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开启数千年家天下的华夏!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汉朝
“那唐朝亡了,明朝也亡了,秦朝也亡了!”
“历朝历代的王朝,有哪个能躲掉灭亡的?”
“那唐,明不行,乃公的大汉也不行!”
“但那明,唐在灭亡之后,还有世人记住他们,那乃公的大汉呢?”
看着唐朝灭亡的内容,刘邦的脸上出现了几分唏嘘的神情。
唐朝在鼎盛之时是何等的盛世模样,可在灭亡之时又是这样的狼狈!
如此相反的情景出现在同一个王朝身上,过于戏剧了!
刘邦他看着明朝和唐朝的灭亡,早已意识到这世上并没有真正能够长存的王朝。
不管是100年,200年,300年,还是更久,王朝的最终宿命还是灭亡。
唐朝是这样,明朝是这样,秦朝是这样,自己的大汉在未来也会是这样!
从始至终,刘邦他都没有做过汉朝能够长存的梦想,更没有想过汉朝能够百世,千世延续!
后世子孙是昏君还是明君?这谁能够想得到?
刘邦他也不想去奢求其他,只希望在汉朝灭亡之后,后世之人还会记得大汉。
大汉能够给华夏百姓留下一些东西,让他们能够记住大汉的名字。
提到大汉的时候,能够出现些许的称赞就行了,不要被人人嫌弃就行了!
…………
唐朝
“朕的大唐终于是灭亡了?”
“灭亡了也好,灭亡了也好,是朕的后世子孙对不起天下百姓!”
“那发生在天幕上的事情,朕不能让其再发生在大唐了!”
李世民望着天幕上灭亡的大唐
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暴怒至极,内心甚至还有几分绞痛存在。
可在片刻时间后,李世民他就变的释然了起来。
看先前的那些天幕内容时,李世民他就意识到大唐注定会灭亡的事实了。
大唐已经彻底腐朽不堪了,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明君,怕是都没有回天之力!
与其在那样折腾下去,那还不如就这样灭亡算了!
这样还能落得一个干脆,只可惜要苦了百姓!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眼中流露出冰冷和失望。
言语则尽是一种莫大的耻辱,还有厌恶的语气:“后世子孙不孝,无能守住天下。”
“可那朱温哪来的胆子,竟然敢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世民的眼中明显是有杀伐之气存在。
若是朱温在李世民眼前的话,李世民定要将对方夷三族,当众处死才行。
…………
北宋
“唉,唐朝终究是亡于了那节度使之手!”
“在唐玄宗时期就埋下的种,在这一刻发了芽!”
“只可惜那些百姓遭受了劫难,流离失所!”
“朕的大宋,不会也要出现在天幕吧?”
赵匡胤看着天幕上的内容,控制不住的仰天长叹起来。
在赵匡胤的眼中,唐朝的灭亡原因并不是因为外敌,而是因为内部的腐败!
从那安史之乱起,唐朝的制度就已经彻底崩溃了!
宦官,节度使这两件事就是唐朝身上的两块腐肉!
唐朝后期是有皇帝想要剃掉这些腐肉,可他们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告终!
这两块腐肉,才是导致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只可惜到头苦了天下百姓,让他们还要遭受百年时间的战火折磨。
五代十国时期,死于战乱的百姓多到几乎数不过来的地步。
另外赵匡胤看着天幕上的内容,眼中还有几分担忧存在。
赵匡胤他担心接下来大宋的名字,也会出现在天幕上。
毕竟唐朝和明朝都已经出现了,按道理来说,应该要出现宋朝了!
如果大宋的内容出现的话,那会是何等的不堪?
…………
明朝
“纵使是盛唐,可那最终的结局不也是灭亡吗?”
“这跟咱的大明一样啊,还是没有逃的了这一步!”
“不过就像这天幕所说的那样,唐朝虽然灭亡了,但汉人百姓都会记住那唐朝!”
目睹唐朝的灭亡,朱元璋心中因为明朝灭亡而出现的愤怒和不甘,顿时消散了不少。
因为在历朝历代的王朝之中,唐朝绝对是能够排进前三的王朝。
像这样的唐朝都难逃灭亡的命运,更何况是自己的大唐?
这样一想,朱元璋一下子就舒服了不少,没有那么的不甘。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时代精神!】
…………
宋朝
“这………这天幕内容是何意?”
“朕的大宋,也要出现在这天幕上吗?”
“若大宋也要出现在天幕上的话,那会有多么的不堪?”
天幕上的标题出现时,赵匡胤的心头顿时出现了不安的情绪。
意识到自己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如今就要出现在天幕上了。
赵匡胤他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害怕看到宋朝灭亡时的样子。
如今这天幕标题在赵匡胤看来,就是要将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都给讲一遍。
这其中肯定会出现大宋的名字,也会出现大宋在灭亡时的那些屈辱事情。
…………
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百姓也都意识到了这点。
脸上不约而同的都出现了,担忧和害怕的神色。
除了唐朝和明朝的官员和皇帝以外,因为他们刚刚已经经历过了这样的一场灾难。
接下来需要担惊受怕的,就是其他王朝的人!
…………
【时代终会结束,但每个时代都会留下它不灭的精神!】
【茫茫禹迹,化为九州!】
【大禹治水的传说,或许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宏大的国家叙事!】
【当洪水退去后,裸露的土地上出现了最早的疆域概念。】
【作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广域王权国家。】
【夏朝的建立,便与这位治水英雄紧密相连!】
【传说中,那五帝之一的舜去世后,便将帝位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等到禹的儿子启登上皇位后,将曾经的禅让制改成了世袭制。】
【自此,开启了华夏历史上3000多年的家天下时代!】
【尽管史书对夏代事迹多有记载,但后世却始终未发现可直接佐证的文字与文物。】
【直到考古学家在寻找夏都的过程中,发现了二里头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