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七十万大军在手,谁来都敢对掏一下!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送皇子去和亲?这女帝是哪个王朝的?”


    “难道说在朕之后,竟然还有第二个女帝?”


    “可她为何会将皇子送出去,这不是给异族和那些宗室话柄吗?”


    同样身为女帝的武则天,在看到这天幕内容的时候,也被困惑住了。


    她想知道这天幕上的女帝到底是谁,怎么会做出送皇子和亲的事情?


    对方难道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她的这个皇位又是从何而来?


    武则天自从登基之后,对于那些皇子的管辖就极其严格。


    每一个皇子都是被其严加看管起来的,不会给他们一丝能够离开的机会。


    因为武则天知晓自己并非正宗,天下人对自己的得位也有诸多不满。


    而那些皇子身上有着李唐血脉,他们才是百姓眼中合适的皇帝人选。


    若是将他们送了出去,谁知道会有人要拿他们打什么算盘?


    当初更始帝刘玄,刘秀等人起兵之时,为何会有那么多人选择追随?


    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皇室血脉,被天下人所认可。


    自己将这些皇子严加看管起来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把他们给送出去?


    就算是真的要送人去和亲,那也只会送个姓武之人过去,送姓李的是绝对不行!


    否则自己第一天把人给送出去,第二天有可能他们就要起兵反自己了。


    所以她不理解这天幕女帝的所作所为,也不知道对方到底在想什么。


    …………


    清朝


    “将拥有皇室血脉的王子送出去,与异族之女结合?”


    “那这样一来,那异族之人不就有了皇室血脉?”


    “如此一来,那那些异族之人都是皇亲国戚?谁才是真正的正统!”


    “笑话,这天幕内容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罢了!”


    在目睹女帝要送王子去和亲的内容时,乾隆愣了片刻时间,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内容了。


    回过神来,确定自己所看的天幕内容没错后。


    乾隆他直接肆意的笑出了声来,他认为这天幕内容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送公主和亲一事倒不稀罕,可送王子和亲之事这天幕内容还是头一回。


    不是明摆着送异族们,一个成为皇亲国戚的机会。


    这样时间一长,这异族跟皇亲国戚之间还有什么区别?这谁能分的清谁是正统?


    像天幕内容这么好的事情,为何大清先祖们没有遇到过?


    若是他们当初有明朝皇室的血脉在,那入关之时就是名正言顺,就是清君侧了!


    每个异族不想入主华夏,谁愿意待在那天寒地冻的地方上。


    只不过苦于没有名正言顺的入主理由,为华夏百姓所不容。


    若非那女帝是蠢的可怜,否则不会做出这么荒谬的事情来。


    ……………………………………………


    那天幕内容还没有结束,离谱的事情还有许多。


    【看完前面两个离谱设定后,让我们来看第三个离谱片段!】


    【第一点:皇帝驾崩,后宫嫔妃联合前朝权臣,让五岁的皇子连夜登基!】


    【第二点:你身为皇帝的弟弟,手中有七十万大军,却对皇室忠心耿耿,对皇位没有一丝忌惮之心!】


    …………


    汉朝


    “身为藩王,竟然能够拥兵七十万?”


    “乃公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初王翦覆灭六国才拥兵六十万吧?”


    “他这七十万士卒,是要与何人为敌?”


    “而且这一介藩王都能拥兵七十万,那这王朝有多少士卒啊?”


    看到身为藩王,竟然能拥兵70万的内容时。


    刘邦他瞪大了眼睛,满是对这天幕内容的不敢相信。


    一个藩王凭什么能够拥兵七十万,他要用这七十万士卒干什么?


    如果他有记错的话,那王翦当初覆灭六国的时候,手中才拥有六十万。


    用可以覆灭六国的士兵数量来镇守边疆,那异族是有多么的恐怖?


    还有藩王手中都有70万士卒的,那这王朝士卒加在一起又有多少?


    一百万?两百万?甚至是要更多?


    即便是当时全民皆兵的秦朝,也没有夸张到这种地步啊。


    若是可以的话,刘邦他想去这王朝看一下。


    看看这拥兵几百万士卒王朝到底是什么模样,还有他们所需要抵御的外敌又是如何?


    …………


    明朝


    永乐年间


    “不是,朕怎么不认识这天幕上的字了?”


    “姚广孝,朕没有看错吧?这天幕上写的是藩王拥兵七十万?”


    朱棣一看到这天幕内容,就怀疑是自己看错了。


    拥兵70万跟藩王这两个字,怎么样也不像是能够一起出现的东西啊。


    所以为了确认,朱棣示意一旁的姚广孝再好好天幕内容。


    “回陛下,这天幕上写的确实是拥兵七十万!”姚广孝他此刻的表情,也跟朱棣差不多。


    反复看了好几眼,才敢犹犹豫豫的回答朱棣的问题。


    “那藩王凭什么可以拥兵七十万,朕当初为什么不行!”


