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捡漏佛像,交代黑皮送信!
作品:《四合院:开局替许大茂洞房》 “卫东兄弟,你瞧瞧这个,是从一个前朝的老秀才家里收来的。"
"他家孙子不学好,欠了一屁股赌债,老头没办法,只能变卖家当。”
赵东来在一旁补充道,点明了东西的来路清白。
林卫东拿在手里掂了掂,又凑到煤油灯下仔细看了看纹路和雕工。
同时,心念一动,脑海中系统的声音清晰响起。
【物品:清中期黄花梨笔筒。】
【材质:黄花梨木。】
【价值:回收价85元。】
“东西不错。”
林卫东放下笔筒,脸上看不出喜怒。
“你们花了多少钱收的?”
“嘿,这家人急着用钱,我们也没狠宰,给了十五块。”
瘦猴抢着说道,脸上带着几分邀功的神色。
林卫东点点头,没说话,示意他们继续。
接下来几件东西就有些参差不齐了。
一个据说是宋代的瓷碗,林卫东一看底足的火石红就知道是后仿的,系统也给出了“现代工艺品,回收价0.1元”的评价。
还有一方砚台,石头料子还行,可惜雕工太糙,刻了个四不像,白瞎了块好料。
赵东来三人看着林卫东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他们虽然路子野,但对这些老物件都是半瓶子醋,全凭着一股子闯荡江湖的眼力劲儿在收,是骡子是马,还得林卫东来遛。
“这个呢?”
黑皮最后从麻袋底掏出一个用破布层层包裹的东西,打开来,是一尊半尺来高的铜鎏金佛像。
佛像法相庄严,衣褶流畅,只是表面蒙了一层厚厚的黑灰,看起来脏兮兮的。
“这是从一个破落的旗人后代家里收的,他家老太太病得快不行了,等钱救命。"
"我们看这玩意儿挺压手,就花了二十块钱给拿下了。”
赵东来解释道。
瘦猴凑过来,用袖子在佛像底座上使劲擦了擦。
想让它看起来光鲜一点,嘴里还念叨着:
“这玩意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看着倒是挺唬人的。”
林卫东的眼神却在看到这尊佛像的瞬间,微微一凝。
他接过来,入手便是一沉,远超同体积的铜器。
他没有急着去看底款,而是用指甲轻轻在佛像背面的衣褶深处刮了一下。
一层黑灰之下,露出了星星点点的、灿烂却又内敛的赤金色。
【物品:明永乐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材质:红铜、黄金。】
【价值:回收价12000元。】
一万二!
林卫东拿着佛像的手稳如磐石,但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他万万没想到,赵东来他们第一次出手,就给自己带来了这么一个天大的惊喜。
永乐宣德的鎏金佛,俗称“永宣造像”,代表了中国佛教造像的巅峰!
这玩意儿,工艺登峰造极,保存如此完好,是绝对的博物馆级重器!
放在后世,那都是要上拍卖会,后面缀着一长串零的宝贝。
而他们,只花了二十块钱就收了上来。
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将佛像轻轻放下。
“东西都看完了。”
他抬起头,迎上三人紧张又期待的目光。
“卫东兄弟,怎么样?"
"有几件能入眼的?”
赵东来小心翼翼地问道。
“有几件还行。”
林卫东指了指那个黄花梨笔筒和另外几件还算过得去的木雕、扇骨,
“这几件,我收了。"
"那个瓷碗是假的,砚台手艺太潮,你们拿回去吧。”
“那……那这尊佛像呢?”
瘦猴忍不住问道。
“佛像嘛……”
林卫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铜是好铜,手艺也还行,就是品相差了点。"
"不过看在是救命钱的份上,我也收了。”
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林卫东开始算账。
他从兜里掏出纸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笔筒,收价十五,我给你们二十。"
"那几件零碎,你们收来花了三十,我给你们四十。"
"这尊佛像,你们花了二十,我给你们……五十吧。”
赵东来三人一听,眼睛都直了。
他们辛辛苦苦收来,总成本不过六十五块钱,林卫东转手就给了他们一百一十块的货款,直接就让他们赚了四十五块!
这还没完。
林卫东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钱来,数出十张崭新的两块钱纸币,码在桌上。
“这是说好的辛苦费。"
"一共收了五件正经东西,一件两块,总共十块。”
加上这十块钱,他们这一趟就净赚了五十五块!
这年头,一个高级钳工累死累活,一个月工资也就七十多块!
“卫东兄弟,你这……给的太多了!”
赵东来看着桌上的钱,也稳不住了。
“不多。”
林卫东把钱推了过去,
“说好的规矩不能变。"
"你们跑腿辛苦,这是你们应得的。"
"咱们是长期合作,眼光要放长远,不能为了一点小钱伤了和气。”
这话,既是肯定,又是画饼,更是鞭策。
赵东来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和狂热。
“行!"
"卫东兄弟,啥也别说了!”
赵东来猛地一拍桌子,将钱收进怀里,
“以后哥哥们就跟着你混了!"
瘦猴也拍着胸脯保证。
“对!"
"卫东兄弟你放心,下个月,我们保证给你淘换来更多、更好的东西!”
林卫东笑着点点头:
“那就等几位哥哥的好消息了。”
就在赵东来三人揣着钱,心满意足准备转身离去时。
林卫东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等等!”
赵东来回过头,脸上带着一丝询问:
“卫东兄弟,还有啥事?”
林卫东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信封上没有写任何字。
他将信递了过去。
“这儿有封信,想麻烦黑皮哥找个靠得住的人,送到保定去,交到一个叫何大清的人手上。”
黑皮伸手接过,入手就是普通的一封信,没什么分量。
“行,包在我身上。”
黑皮把信小心地揣进内兜,拍了拍。
“这人是干啥的?"
"在哪儿上班?"
"有地址就好办。”
林卫东摇了摇头。
“我也不清楚他在哪儿上班,只知道他是个厨子,手艺很不错,据说是谭家菜的传人。”
林卫东提供着有限但关键的信息,
“他现在的婆娘是个寡妇,姓白,还带着两个孩子。"
"你找的人到了保定,去那些大点的饭馆打听打听,这么个有手艺的厨子,应该不难找。”
“找到人后,把信亲手交给他,就说是南锣鼓巷95号院里,一个老邻居托人送的。”
赵东来三人都是人精,一听这话味儿就不一样了。
这信里头,怕是有事儿啊。
林卫东像是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又从兜里掏出十块钱,塞到黑皮手里。
“这是找人的辛苦费和路费,别嫌少。”
“哎哟,卫东兄弟,你这就见外了不是!”
黑皮嘴里客气着,手上的动作却一点不含糊,飞快地把钱收了起来,那感觉,生怕林卫东反悔似的,
“放心,这事儿保证给你办得妥妥帖帖的!”
“行,那就拜托你了。”
送走了三人,林卫东重新把院门拴好。
黑暗中,他露出一抹冷冽的笑意。
易中海,你好日子可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