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朱棣无大侄,世民无长兄!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哈哈哈哈哈哈,太宗果然就没有一个顺位的!”
“看一会评论吧,看看评论区的人才!”
周辰看完眼前的视频后,就准备点开评论区看一下。
他一直都认为视频评论区,才是视频的灵魂。
如果看视频不看评论区的话,那就等于吃饺子不沾醋,味道少了一大半!
而当周辰打开评论区的那一刻,历朝历代的天幕也出现了这些评论区的内容来。
【朱棣无大侄,世民无长兄!
靖难与玄武,太宗顺位登!
———太宗赋!】
【李老二,朱老四,怎么哪里都有他们两个啊!】
【朱老四:我是顺位继承的!】
【上联:点头yes,摇头no,奉天靖难go,go,go!】
【下联:来e,去是go,玄武门里double kill!】
【横批:成王败寇!】
【个人感觉除了王莽以外,其他几人其实都还好!】
【谋朝篡位就算了,关键是你得要干出事啊,要不然这谋朝篡位有什么用!】
…………
秦朝
“这……这莫非是上天之言?”
“可这看起来又完全不像啊,这究竟是何人之言!”
“为何会出现在天幕上,这是何意?”
看到这些评论时,嬴政陷入了短暂的呆滞中。
他第一时间以为这些评论内容,或许就是上天所说的话,是上天给出的评价。
可嬴政下意识的就排除了心中的这个猜测,因为这些评论内容看起来过于轻浮和玩笑了。
一点也不尊严,一点也不像是上天之言。
可如果不是的话,这为什么会出现在天幕上?
“陛下,依臣之谏,这或许是后世之人的话!”
“这些内容,来自后世之人之口!”
当嬴政困惑的时候,一旁的李斯则给出了他的猜测。
这些评论内容,像是后世之人对这天幕内容评价。
那悬于天空上的天幕,应该也是来自后世。
他们对这天幕的开发和了解,似乎还没有到百分之一的地步。
听到李斯给的这个解释时,嬴政心中困惑也瞬间迎刃而解。
若是这样解释的话,这一切就能解释通了。
想到这里,嬴政他想知道后世之人对自己是什么评价?
自己在他们的眼中,是明君还是昏君?
…………
汉朝
“哈哈哈哈哈哈,这话说得对啊!”
“谋朝篡位就算了,关键是要干出实事啊!”
“乃公在建立大汉后,为什么要改掉严苛秦法?不就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吗?”
“如果大汉跟秦朝一样,那乃公岂不是要被世人唾弃了?”
评论出现后,刘邦很快就投去赞同的目光来。
他也认为谋朝篡位的关键,还是对方在夺位之后表现的如何。
若是能让天下变得更好,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安定。
那即便它是有谋朝篡位的污点,在也同样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那李世民和朱棣的太宗庙号,不就足够证明这一切了吗?
可若是在夺位后,非但没有让天下变得更好,反而还祸害了许多百姓。
那对方的结局,怕是要跟秦二世胡亥一样了。
刘邦他在建立汉朝,后所做的那些区别于秦朝的改革和制度。
为的就是要避免,那些曾发生在秦朝身上的不足之处,让自己不要成为第二个秦始皇嬴政。
…………
隋朝
“朕比那王莽好?这勉强算是好事吧!”
“只要朕在后世之人的眼中,不是一介昏君就行了!”
“那些其他的东西,发生也就发生了吧!”
看着后世之人对自己的评价,杨坚心中勉强是缓了一口气。
这好歹自己在后世之人的眼中,不是跟王莽一样的昏君。
这已经是杨坚自从天幕内容出现以来,看到唯一一个算得上是好消息的事情了。
他的内心已经遭受不少打击了,快要到脆弱不堪的地步了。
…………
唐朝
“原来不光是朕一个人觉得,这后世之人也觉得啊!”
“朕跟这朱棣确实是像,无论是太宗,还是得位之法!”
“而且这朱棣还是马上天子,这跟朕也一模一样!”
“太巧了,这世间竟然有这么巧的事情!”
随着天幕内容的不断出现,李世民越来越觉得这朱棣跟自己像。
特别是在得知这朱棣也是一个马上天子,出身于军队的经历时。
如今这天幕内容的出现,也印证了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
不光是自己一个人觉得,就连后世之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而且李世民心中有一个预感,自己跟这朱棣应该还有其他的相似之处在。
只不过一时之间无法得知,只能等待天幕内容出现才能知道。
…………
明朝
“哼,你这逆子在后世之人口中还行啊!”
“行了,不用再打了!”
“给这个逆子送去太医那里吧,另外太子,老二,老三你们也一起去!”
“让太医给你们好好检查一下身子,咱就不信改变不了早逝之事了!”
得知朱允炆所做的削藩之事后,朱元璋他对于朱棣夺位之气就已经没那么重了。
一方面是因为其所夺皇位的皇帝不是朱标,还有一方面朱棣他算是被迫起兵的。
就凭当时的那种情况,不要说是朱棣了。
哪怕是让朱元璋来,他也会选择起兵靖难。
侄子都已经把刀伸到脖子来了,要是再不反抗的话,那才是真正的蠢才。
所以朱元璋就示意挥舞廷杖的禁军士卒停下来,将那要晕厥过去的朱棣送到太医那里去。
虽然打的皮开肉绽,血淋淋的,朱棣也快要疼晕过去了。
但实际上都是一些皮外伤,看着吓人而已。
另外朱元璋也叫朱标他们几兄弟一同去太医那里,让太医给他们好好查查身体。
他想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导致自己这几个儿子早逝。
明知不可为之事,朱元璋他也想要去试一下。
不过太医不行的话,那朱元璋就在大明搜寻各种名医来。
一个不行就十个,十个不行就一百个。
朱元璋他不愿意认命,更不愿意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事情。
…………
所处另一时空的明朝
“咳!咳!咳!这是后世之人对朕的评价?”
“说朕跟唐太宗李世民相似,这应该是在称赞朕吧?”
“至于什么靖难之役的,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原本在朱棣心中,靖难之役一事应该是提都不能提的忌讳之事。
但在经过如此频繁的天幕内容冲击后,朱棣他竟然都有了一点脱敏了?
感觉这件事情好像也没有那么的见不得光,没有那么的忌讳了?
主要是天下人都知道这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自己再隐藏也没有什么用了。
而且唐太宗李世民都犯过的错,自己犯一下怎么了?
这屏幕上的后世百姓对自己靖难之役,好像也没有到多么唾弃和不耻的地步。
意识到这件事情后,朱棣内心顿时就松了一大口气
…………
清朝
“这些莫非都是大清的后世百姓?”
“也不知道这些后世百姓是什么样,当政的又是哪个皇帝!”
“朕想要知道在后世,大清会变成什么模样!”
乾隆他一想到这评论内容来自后世,他脑海中就下意识的认为这些后世之人都是清朝百姓。
清朝可是要千秋万载的王朝,那这些后世之人也定是清朝子民无疑。
想到这里,乾隆就想知道在未来的大清会是一副什么模样。
当政的会是自己的第几代孙,这些后世之人又会如何的评价自己?
那么多汉人皇帝都已经出现了,为什么一个清朝皇帝都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