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吾非相,乃摄也!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或许他做不了海瑞那班死死板板,片叶不沾身的清官,但是它却足够圆滑。】


    【一个强势的帝国,或许需要千千万万个海刚峰,但这个日薄西山的明朝,却需要用一个用雷霆手段,为自己续半口气的张居正。】


    【隆庆六年,小万历望着自己马上就要咽气的父亲,或许不会想到以后自己将会面临多么严峻的生活。】


    【张居正对小万历的要求非常高,为其定制的课程甚至比不少翰林院学子的都还要夸张。】


    【这让小万历害怕的是,张居正自己编写的那本地鉴图说,上策划着的是尧舜禹的明君的故事,下策划着的是商纣等暴君的惨状。】


    【每讲到商纣王酒池肉林的时候,张居镇就会盯着着万历的眼睛说:“陛下若是不用心,譬如那商纣!”】


    【小万历他的童年日子就是在这种几乎没有一丝空闲时间,还有张居正不断的鞭策中度过的。】


    【张居正一直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小万历,但他却忘了小万历首先是一个需要玩耍的孩子。】


    【不断的窒息压迫,只能让小万历的内心越来越逆反,这样只会事倍功半】


    …………


    三国


    季汉


    “太急了,这张居正太急了!”


    “他所做之事与拔苗助长有何区别?这样到头来怕是要适得其反啊!”


    “那万历在其的教导之下,怕是难成大器!”


    刘备看着张居正对万历的各种教育和严科要求时,眉头就开始紧皱起来了。


    在刘备看来,那张居正的要求未免也太过于严苛了,几乎是给万历一丝可以喘息的机会。


    对于一个才几岁大的孩童,又怎么能用如此严苛的办法进行教育?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有极大的可能会拔苗助长,难以成器。


    刘备他在说话的同时,还看上了一旁的阿斗。


    曾几何时,刘备他也想用这样的办法去教育阿斗。


    可是到最后,刘备他就放弃了这个办法。


    因为在他看来,用这种办法教育成才的可能性太小了,甚至会给孩子逼疯。


    …………


    明朝


    “我对陛下太过于严苛了吗?”


    “可如果不这样对待陛下的话,他又怎么能扛起大明江山啊!”


    “若是不能将陛下培养成明君,那我又有何颜面去见明朝历代皇帝?”


    “但这天幕上的内容……”


    目睹着天幕上的内容,张居正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迟疑和自问。


    若是没有那天幕内容出现的话,张居正他定然无法感受到自己所做之事的严苛,又或者张居正他根本就不会去在意这些事。


    因为在张居正的心中,将小万历培养成明君,就是他所要做的最重要之事。


    若是自己不严加要求的话,又怎么能培养出属于大明的一代明君来?


    要让大明重新中兴起来,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是无法做到的,需要靠皇帝小万历才行。


    那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小万历这个明朝皇帝必须要承担的。


    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待,自己来不及啊!


    可在目睹天幕上的那些内容后,张居正他第一次进入到了迟疑的状态中。


    难道真如天幕内容所说的那样,自己对小万历真的太过于严苛了?


    本本应该属于孩童的时光和快乐,自己并没有让对方感受到?


    ……………………………………………


    【张居正他对于明朝的改革,可以分成三件事情来看。】


    【第一件事情:治官】


    【让混日子的没法混,利用考成法,让官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办完规定的事,避免了拖拖拉拉的问题!】


    【在考成法的威慑之下,明朝官场确实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第二件事情:守边!】


    【让外敌不敢轻易来犯,重用戚继光,李成梁这些武将。】


    【北边修长城练骑兵,把蒙古人打的不敢南下。】


    【南边派戚继光清除倭寇,替明朝守护海防线,以防被倭寇祸害。】


    【而第三件事情:搞钱!】


    【让国库鼓起来,让百姓少遭罪!】


    【明朝最大的问题就是穷,朝廷穷,百姓也穷!】


    【明朝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这一个穷字而产生的。】


    【地主豪强占了一大半的土地,不用交税,老百姓却因为各种苛捐杂税,被压得喘不过气。】


    【因此张居正下令全国查户口,量土地,把那些藏着的田全部都翻出来!】


    【推行一条鞭法,把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全部都合为一种,只需要交钱就行了。】


    【可令小万历和张居正感情崩塌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一条鞭法。】


    【其所推行的一条鞭法将赋税合并为银两征收,损害了皇室庄田的利。】


    【他清查全国土地,甚至连万历生母李太后的田产都未能幸免。】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享年58岁!】


    【万历为其亲自主持葬礼,并辍朝整整十日,赠上柱国,谥号文忠!】


    【这是历史上文臣最高殊荣,但可悲的是在不久后,事情就迎来了反转。】


    【在张居正病逝不久后,便有人弹劾他贪污数百万两,家中珍宝可抵内库。】


    【张居正的全家,都迎来了一场极其残酷的清算。】


    【清算者,正是张居正一手带大的大明皇帝万历!】


    【在其死后,一条鞭法也逐渐被废!】


    【张居正,这位救世宰相在生前强行替大明续了一口命,可在其死后,大明帝国彻底失去了重心!】


    天幕画面中


    大雪漫天,


    紫禁城外


    身穿红袍的张居正,独自一人朝城外走去。


    那那一路注定无比坎坷,无人能与之同性!


    谁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风雪送一人!


    …………


    “张居正为国正体,海瑞为国镇魂!”


    “若是张居正所改革之策能够继续存在,那明朝或许还能再延寿百年!”


    “一个于谦,一个张居正,硬生生替明朝延寿!”


    “若人人都是海瑞,就不必有张居正!”


    “一个是理性而务实的改革派,一个是激进的理想主者!”


    “在张居正与海瑞这样的臣子走远后,大明帝国就只剩下了一襟晚照。”


    “高处不胜寒,张居正爬的太高了,权欲太重了,他也太孤独!”


    “对于张居正这样一个首辅来说,贪个十几万两算什么,一点都不是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吾非相,乃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