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乾隆:败家子,气死朕了!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所处另一时空的明朝
“逆子,你给朕滚过来!”
“朕给你留下的于谦,你就这样给朕杀了?”
“于谦可为柱石,你就这样给柱石拆了?你这是要毁了大明啊!”
“昏君,朕怎么生出你这样一个昏庸的儿子来!”
看到于谦被杀的那一刻时,原本还躺在藤椅上的朱瞻基再也躺不住了。
气急败坏的朱瞻基,直接就是指着一旁还在玩耍的朱祁镇大骂起来。
他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思所留下的能臣于谦,到头来竟然会落得一个如此的下场。
对于于谦的能力,朱瞻基他自然心知肚明。
对方完完全全可以当国之柱石,支撑起大明江山。
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国之柱石,到头来竟然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所处死了。
若是于谦他所犯之事有错,那杀了也就杀了,朱瞻基不会说一个不。
可那于谦没有犯任何的错啊,他没有做出任何对不起大明的事情。
自己竟然生出了一个昏君儿子,意识到这一点的朱瞻基看向朱祁镇眼神里,泛起无法熄灭的怒火。
而且从这天幕上的内容来看,朱启正所犯的错误还不止这一件事,这甚至只是凤毛麟角。
而一旁被朱瞻基痛斥的朱祁镇,则是呆呆的看向朱瞻基。
父皇,不会要杀我吧?
什么都不知道啊,这天幕上的事情不是我干!
…………
清朝
“于谦之死,确实是可惜了!”
“若是没有于谦的话,那朱祁镇怕是还在瓦剌人的手中!”
“于谦性命担保让朱祁镇回来,结果他的性命也死在了那朱祁镇手中!”
“所谓汉人皇帝,不过是一群愚蠢和自私之人罢了!”
“为了一己私欲,就杀害了于谦这般忠臣!”
看到于谦之死时,乾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眼中竟然出现了几分惋惜。
对于汉人皇帝,乾隆他向来都是看不起的。
可对于像于谦这样的忠臣,乾隆心中有着对他们的敬重。
何为忠臣?这天幕上的于谦就是代表。
若是王朝要强大,那就是需要这样的忠臣。
汉人王朝有数不清的忠臣,可汉人皇帝却不懂得珍惜。
像于谦这样的忠臣,要是能够出现在大清该有多好?
上天不公,上天甚至是太不公了!
……………………………………………
【第二位:晚清最后的硬骨头左宗棠!】
【公元1876年4月,玉门关外,黄沙漫卷中。】
【一名六旬老将人命人抬着一口黑漆的棺材,随军出行。】
【这位出身湘南农家的乡上农人,即将以花甲之龄,开启华夏近代史上最悲壮的国土收复之战。】
【此刻,当他勒住战马回望关内时,或许不会想到,这场持续三年的西征将会成名他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
【更会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历史上,刻下一道永远不会褪色的印记。】
【19世纪中叶,此时的清朝正经历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
【疆地被异族侵占后,沙俄趁机出兵强占了犁地,英吉利则通过条约试图染指南疆。】
【此刻面对战与和,左宗棠和李鸿章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李鸿章认为,西域乃化外之地,只是徒有千里阔土,若为此增加军费开支,实在得不偿失。】
【所以李鸿章主张放弃西域,将有限的财力用于海防建设。】
【这种观点得到了多数官员的支持,无数官员上奏附和!】
…………
唐朝
“荒唐,这天下间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事情!”
“将王朝之土拱手让人?这百官是昏庸到什么地步了!”
“若是大唐官员敢说这种话,朕当场就要砍了他们!”
“大唐之土,没有一丝是多余的!”
关于李鸿章的那些话出现,李世民就控制不住的冷嘲热讽起来,眼中甚至带着几分震惊。
他没有想到,这些清朝官员竟然会说出这么离谱的话来。
将王朝之土放弃,这是何等荒唐的事情?
如果唐朝官员有敢说这样话的人,李世民他第一时间所做的事情就将对方砍了。
能够说出这种话,那跟通敌叛国又有什么区别?
其实不用李世民出手,大唐百姓也要将对方生撕了。
而且有荒唐和昏庸的官员在,这清朝怕是也走不太远了。
连国土都能割让,那还有什么是不能的?
…………
清朝
“奸臣,这些官员都是大清的奸臣啊!”
“千里阔土就这样不要了?好大的手笔啊!”
“崽卖爷田,果真就一点也不心疼啊!”
“若是将疆土就这样的送掉了,那朕的大清跟那些汉人王朝有什么区别?”
“气死朕了,这是气死朕了!”
乾隆刚讽刺完明朝皇帝,结果下一秒就出现了清朝之时。
得知李鸿章欲割让西域之地,送给那些西方诸国时。
乾隆他的手被气到控制不住的颤抖起来,嘴角险些都要被气歪了。
那李鸿章在乾隆眼中,跟奸臣没有什么区别。
大清的每一寸土地,那都是靠清朝士卒用性命换来的,就这样割让给别人了?
他们这些人难道就没有一点心疼和惭愧吗?怎么能说的如此心安理得。
大清如果真做出了这样的事情,那跟宋朝这般王朝又有什么区别?
此时的乾隆,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天幕上的左宗棠。
希望对方能够帮大清挽回一点颜面,不要让这种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