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奉旨办案

作品:《大唐九岁小神探

    第七十一章  奉旨办案


    旋即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但那班头似乎横行惯了,又看对方人少,尤其是苏辰的还是个小孩,强自镇定地梗着脖子道:


    “什么御前行走?没听说过,谁知道你们的腰牌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到了我们平阳县,也得听我们县令老爷的,兄弟们,抄家伙,把他们轰走!”


    说着,那几个衙役竟然真的“唰”地一下拔出了腰间的佩刀。


    虽然刀身锈迹斑斑,但架势摆得很足。


    铁罡和他带来的十几名精锐护卫见状,眼神一冷。


    几乎在同一时间踏步上前。


    “铿”地一声,腰间锋利的横刀瞬间出鞘一半。


    一股沙场百战精锐的杀气瞬间弥漫开来。


    吓得那几个衙役手一抖,脸色发白。


    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眼看两拨人马剑拔弩张,就要在县衙门口动起手来。


    “吵什么吵?县衙重地,成何体统!”


    一个带着不满和慵懒的声音从衙门里传了出来。


    只见一个穿着绫罗绸缎,一脸富态的中年男人背着手。


    慢悠悠地从里面踱了出来。


    他看上去不像个官。


    倒像个土财主。


    尤其是那一身穿着打扮,和周遭几人看上去仿佛从另一个世界突然出现的。


    太违和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平阳县令刘显德。


    那班头一看这人,像是看到了救星。


    连忙收起刀,点头哈腰地跑过去,添油加醋地汇报。


    “老爷,你来得正好,外面来了几个不知道从哪来的狂徒,冒充什么长安来的钦差。”


    说罢指了指苏辰和周司直几人。


    “就是这几人,他们还带着凶器,非要见老爷,我们不让见,他们就要动手!”


    刘显德眯着眼,懒洋洋地打量了一下门口的苏辰和周司直。


    正要发作,目光扫过周司直手中的大理寺腰牌和苏辰那过于淡定的表情时,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


    浑身一个激灵。


    身上那点慵懒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想起来了!


    昨天夜里,赵四派人偷偷送来口信。


    说长安有个叫苏辰的九岁小崽子要来查张明远的案子。


    让他们想办法“好好招待”,务必让其“有来无回”!


    难道就是眼前这个小孩?!


    刘显德心里瞬间转过无数念头。


    脸上却立刻堆起了无比谄媚热情的笑容,变脸比翻书还快。


    他快步上前,对着那班头就是一脚踹过去,骂道:


    “瞎了你的狗眼,贵客临门都认不出来,还不快把刀收起来,滚一边去!”


    骂完后,他转向苏辰和周司直,点头哈腰,笑容可掬。


    “哎呀呀,误会,纯属误会,手下人不懂事,冲撞了几位上官,恕罪恕罪!”


    “在下是本县县令,姓刘,命显德,不知是苏小郎君和周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请进!快请进!”


    刘显德一边说着,一边热情地将苏辰一行人往衙门里请。


    态度恭敬得不得了。


    好像刚才门口拔刀相向的一幕根本没发生过。


    苏辰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也没多说,抬步走进了县衙。


    一进县衙,苏辰的目光就快速地扫视了一圈。


    这县衙外面看着破旧,里面倒是别有洞天。


    公堂之上的桌椅一看就是名贵木材,擦拭得锃亮。


    旁边摆放的屏风看起来绣工精致。


    甚至角落里摆放的几盆兰花,品相都相当不错。


    细看之下,绝非寻常之物。


    苏辰心里暗暗冷笑。


    来的路上他早就打听过。


    平阳县是出了名的穷困县。


    税收年年垫底,朝廷甚至偶尔还要拨发救济。


    这么一个穷地方的县衙,内部摆设却如此“讲究”。


    这个县令恐怕很不简单。


    刘显德殷勤地将苏辰几人引到偏厅落座,连忙吩咐下人。


    “快,来人快给几位贵客沏最好的茶来!”


    茶水很快端上,香气扑鼻。


    周司直喝了一口。


    是上好的龙井,眉毛也皱了起来。


    转头看了看苏辰,发现苏辰也正愣神。


    便微微摇了摇脑袋,这地方确实有些不同寻常之处。


    苏辰嘴角微撇,不动声色地给了周司直一个眼神。


    先看看再说。


    刘显德搓着手,凑到苏辰身边,依旧是满脸堆笑地问道:


    “不知苏小郎君这次大驾光临我们这穷乡僻壤,是要调查什么案子?但凡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一定全力配合!”


    苏辰放下茶杯,直接开门见山。


    “我们是为张明远的案子而来,就是那个在长安制造了连环杀人案的凶徒张明远。”


    苏辰粗略地将张明远的案子给刘显德讲了一下。


    “据查,他是你们平阳县人士,我们需要详细了解他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并要去他的住处搜查。”


    “张...张明远?连环杀人案?”


    刘显德脸上立刻露出极度震惊的表情。


    演技浮夸,一拍大腿。


    “天呐!竟然有这种事?!这简直是我们平阳县的奇耻大辱啊,竟然出了如此穷凶极恶之徒,败坏我们全县的名声!”


    刘显德嘴上说得义愤填膺,心里却在冷笑:


    装,继续装!


    小子,你查吧,看你能查出什么!


    赵四爷早就安排好了,就等着你自投罗网呢。


    刘显德看着苏辰那一本正经的小脸,心里充满了鄙夷:


    一个九岁小屁孩,懂个屁的查案?


    当朝女帝真是昏了头了,派这么个玩意来送死。


    不过赵四爷说得对?


    得尽快弄死他,免得夜长梦多。


    就在他心里盘算着怎么下手时。


    衙门外面刚才被赶走的那几个百姓又不死心地哭喊着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院子里,大声喊冤:


    “青天大老爷,冤枉啊!”


    “我爹死得不明不白!求老爷重新查案啊!”


    “求老爷为我们做主啊!”


    刘显德脸色一沉。


    刚才的谄媚瞬间变成不耐烦,站起来就要骂人赶人。


    苏辰却忽然开口:


    “刘大人,且慢。”


    苏辰看向院子里哭嚎的百姓,对刘显德说:


    “我看这几人确有冤情,反正我等在此也无事,不如让我听听,看看是怎么回事?”


    刘显德一愣,心里顿时乐了:


    正愁没机会试试你的深浅呢,你自己送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