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什么叫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唐朝


    “这武则天是陛下的才人?”


    “这武则天和陛下,还有那李治竟然……”


    魏征瞪大了眼睛看天幕内容,一股震惊从心头生了出来。


    他还没有想到这武则天竟然跟李世民还有关系,竟然是李世民的才人!


    若是从这一点来看的话,那武则天能登基称帝,跟李世民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啊。


    如果不是李世民的话,那武则天都没有机会能够入宫,就不会有后面的事。


    想到这里。


    魏征内心生出了一股莫名的冲动,想要站出来进行上谏。


    这留名青史的好机会,不就直接来了吗?


    不过魏征他的左腿才刚刚迈出,下一秒就直接收回了。


    因为他意识到龙椅上的李世民,正在用满是杀意的眼睛看着自己。


    自己要是敢站出来说一句话,那估计下一秒就要被砍成臊子了。


    魏征他虽然是出了名的敢直言上谏,但这可不意味着魏征他找死啊。


    看着魏征退回去后,李世民咬牙切齿的注视着天幕。


    “好啊,这武媚娘竟然跟朕还有关系?”


    “这…………”


    “后宫干政,竟然会酿下如此大祸!”


    “那武则天能够成为女帝,都是因为这李治的愚蠢啊!”


    李世民他万万没有想到,那武媚娘竟然跟自己还有关系。


    对方在未来,竟然是自己的才人?


    若不是自己的话,那武媚娘甚至还没有机会能够入宫。


    至于什么李治和武媚娘之间的关系,李世民他倒不是那么多在乎。


    这种事情发生的简直不要太多,算不上什么稀奇。


    一个才人而已,自己还不一定宠信过她。


    看完眼前的那些内容,李世民的眼中明显闪过了一抹寒光。


    “来人,给朕将那武士彟的次女带来!”


    “朕倒是要看看了,那能够夺朕大唐江山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样?”


    李世民动了想要斩草除根的念头,他想提前解决掉那武则天。


    这样一来,所谓女帝就不可能发生在大唐身上了!


    自己在未来所犯下的错,那就由自己现在来进行弥补。


    …………


    【直至永徽元年唐太宗忌日,唐高宗李治入感夜寺祭拜上香时,才与武则天重逢。】


    【永徽二年,唐高宗李孝服期满,对武则天仍然念念不忘。】


    【他选择将武则天再召入宫,对方很快就生下了长子李弘,被封为二品昭仪!】


    【后武则天都与王皇后周旋,实则是新旧势力的交锋。】


    【永徽五年,武则天再诞一女,亲手掐死后陷害于王皇后!】


    【但是否杀女之举不详,可能为谣言!】


    【永徽六年,武则天盛宠不衰,唐高宗废王皇后为庶人,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成为皇后的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之事。】


    【唐高宗多病,朝廷决策多与武则天共同商议,武则天逐渐掌握朝中大权!】


    【显庆五年,唐高宗风疾发作,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


    【内政,军事,武则天多有干预,显示出武则天的才能。】


    【上元元年,武则天谏言十二事,均被唐高宗采纳实施!】


    【永淳二年,唐高宗驾崩,李显即位!】


    【武则天贵为皇太后,实际上掌握着朝堂大权。】


    【先后费立两位皇帝,开始称制,自创国号为周!】


    【从二圣临朝到称帝,武则天足足用了20多年的时间。】


    【在位期间,她的统治有着鲜明的两面性。】


    【积极面!】


    【破格提拔人才,如狄仁杰,张柬之等。】


    【首创殿举,武举,扩大统治基础,抑制士族势力,重视农业生产。】


    【让国家人口从贞观末期的380万户涨至650万户,被评价为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而武则天的消极一面!】


    【任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诛杀唐宗室数百人,文武大臣数百家!】


    【制造恐怖统治,广建佛寺,耗费民力,加重百姓负担!】


    【晚年的武则天逐渐变得昏庸,做出许多的糊涂事来!】


    …………


    唐朝


    “笑话,什么叫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大唐在那武则天的手中,都已经被糟蹋成了何番模样?”


    “朕接手之时,朝堂是何等的不堪啊!”


    “若是没有那武则天的昏庸之举,大唐何至于如此?”


    虽然武则天是李隆基的奶奶,但李隆基内心并没有几分对他的敬畏之意。


    有的只是对武则天的厌恶和鄙夷!


    在其看来,自己的这个奶奶就是一彻头彻尾的昏庸之君罢了。


    大唐天下在其的治下,那叫何等的不堪。


    天下生灵涂炭,无数的边疆被其割让了出去。


    死在那些酷吏手中的忠臣义士,更是不计其数。


    为了修建佛寺所损耗的钱财,几乎要掏空国库!


    每一件事,情都只有昏庸之君才能做的出来!


    等父皇继承大业的时候,就留下了满满的一大摊烂摊子。


    …………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没有几年可活了,召回被流放的李显立为太子!】


    【武则天明白江山只能给李家人,不能给武家人!】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


    【拥立唐中宗李显复辟,恢复唐朝国号!】


    【武则天被迫退位,以太上皇的身份退居上阳宫。】


    【退位没有多久时间,武则天就病逝当场!】


    【身为女子,武则天她的这一生注定是传奇,是华夏独一无二的女帝!】


    【身为皇帝,武则天她的这一生注定是失败的!】


    ……………………………………………


    “无论武则天她的功绩如何,就凭她唯一一位女皇帝的身份就足够留名青史,被历史永记!”


    “她的第一任老公是皇帝,第二任还是皇帝,他自己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孙子也是皇帝!”


    “所谓的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就是在中间断档了!”


    “胡亥也可以用上承秦朝,下启汉朝来形容!”


    “武则天她自己是成功称帝了,但她的这一举动将后世女子的路全部给断了!”


    “李治做梦也没有想到武则天竟然能够活到80多岁,更没有想到她敢称帝!”


    “不要说是李治了,换成历朝历代任何一个人来都猜不到这件事!”


    “武则天她虽然称帝了,但是功绩确实不怎么样,丢了大唐三分之一的土地,不少臣子都因她而死!”


    “李治要是知道武则天在未来称了帝,那会作何感想?估计会被气死吧!”


    “光凭以女子身份称帝这一点,武则天她就足够成为千古一帝了!”


    “武则天单论能力其实是不如吕雉,邓绥这些人的!”


    “要是李治知道武则天所做的这些事情了,她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什么样的反应?”


    “冷知识是武则天她最后的退位是被逼的,如果她不退位的话,估计张柬之就要把她砍成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