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渊:建成,你先出去一下!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李世民——被回,纥等族拥戴为“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


    【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朱棣——在位时期派郑和七下西洋,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


    【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甚至有数个国王死后选择葬于明朝!】


    视频天幕内容放映结束后,评论区内容开始出现。


    【太宗大舞台,有活你就来!】


    【朱棣,最像太宗的成祖!】


    【坏了,这一期是来的这哥俩的纯享版啊!】


    【全勤王这一块儿嗷,含金量拉满了!】


    “同样都是太宗,赵匡义他这个太宗怎么就不能出现呢?”


    【这哥俩放到历朝历代里,也能排得上前十!】


    【judy:二哥,碰个杯!,二凤:四弟,满饮!】


    等评论内容出现片刻后,天幕就陷入了短暂的漆黑中。


    …………


    宋朝


    “对啊,这天幕内容说的对!”


    “同样都是太宗,匡义你人去哪里了?”


    “那唐太宗,明太宗能做到的事情,朕也相信匡义你能行。”


    赵匡胤在看到评论内容时,竟然感觉评论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


    自己的弟弟赵匡义不也是明太祖吗?可为什么匡义不能出现?


    要是他的名字也能出现,那自己也能扬眉吐气,看看大宋盛世是什么样。


    面对赵匡胤看向自己的鼓励眼神,赵匡义脸上写满了无语二字。


    “让我去跟唐太宗比?认真的吗?”


    “是我不想吗?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啊!”


    “那同样是太祖,你怎么不跟汉高祖刘邦去比?”


    赵匡义内心虽然在无力吐槽,但表现还是很老实的。


    “兄长教训的时,臣弟当以李世民,朱棣二人为楷模!”


    “效仿他们二人之举,好造福大宋百姓!”


    “嗯!这才……”赵匡胤听到赵匡义的回答时,刚想要满意的点头。


    可听到一半,他就意识到不对,赵匡义这话中有话啊。


    “好的要效仿,坏的就”


    …………


    唐朝


    “万国来朝,在众多皇帝中能够排进前十!”


    “比朕厉害啊,这朕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二郎却能做到!”


    “是朕错了,朕没有选中一个好的储君啊!”


    完整的天幕内容出现后,李渊那动摇的内心下定了决心。


    他发现自己如今才看透自己的这个二儿子,先前自己所看的都是表面。


    原本李渊觉得李世民就只有武功厉害,文治不如太子李建成!


    大唐需要一个文治厉害的皇帝,做到休养生息。


    可现在李渊发现自己错了,完完全全的都错了。


    自己的这个二郎哪里是只有武功厉害,明明是文武双全。


    评论区里的那一句“李世民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都能排得进前十”。


    直接帮李渊下定了决心,让储君之位有了最终的归属。


    李渊将目光看向身旁的李建成,言语严肃的说道。


    “建成!”


    “哎,建成在!”


    “出去,把殿门带上!”


    “啊?我出去???”


    李建成听到李渊的话时,满是不敢相信的望向李渊。


    他的双手变得无比冰冷,内心那悬到嗓子眼的心彻底跌落了谷底。


    今天只要自己出了这道门,那这太子之位怕是就要易主了。


    他用恳求的眼神看着李渊,希望对方能够回心转意,不要将太子之位给李世民。


    可李建成他那祈求的眼神,注定还是要落空了。


    李渊如今所做的这个决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唐,为了天下的百姓。


    李建成在李渊的严厉眼神下,只能不情愿的离开大殿,背影极其落寞。


    那玄武门之变,注定不会有机会出现了。


    …………


    唐朝


    “这……朕在后世之人口中,竟然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朕受之有愧啊,朕是何德何能!!!”


    “这些天幕内容出现,朕要是未来做了一点不对之事,岂不是无颜见天下人了??”


    那些天幕内容明明是在赞誉李世民的,可李世民他却从中感受到了如山般重的压力。


    毕竟天幕内容都给自己架到这种位置,都能在皇帝中排进前十了!


    自己只要在未来犯下了一丝错误,那就是愧对这天幕内容,还有后世之人的敬仰。


    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李世民他也没有信心,未来的自己能够一点错都不犯啊!


    …………


    明朝


    “是咱小瞧老四了,没想到这逆子还有这种本事!”


    “可是这太子还是标儿的,老四他还只能是燕王!”


    “若标儿还是无法逃过早逝的命,那才能轮到老四!”


    “实在不行,咱就让老四出去打天下!”


    朱元璋他在看完朱棣未来的那些表现后,心中也下好了决定。


    他心中的太子第一人选,仍然是朱标。


    若是朱标的身体能够好转起来,摆脱早逝的命运,那朱棣依旧只能老老实实的跑去燕地就藩!


    可如果朱标的早逝命运无法改变,那这皇位就要落到朱棣手中。


    实在不行,朱元璋都想给朱棣一些兵马,让他自己去开疆拓土算了!


    他能打上多少疆域,那些疆域都算是他的封土。


    …………


    所处另一时空的明朝


    “能够跟唐太宗相似,这是朕的荣幸!”


    “等一下……成祖??朕不是明太宗吗?”


    “最像太宗的成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朕会成为成祖啊!”


    “这是哪个混账给朕改的?这未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棣在得知自己未来的那些功绩,还有能排进去前十的评论时。


    脸上刚要出现笑容,可到一半就突然僵住了。


    因为他在评论内容中,看到了“明成祖”三个字。


    这个庙号一出现,朱棣整个人都傻住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言语是好。


    自己在未来的庙号,不是明太宗吗?可为什么在评论区里多出来了一个明成祖?


    这未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庙号是什么意思?


    自己明明是顺位继承,怎么样也轮不到明成祖这个庙号啊。


    而且能够给自己改庙号的人,定是大明的后代皇帝无疑。


    想到这里的时候,朱棣他用审视和愤怒的目光看向朱高炽,几岁大的朱瞻基等人。


    他似乎是想要从这些人中,找出一个原因来。


    可面对朱棣的目光,朱高炽也是不解的摇了摇头。


    “您不要看我啊,我给您的庙号是太宗啊!”


    “如果是我改的,您连太宗这个庙号都没有!”


    朱棣在看向朱高炽的第一眼,也意识到了这跟朱高炽无关。


    所以他就将目光转向朱瞻基,似乎想从自己这个皇孙身上找出答案。


    此时的朱瞻基则瞪大双眼,一脸无辜的看向朱棣。


    “爷爷,我才几岁大,你问我???”


    “我父亲给您的庙号,我怎么可能敢改呢!”


    …………


    清朝


    “这李世民和朱棣都能排进前十?朕的后世子孙怎么会如此评价!”


    “这些汉人皇帝,哪里配排进前十!”


    “那朕在后世子民的口中,能够排进前几?”


    “若是连他们二人都不如的话,那朕就要成为天大的笑话了!”


    在得知在后世之人的口中,李世民和朱棣竟然能够排进前十的评价时,乾隆他明显是有异议的。


    乾隆认为这些汉人皇帝,哪里能够排进前十之位!


    他们功绩远远不如自己的十全武功,自己的大清才是盛世。


    如果他们都可以排进前十的话,那自己岂不是可以排进前三,甚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