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嬴政:俺滴!俺滴!都是俺滴!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秦朝


    “那海外诸国竟然富到这般地步?”


    “若是真的大秦能够得到这些财富的话,那大秦的命运是否会被改写?”


    “如果没有天幕内容的出现,朕估计都不会知道有这件事情。”


    在原先的那些天幕内容中,嬴政他就已经知道了有海外诸国的存在,也知道那些海外诸国的富裕程度。


    可如今在看到隆庆皇帝的天幕内容时,嬴政他再度被那些海外诸国的富裕程度所震惊到。


    在嬴政眼中,那些海外诸国就如同一个个宝库一般,等待着他前去打开。


    不说得到全部,就算是得到其中一部分,那对于大秦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光看着不去拿的话,那太暴殄天物了!


    俺滴,俺滴,都是俺大秦滴!!!


    …………


    明朝


    “多少银子?这通过海禁得了多少银子!”


    “3.3亿两白银,这海禁开放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这…………”


    “若是咱也开放海禁的话,那这些银子是不是会落到咱的国库之中?”


    “这样一来,咱的大明就不可能还会没钱了!”


    看到隆庆皇帝通过海禁所赚的白银数目,朱元璋的眼神变得炽热起来,当场瞪大了双眼。


    要知道就算是大明国库所存的白银全部加起来,也没有这3.3亿两白银的一半之多!


    朱元璋他知道开放海禁能够赚取银子,可万万没想到能够赚取这么多啊!


    三亿两白银,这是大明多少年的税赋啊!


    而且这其中还会有被人抽掉的,这一想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朱元璋他看向天幕内容的眼中,都已经出现了贪婪的神色。


    那三亿多两白银,都是俺的,都是俺的啊!


    要是大明有这么多的银子在,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相较于封海禁所带来的好处,朱元璋更倾向于这些白花花的银子。


    自己也不求多,若是能够通过海禁赚个一两亿两,那也知足了!


    在这一刻,朱元璋的内心终于开始松动了!


    即便朱元璋心中的小农思想再为深固,在这些数额巨大的银子面前也不值一提啊。


    …………


    所处另一时空的大明


    “海运一事,竟然能够赚取这么多的银子!”


    “朕派郑和下西洋之时,怎么就没有赚到?”


    “这是朕在哪里做的不对,还是朕……”


    看到子孙后代在海运一事上,竟然成功赚到那么多银子的内容时。


    朱棣他足足吃惊了好一会儿,时间才彻底反应过来。


    先前朱棣他也有派郑和下过西洋,虽然也靠香料赚了不少银子,但远远没有那天幕上赚的多啊。


    这是自己在哪里出了问题?才让那些白花花的银子跑掉了?


    没有皇帝会嫌弃银子太多的,特别是朱棣这种喜欢开疆拓土的皇帝!


    ……………………………………………


    【成功为张居正一条鞭法,奠定经济基础!】


    【东南沿海经济复苏,民间贸易兴盛。倭寇因生计改善逐渐消失。】


    【此外朱载坖采纳高拱建议,与蒙古俺达汗达成隆庆和议。】


    【开放边境互市,结束近两百年的军事对峙,为国家节省巨额军费。】


    【同时倭寇在戚继光等将领的清剿下,基本被肃清,沿海恢复安定!】


    【然而朱载坖私生活放纵,年仅36岁便纵欲暴亡。】


    【这位在位仅仅六年的皇帝,给大明留下的政治遗产却显得异常坚实。】


    【国库白银储备足够支撑十年军费,海上贸易网络打通了全球经济命脉。】


    【不仅填补了嘉靖朝的部分财政窟窿,更为万历初期张居正变法铺平了道路。】


    …………


    “活的久才是最大赢家。隆庆几个兄弟都死的太过于短命了!”


    “朱载坖算得上是大明的及时雨了,虽然为人木讷,但是胜在听劝!”


    “大家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为争气!”


    “朱载坖的功绩其实挺厉害的,不过被儿子和爹的名气给盖过去了!”


    “他要是不生,嘉靖就要彻底绝后了,还好色,这完全不能怪他!”


    “朱载坖他别的本事可能没有,但是他胜在会听话,听人劝,吃饱饭!”


    “以明朝晚期的这种情况,儿子要是生的太少了,可能还不够那些文官们玩的!”


    “可惜了,隆庆要是再活的时间久一点,说不定明朝的命运真的有可能会被改写,只可惜死的太早。”


    “要是论明朝最受欢迎官员喜欢的皇帝有哪些人?这朱载坖绝对算得上是其中一个!”


    “事实证明,这海运就等于运钞机,赚银子是真的赚的疯狂。”


    “一个被世人说为好色的皇帝,但没有多少子嗣留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


    隋朝


    “皇帝听劝?这本身就是一大难事!”


    “若是杨广这个混账东西懂得听劝的话,朕的大隋又怎么可能二人而亡?”


    “十几年的时间,想要做完百年时间的事情?他这是想要一步登天啊!”


    看了那么多的天幕内容,杨坚愈发觉得听劝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事情。


    一个皇帝要是能够做到听劝,那对方就不会成为昏君。


    不说成为什么明君,让王朝延续下去肯定没什么问题。


    而最害怕的就是那些不听劝,又有远大抱负的人,就像自己的混账儿子杨广一样。


    没有能力又喜欢折腾,活生生将隋朝折腾没有了!


    …………


    唐朝


    “生了一个好儿子啊,这嘉靖!”


    “自己给明朝留下了一个大窟窿,到头来让自己的儿子来弥补!”


    “跟先前的那昏君朱祁镇,又有什么两样?”


    “那嘉靖虽然比朱祁镇好,但是他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李渊在看朱载坖的天幕内容时,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等看完天幕上的内容后,李渊他才想起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到底是从何而来?。


    那朱载坖所做的事情,不就跟那朱见深一样吗?


    同样都是遇上了一个好爹,那朱见深遇到的是朱祁镇,这朱载坖遇到的是朱厚熜!


    这两个好爹给他们的儿子,留下了那么大的窟窿和一摊烂局面。


    到头来要让他们的儿子,给他们去收拾局面擦屁股。


    这明朝的皇帝可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啊,每一个都有几分特殊存在!


    另外李渊他在想老爹给儿子留下烂摊子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他跟李世民。


    要是这样一比的话,自己这个父皇当的还是比较尽职的!


    自己可没有给李世民留下什么烂摊子,而且自己的这个儿子也要比天幕上的朱载坖等人厉害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