    “拥兵七十万不反,那什么时候反?”


    “若是朕当初手中七十万士卒在,莫说区区朱允炆了,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来了,朕也敢拼上一拼!”


    得到确认之后,朱棣眼中就泛起了满满的羡慕来。


    为什么这天幕上的藩王可以拥兵七十万,自己当初在起兵的时候就只有区区800人?


    如果自己当初有70万人的话,哪里还需要等朱允炆削藩。


    等自家父皇一死,自己就已经可以清君侧,去夺皇位了。


    否则等新皇登基之后,绝对是容不下藩王拥有七十万士卒的。


    七十万大军在手,谁来都敢对掏一下!


    姚广孝听到朱棣的话后,也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如果朱棣在当初起兵的时候有七十万大军,那哪里还需要谋划什么事情?


    靠着这七十万士卒,一路横推过去就行了。


    ……………………………………………


    【第三点:朝堂上有一个专权的太监,在囚禁了皇帝和太帝之后,自己想要登基当皇帝!】


    【第四点:为了诛杀大太监,身为王爷的你被密诏率军入京清君侧,完成清君侧后,你选择将手中权力全部交出!】


    …………


    三国


    曹魏


    “宦官囚禁了皇帝和太后,自己想要当皇帝?”


    “当初十常侍和赵高都不敢干的事情,这天幕上的太监却去干了!”


    “他一个没有种的东西,哪里来的当皇帝的本事!”


    “他就算是有这皇帝的本事,可天下人谁又会认一个太监为皇帝!”


    曹操他原先认为太监做到十常侍,赵高这种地步,已经到顶了。


    可他在看到这太监竟然敢囚禁皇帝,太后的举动时,曹操就愣住了。


    所谓太监的权力,不就是来自皇帝手中吗?


    无论是十常侍还是赵高,他们都是因为有皇权力加持才能为非作歹!


    虽然曹操他极其厌恶太监,但曹操也不得不承认太监是最不可能背叛皇帝的人。


    可这太监竟然要囚禁皇帝,他是从哪里来的胆量。


    而且一个没有了皇帝信任的太监,这天下还有谁会怕他?


    更不用说这太监竟然还妄想自立为帝,这不是荒谬至极吗?


    全天下最没有资格成为皇帝的人,应该就是太监了吧,哪怕是女子都比太监有资格。


    都已经断子绝孙了,有谁会认这样一个皇帝?


    这太监所做出的每一项举动,在曹操看来都跟自杀无疑。


    完全是在给别人送理由,让他们掀桌子,直接举兵诛杀他这个阉宦。


    不过当初的十常侍有这么愚蠢的话,那大汉怕也不会变成如今这番模样!


    …………


    宋朝


    “拥兵七十万,对皇位没有一丝念想,清君侧后还要回去?”


    “这天幕上的藩王,莫非是圣人不可?”


    “可即便他是圣人,那七十万士卒怎么可能会同意他回去!”


    “这些士卒跟其出生入死,他总要给士卒一个交代吧?”


    天幕内容看到一半,赵匡胤他就傻眼住了。


    尝试性的去代入了一下那藩王,想知道对方为何会做出这般不可思议的事。


    无论赵匡胤怎么样去进行代入,他都无法找出一点理由来。


    抛掉他是如何拥兵七十万的,光凭其清君侧后竟然选择交出手中兵权一事,也没有办法进行理解。


    都已经到清君侧这一步了,还是他一个人想退就能退的事情吗?


    就算他想退,那七十万士卒也不可能答应啊。


    兄弟们拼生拼死的跟你干这种掉脑袋的活,你竟然还想要回去?


    那兄弟们跟你来的目的是干嘛?真的当圣人吗?


    赵匡胤他跟着回想起,自己当初陈桥兵变的那一日。


    当时如果自己拒绝穿那黄袍,拒绝要称帝的请求。


    那估计士卒们就要把自己砍成肉臊子,拿自己的头颅过去领赏了。


    李世民他所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皇位都在面前了,不得不夺。


    还有这天幕之人再将手中兵权交出后,岂不是等于将自己性命也交了出来?


    没有了兵权,别人就可以随意处置他了。


    …………


    【第五点:有奸臣勾结外敌,以小皇帝和百官为要挟让你投降!】


    【你原本有机会能够杀出异族的包围,然后率军回来大败奸臣和外敌,而你却直接选择了投降!】


    【在投降之后,你面临挖骨而死的下扬,你所爱之人跳楼殉情!】


    这天幕内容出现,再度刷新了历朝历代之人对于女频离谱程度的认知。


    他们原先认为送王子和亲一事,就足够离谱了。


    可如今看来,先前的天幕内容跟这相比那还是太小巫见大巫了。


    送王子和亲一事,好像都要变的合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