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桑承恩发现了蒋星瑶的好
作品:《七零随军西北,我靠种地成家属院团宠》 他一脸焦急,“班长,厨房的米面这些还能用三天。”
“我白天申请过了,但似乎是不好申请下来,最近军区都在缩减粮食这些。”
班长也知道这点,“明天我去申请一次,怎么也不能断了食堂的米面。”
蒋星瑶很是讶异,连食堂都这么缺米面吗?
“食堂不该缺米面啊。”李豆豆不解,“军区大多数的人都是来食堂吃,食堂缺了米面,那怎么行。”
班长嗨一声,“也不是说缺米面,准确说是,以后饭菜这些吃完就没有了。”
“首长说,要为过冬储存粮食,以防过冬没有足够的粮食。”
李豆豆道,“大伙儿吃不饱,还怎么训练?”
“平时的训练量本来就很大,不吃饱是不行的。”
班长也很愁这一点,“昨天我还特意去了镇上一趟,想着从老百姓手里多买一些米面。”
“结果,根本没买到多少。”
李豆豆很奇怪,“这不应该啊。”
“很多老百姓是要卖米面的,都是想着能换钱。”
班长解释道,“我有问过镇上的人,说是有很多人提前来买了米面,价格比去年要高一点儿,所以他们就卖了。”
“我在想,可能是有些粮商这些看好几个地区发生了灾害,买了大量的米面准备倒卖赚一笔。”
“只要价格不太离谱,国家是不会管的。”
听到这里的蒋星瑶,一点儿不奇怪这样的事,在后世就有一部分人会做类似的事。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能耐的人都会趁机发财的。
“请问,去远一点儿的地方能买到粮食吗?”
地里的土豆这些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成熟。
在这期间,得从外面买粮食才行。
班长道,“远一点儿也应该买不到。”
“那些粮商要买粮食,是会把附近所有能买的粮食全买走的。”
“再有,咱们不能不给老百姓留粮食。”
蒋星瑶其实有一个想法,“我有个建议。”
班长示意她说。
蒋星瑶说了自己的想法,“咱们的想法是好的,却忽略了一点。”
“咱们不买老百姓的粮食,也会有其他人买,可能价格还会被压低。”
“现在信息相对闭塞,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其他地方发生了灾情。”
“即使知道了,没发生在自己的眼前,他们也不会在意的,还会继续卖粮食的。”
“倒不如由军区统一收购,一是留作过冬的储存粮食,二也能在冬天帮老百姓一把。”
班长听完,一拍大腿,“你说得对。”
“走,同志,我带你去见我们排长,和他说这件事。”
“说什么事?”这时,桑承恩走了进来。
蒋星瑶看到他来很是奇怪,这人怎么会大晚上的来食堂?饿了?
李豆豆三人看一眼她,又看一眼桑承恩,然后挤眉弄眼的,哟呵。
“桑指挥官。”班长笑呵呵地说道,“我是说,带这位同志去见排长,和他说点儿事。”
桑承恩的眸光掠过蒋星瑶,见她安安稳稳,才对班长说道,“和你们排长说什么事?”
班长将事情细说了一遍,脸上的笑意多了几分,“这位同志说得太对了,之前我们都没考虑到这点。”
“我想着,和排长说一声,明天就到镇上和村子里买粮食,这样军区的情况能缓解一些。”
桑承恩眸露惊讶地看向蒋星瑶,她说的这些,确实是他们没考虑到的。
之前他和首长几人商量过,考虑的都是老百姓冬天没有足够的粮食,无法多在老百姓的手里买粮食。
听了她的话,发现事情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
“这件事交给我,我明天带着人去买粮食。”
班长没有多想,也不知道蒋星瑶和桑承恩的关系,“行,那这件事就拜托桑指挥官了。”
“对了,明天有白菜吃,桑指挥官早点儿来,晚了就没有了。”
说完,他就和战友们一块搬白菜到仓库里了。
桑承恩走到蒋星瑶的面前,眼神温和:“回去?”
李豆豆三人已经溜走了。
蒋星瑶没搭理桑承恩,转身出了食堂,明天去买粮食,她想跟着去。
很多村里人的家里有好的种子,她想买一些。
上次桑承恩借给她的钱,还剩下一些,用来买种子是足够的。
问题是,她要怎么样才能让他答应跟着去呢?
真是愁人。
桑承恩走在后面,眸光落在她身上,“除了这个想法,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蒋星瑶很想白他一眼,到底是忍住了,“像土豆红薯这些,可以让老百姓多种一些,不要光种玉米,小麦和水稻。”
根据她前世的了解,西北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是这三样,其中小麦种植得最多。
桑承恩道,“可能不太行。”
“老百姓不会听我们的,其次他们更愿意种价格高的小麦这些。”
蒋星瑶也明白,对庄稼人来说,能赚钱才是最主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你们可以说,种了土豆红薯你们统一收,价格不比小麦这些低。”
“庄稼人有了固定收货的人,收入相对稳定了,那他们是愿意种植土豆和红薯的。”
桑承恩看她的眼神发生了变化,“你是从哪儿学的这些?”
蒋星瑶淡声道,“自学的,不行吗?”
桑承恩点头,“行。”
“你说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具体能不能行,还得实际做了才行。”
蒋星瑶道,“只要你以军区的名义,跟那些老百姓说,土豆红薯成熟后,会收品相好的,那他们一定会种植很多土豆红薯的。”
桑承恩问道,“你这么笃定?”
蒋星瑶勾了勾唇,“庄稼人种植小麦玉米,收获后得拿到镇上卖,还不一定能全部卖出去,可能价格会被压。”
“但有人提前订购就不同了,他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前世作为庄稼人的她,对这些事是最清楚的。
想她一开始种地卖菜,也是卖不太出去,最后低价卖了,连本钱都没办法全收回来。
后来,她慢慢地打开了销路,有了固定的收货商,才不用担心这些。
桑承恩这才发现,蒋星瑶有很多面,且每一面都不一样。
越是和她接触,越是会发现她的不同之处。
这样的一个女孩子,真的是蒋家那样的人家出来的?
“你明天要一块去吗?”
“我想这样的事,由你来说会好一些。”
蒋星瑶闻言停下脚步,眼神亮晶晶地看着他,“明天我真的能一块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