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清朝
“天命,天命在清!”
“朕的大清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入主华夏,就是因为有那天命的眷顾!”
“如同天幕说的一样,那明朝所做之事失德,所以被上天抛弃了!”
“而满清则是有德之国,所以才能入主华夏!”
乾隆在看到以德配天的内容时,说话的语气都开始变得激动起来了。
在他看来,这天幕内容不就是在说大清吗?
明朝为何会失落得一个百姓起义,天下人都要反明,最终是明朝灭亡的结局?
不就是因为明朝失德,已经不再被上天所眷顾了。
而自己的大清为什么能够入主华夏?就是因为满清有德,有上天的眷顾!
天命在大清,上天选择让大清入主华夏。
有德之人居之,配的上这偌大的华夏大地!
乾隆他越想这个观点,越发觉得正确起来!
这跟天幕上的内容不是一模一样么?这完全就是按照天幕所说来的!
“天命在清!”
“天命在大清!”
“臣等恭贺陛下!”
而殿内的和珅,纪晓岚听到乾隆的话时,纷纷选择开始恭贺起来!
无论乾隆所说的事情到底有没有道理,他们只需要进行恭贺就行了。
自从天幕内容出现之后,乾隆的脸上就没有出现过笑容。
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了,他们又怎么能放过这一机会?
……………………………………………
【夏商周三代以时序为线,串联起华夏早期历史的壮阔图景!】
【夏朝开启了家天下的篇章,奠定了国家的雏形!】
【商朝以神权强化王权,留下了珍贵的文字和灿烂的青铜文化!】
【周朝创立的礼乐制度,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
【他们或许有过战乱,有过纷争,有过兴衰更迭。】
【但正是这一次次的探索与实践中,中华文明的根基被一点点夯实!】
【从夏到商再到周,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一条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脉络!】
【从蒙昧到开化,从神权到人文,从松散到有序!】
【三个朝代留下的不仅仅是历史故事,更是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
【制度框架与文化基因,它们就像深埋在地下的根脉,滋养着中华文明这棵参天大树!】
【让它在几千年的风雨中,屹立不倒,生生不息!】
【而中华这个词,正是藏在这三代文明的积淀之中!】
……………………………………………
明朝
“咱看那夏商周三代之兴替,就好像看到了咱大明的江山一样!”
“那夏禹开基,就如同咱驱逐胡元,再造华夏!”
“商汤革命是最符合咱胃口的,这跟咱当初潘阳湖与陈友谅决战一样!”
“至于这周室800年,在咱看来是最像大明的,咱如今所要做的事情不也跟这一样!”
朱元璋望着天幕上的夏商周三朝的内容,感觉这天幕就像是在说自己的大明一样。
总能从那天幕内容中,找出几分相似之处来。
无论是好的地方,还是坏的地方,都会发生在大明的身上!
讲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转身看向殿内的文武百官。
若想要大明以史为鉴,长久延续下去的话。
那光靠自己一人又怎么能够做得到?
这就需要文武百官,需要锦衣卫和督察院才行!
……………
【夏商周时期结束后,华夏就要迎来一段足以改变历史的大裂变,大动时期!】
【那又是怎样的大创造,大觉醒?】
【500余年烽火连天,500余年思想奔涌!】
【华夏大地在分裂与争鸣中,竟然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升华!】
【这看似混乱的裂变,催生了华夏历史上最富创造力的思想大爆发!】
【这是华夏历史上,唯一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
【是华夏思想的轴心突破时刻!】
【孔子怀揣着克己复礼的理想奔走列国,哪怕惶惶如丧家之犬,仍然坚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
【乱世中重建人伦秩序,实现周朝之时的礼!】
【老子看透纷争的本质,骑青牛西出函谷关。】
【留下了道德经的5000言,以道法自然的超脱,为世人开辟出一条顺应天道的处世路径!】
【墨子带着兼爱非攻的信念奔走,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用务实的技艺与平等的理想,为百姓发声!】
【孟子继承孔子之学,在诸侯逐利的时代,高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将仁政的种子播向治国理念土壤,立下仁君标准!】
【庄子则化身为梦中蝴蝶,逍遥游于天地万物之间!】
【以齐物我,其身死的豁达,消解着乱世的焦虑!】
【荀子打破性善定论,直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主张以礼法兼治,重塑人性!】
【韩非子则集法家之大成,集法术势于一身。】
【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提供了冷峻的制度和方案。】
【这些思想家们立于乱世之中,不依附任何王权权威,以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纵论天下!】
【他们在稷下学宫激烈争讨,又在论辩中彼此吸收。】
【他们的权威从不是来自爵位与封地,而是源于思想的深度与人格的重量!】
【与思想爆炸相伴而生的,是一场彻底的教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