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我先避他锋芒?取刀!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我先避他锋芒?】
【取刀!】
【酒长歌,莫长叹,率尔万邦复江山!】
【第二位——明成祖朱棣!】
【朱棣他虽得天道而登临大宝,却又失人道而罪不可赦!】
【只因当朝天子朱允炆一旨削藩令,他便亲率800精兵以清君策之名,自诩靖难之师。】
【高呼明大义者生,违天理者死之口号!】
【向九五至尊兴兵开战,同天地仁心一刀两断。】
“传檄天下”
“本王今日发兵!”
“奉天靖难!”
【朱棣他虽被称为千古一帝,但又沿袭了其父亲朱元璋的嗜杀成性。】
【对内刊登奸臣榜,对外赦杀胡令,以藩王之身入主大位。】
【面对史比如铁的谩骂,将国之重臣连诛十族。】
【以人屠之势五征漠北,即便将大明国库打的一干二净,也要彻底击贼寇于北境。】
“我要你们和我一起!”
“马踏连营!”
“我要你们和我一起!”
“血战沙场!”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不再受战乱之苦!”
【朱棣他虽然不是一个好人,但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好皇帝。】
【其一生励精图治率三军跨长城,而五征漠北!】
【派军返踏怒浪而六下西洋,令万国来朝。】
【只求一生捍卫大明,流芳万古!】
“我老头子匹马单刀,也不让他们跨进长城一步!”
【他虽年过半百,早已身处风前烛,雨里灯的困境。】
【在明军对外的大小战役,他无一不御驾亲征。】
【誓以君王死社稷之决心,树三军将士之榜样。】
“不破敌军,誓不回转!”
“杀!!!”
【永乐大帝朱棣他的这一生有功有过,他曾对后世评价自我怀疑,对朱家子孙望而不安,对江山社稷流连忘返。】
【但他却从没有对贼寇让过一步,他在用自己的行为捍卫着明朝尊严!】
【封狼居胥,永乐大典,万国来朝,郑和下西洋,这些都是朱棣身上无法抹除的功绩!】
“永乐十一年”
“永乐十二年”
“永乐十五年”
“你们亲自率兵掠我边疆!”
“现在说退兵?晚了!”
…………
“朱棣的武功确实是没的说,但是他的文治水平却有些许不如了,这是朱棣身上比较遗憾的一件事!”
“如果朱棣在文字水平上再努一把劲的话,那他去比肩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了洗清身上的污点,李世民和朱棣真的是拼尽一切,拿盛世来洗刷自己的罪名!”
“朱棣他对不起老爹朱元璋,对不起兄长朱标,但是他对得起明朝百姓!”
“草民朱重八拜见永乐大帝!”
“朱棣做儿子做爹可能不行,但是做皇帝确实没的说,能够跟他比的人,一只手怕是都能数的过来。”
“明朝虽然不是最为强大的王朝,但一定是最为硬气的!”
“草民朱重八携贱内马秀英犬子朱标及孙儿朱雄英见过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
……………………………………………
汉朝
“像啊,这朱棣和朕倒有几分相似!”
“朕的大汉与匈奴之战,也要跟这天幕上的一样!”
“汉军要将那些匈奴打的不敢来犯,让他们闻风丧胆!”
刘彻看完朱棣的那些内容后,眼中反而是多了几分对朱棣的欣赏。
二人同为主战派皇帝,在对待外敌这一方面的态度是出奇的一致。
就是要派军征讨异族,打的他们不敢再来犯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长教训,只有这样才能给王朝百姓出口气。
朱棣对蒙古所做的那些事情,也正是刘彻想要对匈奴做的。
迟早有一天,自己的汉军要将那些匈奴打得不敢来犯,让他们听到汉军名字就闻风丧胆。
…………
唐朝
“朱棣虽然善战,但是过于穷兵黩武了!”
“数次征讨,到头来落得一个国库亏空的下场!”
“朕明白这朱棣为何要这么做,但朕不会效仿他!”
李世民在看完朱棣的天幕内容时,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那朱棣确实是一能征善战的马上皇帝,他所立的那些功绩也确实是了不得。
但在李世民看来,朱棣的身上却有一个天大的毛病。
就是穷兵黩武!
天幕上的朱棣,跟当年的汉武帝刘彻何等相似。
二人同样都是一味的主战,那汉武帝刘彻险些因为主战而亡国了。而朱棣他也没有好到哪去。
所以在李世民的眼中,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过度征伐反而是吃力不讨好!
