧心,这病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个心病,只要找到其中的原因,将其耐心疏导,想必淮之到时候会全部想起来的。”
“造孽啊!真是造孽啊!”老夫人重重叹道。
林淼淼的话说到这个份上,老夫人心里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大概,她实在是无力继续站在原地,只拜托林淼淼好好照顾宋淮之,便在嬷嬷的搀扶下离开了。
离开书房时,马叔又匆匆找来道:“少夫人,大少爷又不好了!”
林淼淼皱眉:“怎么回事?”
“大少爷吵着闹着腿痛,老奴怎么也哄不好,麻烦您再来看看是什么情况吧。”
她先前已经检查过一番,并未察觉任何问题,怎么自己刚一离开,这宋淮之便喊这疼那里疼了。
她赶到了内室,床上不见其人,只看到一个隆起的小鼓包。
小鼓包听到声音,从被沿处探出了一个脑袋,双眼泪汪汪的,“痛···”
林淼淼端详片刻,起了坏心思,掀开被子扯过他的腿,“哪里痛?”
宋淮之轻轻点头,“就你捏的那里。”
林淼淼手上骤然用力,宋淮之脸一红,立马炸毛了,“痛痛痛!”
林淼淼不解,“怎么会痛呢?这个穴位对应的可是肾,实在痛得厉害的话那得开药补身体了。”
宋淮之脸色青青白白,大着舌头道:“肾···?那···那个位置不痛了,是,是脚痛。”
林淼淼“哦”了一声,又死死按住了另外一个穴位,宋淮之整个身体顿时弹了起来,脸色惨白,“不不不!不痛了,我已经好,好了。”
“不痛就好。”林淼淼微微一笑,转身就走了。
从刚刚的反应,林淼淼已经完全看出宋淮之演戏的成分。
虽然不知道他出于什么目的,但宋淮之竟然想演,那就让他演个够。
...
夜色渐深,林淼淼如常在厢房歇下。
然而此时此刻,本该神志不清的宋淮之却对着烛火,懊悔不已。
他醒来时头脑清醒异常,并未有半点失去记忆的迹象,如今他假装失忆,不过是害怕林淼淼确认他安然无恙后,再次选择离开。
宋淮之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忘记一切,变回曾经那个需要照顾的病人,就能将林淼淼再次紧紧拴在身边。
岂料林淼淼顺水推舟,借着为他治病的由头,将两人的关系撇得干干净净,到了晚上,更是没有半分夫妻的意思。
更让宋淮之郁闷的是,祖母也未曾如预期那般极力撮合他俩,导致这戏还真把自己彻底套进去了。
不行,宋淮之心里暗道,绝不能就此下去,他必须得想个法子,让林淼淼再也无法回避他们之间的关系。
天亮后,宋淮之起了个大早,偷偷摸摸去隔壁厢房查看情况。
林淼淼还在熟睡,宋淮之坐在床边,伸手去逗弄她的睫毛。
窗外天色微亮,时间在此时被拉得很慢很慢,但宋淮之觉得,如果可以,他真想一辈子停留在如此。
···
与此同时,皇宫内,百官肃立。
“宋爱卿。”皇上声音洪亮,回响在朝廷之中,“你此番远渡西洋,朕听闻你路途遇各种奇遇,见识了不少海外传闻。”
宋轩即刻出列,躬身行礼:“回陛下,臣确实有幸见识不少西洋传闻,皆赖陛下洪福,天朝威仪远播。”
皇上朗声笑道:“爱卿这一趟回来,看着消瘦不少,此番功成归来,朕特许你长假,好好回家与家人团聚。”
然而,皇上的话并未停下来,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目光中带着一丝思量,又道:“不过,你需将海外所见所闻,详加整理,以供朕好好阅览一番。”
宋轩立刻弯腰应下,皇上的要求再自然不过,说是放假也不过是给他记录见闻的时间。
“对了。”皇上忽然又道:“朕还听闻,你府上有两位年纪相仿的公子,正是读书进益的好时候。”
“如此正好,也让赵国公府上的那对兄妹,一并到府上附读,年轻人多多一处切磋学问,总是有益处的。”
这事宋轩没有想到的,额上冒出一层冷汗,心里思量着皇上的用意。
皇上的语气却听不出任何情绪,继续淡淡道:“若是闲暇时,爱卿能亲自为孩子们讲授海外风闻,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些书本上没有的见识,也算一段难得的机缘。”
宋轩听至此,心中暗喜,若是能让淮之,和光趁机结交权贵,也不妨是一场幸事。
“陛下圣明。”宋轩顺着皇上的话,谢恩道:“臣定当竭尽所能,倾囊相授,不负陛下所托,让公子千金都能有所收益。”
但宋轩不知道的是,宋府这些时日早已翻天覆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