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口气看完历代起义军!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秦朝


    “寡人的大秦能有今日,靠的是历代先祖,靠的是无数老秦人!”


    “若是没有历代先祖所打下的基业,寡人就算是有通天之能也是无力!”


    “这历代王朝所创之难,不就是上天对寡人,对历代先祖,对老秦人的认可?”


    嬴政他看完天幕对秦朝的评价后,朝天目所在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就如内容所说的那样,自己能够统一六国,建立大秦。


    靠的不是自己单单一人,而是历代先祖和老秦人的积累。


    如果没有他们的话,那自己就算是有通天本领,怕是也没有办法能够做到统一天下。


    老秦人的血性,是靠数不清的战争和鲜血所炼成的!


    从一偏僻小国到如今的大秦天下,不知道是历经了多少事情。


    为何夺了天下的是秦国,而不是那齐,楚,魏?


    是因为商鞅,白起,王翦他们这些人!


    另外让嬴政最为满意的那一句话,是天幕说的大秦开创了大一统!


    从零到一,要比从一到一百还要难!


    这一句话就是对自己和大秦历代先祖们,最大的认可了!


    殿内的文武百官在听到这些话时,纷纷骄傲般的挺起了胸口。


    他们也是大秦的一员,这天幕所称赞了大秦,那也同样是在称赞他们。


    …………


    隋朝


    “这天幕……所言倒是不假!”


    “若是没有那秦朝的,大一统还要等到何时?”


    “那嬴政纵使有万般不对,这大一统确实是天功一件!”


    “仅凭这一点,秦朝排到第一也不是不可!”


    杨坚他对于秦始皇嬴政的态度,素来都是相当不喜的。


    在杨坚他的眼中,秦始皇嬴政就是一代暴君。


    秦朝之所以落得一个二世而亡的结局,那秦王嬴政要背负上其中一大半的责任。


    可唯独在面对这天幕上的内容时,杨坚纵使有万般的不愿,也不得不承认那秦始皇嬴政的功绩。


    如果没有嬴政的大一统出现,那天下怕是还要处于诸侯割据状态。


    即便会有下一个秦始皇出现,那还要等多少年?


    杨坚他经历过大一统,所以他知道这其中的难度到底有多么大。


    而且嬴政他是开辟大一统先河的那一个,这其中的难度更是不知道要高上多少。


    如若让杨坚他来的话,他自己是没有信心能够做到大一统的。


    即便有历代先祖的积蓄在,杨坚也没把握。


    ……………………………………………


    【一口气看完历代起义之战!】


    唐朝


    “历代起义之战?”


    “那这天幕内容中,会有朕的大唐吗?”


    “若大唐也发生所谓的起义之事,那是因为何等缘故?”


    “是大唐百姓被逼的无路可走了,还是因为什么原因?”


    看到那天幕标题的时候,李世民他的眉头就微微紧皱了起来。


    光是起义二字,就说明了参与的都是些百姓。


    能够把百姓逼的起义,那可见其中不足。


    李世民他回想着历朝历代的起义。


    那都是王朝皇帝昏庸天下,百姓被逼得无路可走了才会选择起义。


    远的不说,李世民他和李渊就是起义军中的一员。


    若是他说那起义军一句不好的,那就等同于是在说自己啊!


    心中有着担忧的李世民,只能期望天目内容中要是有大唐的话,希望大唐莫要出丑的太难看!


    若是大唐晚期昏庸无能,逼得百姓民不聊生,起义而反的话。


    那就是在给大唐抹黑,永远无法抹除的一道污点。


    …………


    明朝


    “起义军,这里面会有咱的名字吗?”


    “咱当年揭竿而起的时候,那也是起义军中的一员!”


    “咱率领着起义军将那元朝给推翻了,这天幕上应该会出现咱的名字吧?”


    “如果没有咱的名字,那李自成的名字会不会出现在天幕上?”


    看到起义二字时,朱元璋他下意识就想到了自己。


    朱元璋他当时所投靠的红巾军,就是一支起义军。


    参加起义军后,朱元璋一路率领起义军推翻了元朝。


    若是这天幕内容是关于农民起义军的那自己的名字,是否会出现在天幕上?


    历朝历代之中能够比自己厉害的起义军首领,应该也没有几个了!


    如果自己的名字没能出现在天幕上的话,朱元璋他想看到那李自成的名字出现在上天幕上。


    反正大明在未来都已经完了,他想通过李自成的天幕内容,看看大明在未来到底有多么不堪。


    只有看到了那些不堪,他才能进行改正。


    反正都已经痛了,那不如一痛到底,长痛不如短痛!


    …………


    清朝


    “起义军?就是叛逆之人罢了!”


    “乱臣贼子,在朕看来没什么好看的?”


    看到天幕标题的那一眼,乾隆当场就冷哼出了声。


    言语中带着几分不屑,当场就开始指责起所谓的起义军。


    说好听点是一群起义军,可说难听点就是群乱臣贼子,企图谋逆王朝之人!


    不过言语不屑的同时,乾隆的眼中还出现了几分心虚。


    乾隆他会不知道那些起义军,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被逼得无路可走之人吗?


    他自然是知道的,可他绝对不能说那些起义军一句好话。


    因为如今大清还有起义军在,那些人打着什么反清复明的口号,企图推翻大清!


    自己要是说了起义军一句好话,那岂不是就在说那些想推翻大清的人?


    ……………………………………………


    【第一位——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携龙颅,饱民腹!】


    【天街踏尽黄泉路!】


    【他是门阀士族的终结者,李唐王朝的送葬者!】


    【曾因多次落榜无果,又看清了那吃人的世道本就不公!】


    【于是便以“补天均”为名,自诩冲天将军为号。】


    【携十五万流民,扔下锄头,挥舞钢刀杀入长安!】


    【黄巢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件事情,杀入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


    【世家门阀皇帝不希望让黄巢考中状元,那他就杀入长安当这皇帝!】


    【他誓要将碧血酿作酒千盅,在策马奔腾踏破九重宫!】


    “唐廷无道,吾代天伐!”


    【只见黄巢率军杀入长安后,接连数日杀人满街!】


    【唐宗贵胄尽数枭首,五省高官血染刑场!】


    【可谓是天阶踏尽公卿骨,辕门遍逛权贵颅!】


    【可他虽然杀尽了那些贪官污吏,却没能承得住这九鼎之重。】


    【最终被唐军以武力镇压,横剑自刎于那虎狼谷。】


    【但至此三百年大唐命脉已断,仅留诗词一篇,响彻八千里山河!】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