…………
明朝
“明成祖,这不就是在骂朕得位不正吗?”
“岂有此理,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朱高炽,这就是你子孙后代干出来的好事啊!”
“朕是明太宗,不是什么明成祖!”
目睹完自己的那些天幕内容后,朱棣他最为在意的事情还是那明成祖的称呼。
在朱棣眼中,那所谓的明成祖不就是在骂自己得位不正,在说自己不是正统吗?
这让一向注重正统二字的朱棣,如何能够接受这样的评价。
当场就给朱棣气得嘴角忍不住的颤抖,可见其心中的愤怒程度。
为了进行宣泄,朱棣则是直接将怒火对准了太子朱高炽。
而面对朱棣莫名其妙的一段痛斥,朱高炽内心也是颇为无奈和懵逼。
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就是你的子孙后代吗?
而且那后世子孙做的事情,自己又从何得知?
……………………………………………
【第三位———明仁宗朱高炽】
【如果说朱标是明朝地位最巩固的太子,那朱高炽他就是明朝权力最大的太子!】
【在朱高炽没有当皇帝之前,他就替其父朱棣监国20多年!】
【与其说朱棣是明朝的皇帝,不如说朱棣是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
【每次朱棣御驾亲征,都需要征得朱高炽的同意。】
【如果没有这位大管家存在,朱棣很难立下不世之功,没人能替其保障后勤。】
【自从朱高炽当上皇帝之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开始,为他的父亲朱棣擦屁股。】
【停止了大规模对外征战,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减免赋税!】
【废除严厉的刑法,并且平反了许多冤案!】
【如果说朱棣和朱元璋是打江山的话,那朱高炽他就是坐江山,让大明江山得以稳固下来!】
【朱高炽还重用杨士奇,杨荣等贤臣,提升内阁的权力。】
【就在朱高炽打算把京城迁回去的时候,却因为过度肥胖病逝!】
【朱高炽享年47岁,仅仅当了十个月的皇帝。】
【但仅凭这十个月,朱高炽他就得了一个仁宗的称号!】
【虽说朱高炽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但是他监国早有二十多年的经历,实为一代明君!】
…………
【第四位———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从小便跟着爷爷朱棣远征漠北,马踏草原!】
【因为见惯了沙场中的刀光剑影,所以他也耳濡目染的习得了一身武艺。】
【直到公元1424年,先是爷爷朱棣病逝在了北征的归途之中,又是父亲朱高炽驾崩在了龙椅之上!】
【所以年仅27岁的朱瞻基,正式登上了那代表着无上权力的皇位。】
【而朱瞻基登基后要做的只有两件事。】
【一是为先祖之遗志攘平外忧!】
【二是为千秋之太平铲除内患!】
【公元1428年,朱瞻基亲率3000大明军队,直面5万蒙古铁骑!】
【一边高举着背负了山河荣耀的黄龙军旗,另一边则挥舞着饮饱了大明三代英雄血的蒙古弯刀!】
【伴随着军旗所指,弯刀锋芒,两军在宽河一带发起了决战!】
【只见朱瞻基率先射杀前锋三人,随后又令明军铁骑从两翼夹击。】
【刹那间飞矢和火炮齐飞,将那蒙古部落给打的是落花流水,将士溃逃!】
【此战过后,蒙古被彻底打服,打的他们再也不敢抬头直望中原!】
【而朱瞻基不仅是对外得胜而归,就连对内也一举扫平了藩王作乱。】
【彻底解决了自朱元璋以来,始终困扰着明朝的藩王之争问题。】
【并且还开创了仁宣之治,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可令谁都没有想到,朱瞻基在几年后竟逐渐变得玩物丧志,整日痴迷于斗蛐蛐而不理朝政。】
【不仅对外舍弃了安南之地,就连北部九边之境也在大踏步的后退。】
【外部的明军只能退缩于长城一线,内部宦官更是开始大肆揽权。】
【直到公元1435年,年仅38岁的朱瞻基就突然病逝!】
【朱瞻基他的前后生极其冲突,似乎是彻底丢掉了精气神一样。】
【可即便如此,也无法抹除朱瞻基身上的那些功绩。】
【相较于父亲朱高炽,朱瞻基他这个孙子明显更像爷爷朱棣,活脱脱一个小太宗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