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木匠皇帝!九千岁!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第十三位———明熹宗朱由校!】


    【明朝的皇帝个个都有活,都不是泛泛平庸之辈。】


    【而接下来要出现的明熹宗朱由校,也是其中一位。】


    【朱由校是华夏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明明更喜欢艺术,却被逼无奈做了皇帝。】


    【他的政治能力不高,但是造出来的木器水平倒是精妙绝伦,历史上也称其为文盲皇帝。】


    【1605年,朱由校出生于紫禁城。】


    【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爷爷是鼎鼎大名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虽然贵为长子,但他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父亲和爷爷的重视,甚至没有入阁读书!】


    【反而技能全部都用在了做木工活上面。】


    【1619年,朱由校生母王氏去世,朱翊钧念及皇孙年幼,便让皇太子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照顾朱由校。】


    【公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驾崩!】


    【同年,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


    【可对方实在是不争气,等了20年,却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朱常洛死后照顾朱由校的李选侍,挟持朱由校控制了乾清宫。】


    【她欲争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


    【可是她的计划,遭到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


    【为了解救年幼的朱由校,大臣们纷纷冲进乾清宫宫,抢出朱由校。】


    【这就是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


    …………


    汉朝


    “木匠皇帝?他好端端的皇帝跑去当一个木匠?”


    “朕若是没有记错的话,先前还有修道的,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在!”


    “有这些皇帝在,那明朝又能好到哪里去!”


    刘彻原本以为两代皇帝加起来七十多年不上朝,就已经足够离谱了。


    可在看到这朱由校的内容时,刘彻意识到原来这还有高手啊!


    他好端端的一个皇帝,跑去当一个皇帝了?


    这明朝晚期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这皇帝一个个的……。


    刘彻一开始对朱元璋,朱棣,朱瞻基这几位皇帝还是比较欣赏的,可称为明君。


    但他们的子嗣后代们,这是一点好的也没有学到啊?


    这样的王朝,真的还能存在下去吗???


    一旁的霍去病听到刘彻的抱怨和气话,心中也想到了一个问题。


    若是自己生在明末晚期的话,那自己有机会能建功立业吗?


    霍去病他自己都不确信,感觉自己可能会毫无用武之地。


    这样一比较,自己还是生在大汉好,要好上太多了。


    …………


    三国


    魏


    “王朝末年之时,什么样的离谱事情不会发生?”


    “不要去说那明朝了,大汉在末年之时又好到哪里去了?”


    “十常侍,董卓,何进这一个个的!”


    “没有比那天幕上移宫案好上多少,都是一样的丢人现眼啊!”


    曹操他看着那发生在天幕上的移宫案,内心竟然出现了几分同情和无奈?


    在其看来,越是到了王朝末年之时,各种奇葩和离谱的事情就越可能会发生。


    不要说是天幕上的明朝了,早些年的大汉发生的那些事情也没有好的哪里。


    每每回想起来,曹操他都会感觉到一股莫名的气愤。


    也正是那一桩桩的事情,让曹操坚定了要当一个权臣的心!


    …………


    宋朝


    “这朱由校倒也是一不幸之人啊,竟然能遇到这种事情!”


    “其父朱常洛无能,连累的其子遭受这种不幸之事!”


    “若是有朝一日大宋灭亡了,那朕的大宋会变成什么样?跟这明朝比起来如何?”


    赵匡胤看到朱由校的遭遇时,眼中闪过对其的点点心疼。


    对于一个才几岁大的孩子,就遭遇这样糟糕的事情,这何尝不是一种不幸?


    这一件事情的发生,估计会在朱由校心中留下什么阴影也说不定!


    而且这一件事要是怪起来,跟那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有些许密不可分的关系存在。


    凡是他朱翊钧理会一下朝政,明朝也不能变成天幕上的样子啊!


    另外赵匡胤他看着天幕内容想到了自己的宋朝。


    那明朝晚年都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那自己的大宋又是如何?


    会比天幕上的明朝好吗?还是比明朝差?


    …………


    【朱由校当年才十六岁,从来就没有被立为过太子,甚至连一天正式教育都没接受过。】


    【可在其父明光宗朱常洛死后,朱由校就这样被抬上了皇帝之位,是为明熹宗!】


    【明熹宗继位之后,整日沉迷于做木匠活,无心治理朝政。】


    【他的这一举动,使得宦官魏忠贤趁机结交朱由校的奶妈客氏。


    【二人狼狈为奸,擅权干政,致使朝堂腐败。】


    【而此时的明朝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大明督师熊廷弼被迫辞官,致使努尔哈赤攻破辽城,辽东局势日趋严峻。】


    【1621年,为了稳定辽东局面,朱由校重新启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以王化贞为辽东巡抚。】


    【但王化贞主张进攻,意图收复辽沈,熊廷弼则主张积极防御!】


    【二人之间的主意不合,直接给了后金可乘之机,导致东北四十余城彻底沦陷。】


    【明军被迫退回关内,将关外之地全部都给了军人。】


    【1623年,魏忠贤自任东厂提督,再加上与客氏里应外合,权势日益显赫!】


    【同时魏忠贤还总在朱由校做木工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进行批阅。】


    【朱由校很烦有人打扰,便打发魏忠贤自己看着处理就行。】


    【于是魏忠贤借机多次矫诏擅权,依仗着皇帝年幼不懂事,作威作福。】


    【使得国家民不聊生,政治极度黑暗,百姓的生活也过得苦不堪言。】


    【1625年,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六君子,为了能够扳倒魏忠贤,上书弹劾魏忠贤24大罪。】


    【结果这些人皆被魏忠贤投入监狱,尝尽人间酷刑后,惨遭杀害!】


    【而兵败辽东的熊廷弼,因与东林六君子有私交,也被魏忠贤陷害致死。】


    【自此之后,魏忠贤的气焰就更加嚣张,外庭成为了他一个人的一言堂!】


    【魏忠贤他也多了一个外号,九千岁!!!】


    【而朱由校的奶妈客氏,则在后宫养了好些个颇有姿色的宫女,专门进献给皇帝!】


    【但只要是有身孕的妃子,都会被她设计谋害,甚至连皇后都被她害的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