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汪秘书长,时代变了!
作品:《民办高校安空调?你搁这养死士呢》 所有企业代表,都用看疯子的眼神看着台上的年轻人。
跟省高校联合会对着干?
三流职校牵头的“山寨联合会”?
“我加入!”
第一个打破沉默的,是华强集团的王海。
他盯着沈诚,仿佛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
“妈的,老子受够了那帮官老爷的气了!
每年塞一堆‘人才’过来,说是支持地方企业,其实就是把我们当垃圾桶!”
华强集团的王海越说越起劲了:
“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人,
不是给我制造问题、还给我上思想教育课的祖宗!
我那十个硕士,还在轮岗学习怎么用公司的打印机!”
他指着台上站得笔挺的学生,
“沈校长!你这儿的学生,我要二十个!
专业对口就行,薪资待遇,就按我们管培生的标准来!
不!上浮百分之十!我只要他们有台上这股劲儿!”
话音刚落,全扬哗然。
“孙氏家纺,也加入!”
气质干练的孙总也站起来。
“与其花钱请一堆祖宗回来搞企业文化斗争,我宁愿把钱花在刀刃上!
沈校长,你这帮学生,我要了!”
有人带头,气氛瞬间就不一样了。
之前还在吐槽捂大硕士的钱总,也激动地一拍大腿。
“算我一个!我算看明白了,文凭算个屁!
能干活、听指挥,这才是企业最需要的!汪秘书长那儿,老子不伺候了!”
但,依旧有人保持理智。
被吓掉保温杯的刘总,擦了擦额头的汗,
“沈校长,各位,冷静下!这等于公开向联合会宣战!
汪秘书长在省里关系网……我们得罪不起啊!”
他这话一出,刚还热血上头的几个老总,又冷静下来。
是啊,汪秘书长背后,是整个……
他们民营企业,胳膊拧不过大腿。
刘总看向沈诚,带着一丝恳切和质疑。
“而且,沈校长,恕我直言。
纪律性我们看到了,但我们是企业,最终看的还是技术。
您这些学生……真的能上手吗?”
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沈诚笑了,
“刘总的顾虑,很有道理。”
他转过身,面向身后那片黑色的“森林”。
“机电系,谁班长?”
寸头青年,跨步出列,声音洪亮。
“报告校长!机电一体化二班!”
他再无半分学生的青涩,倒像个身经百战的年轻军官。
沈诚指了指台下的刘总。
“这位刘总,做精密仪器加工的。你,用三十秒时间,向刘总推销一下你自己,和你的同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
刘总脸上带着审视的表情。
他倒要看看,这所破学校的学生,能说出什么花来。
“报告刘总!我个人,精通西门子、法兰克系统编程,
能独立完成五轴联动机床的操作和调试。
上个月,我跟同学一起,复刻了一台德国进口的高精度减速器,
精度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三。”
礼堂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你说什么?复刻了高精度减速器?!”
这玩意儿可是工业机器人最核心部件之一,技术壁垒极高,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得依赖进口。
“我们不仅复刻了,还优化了它的行星齿轮结构,解决了原版在特定转速下的共振问题。
相关数据,已提交给了国家专利局。”
“至于我的同学们,每个人,在毕业前都必须独立完成至少三个企业级项目,
从设计、建模、编程到加工、装配,全流程负责。
我们新星一直遵照任老先生指示,不培养理论家,只出产即插即用的工程师。”
“刘总,您厂里要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现在就提出来。
我们整个机电系,给您出方案。”
话音落下,整个礼堂鸦雀无声。
沈诚满意点头,任天老先生临终前,没能打造上顶尖实训基地,
但在学生培养规划上,还是下足了狠劲。
刘总看着台上一脸平静的年轻人,
这技术水平,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底气,
比他那天天抱怨的所谓“工程师”,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好!”
刘总猛一拍大腿,
“好小子!说得好!”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台前。
“小兄弟!你,还有你刚才说的那些同学,我全要了!
月薪两万起步!配车!给分红!
只要你来,技术部副主管位置就你的!”
“哗——”
全扬炸了!
学生方阵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卧槽!两万起步!还给分红!”
“我们牛逼!校长牛逼!”
企业代表们,也坐不住了,纷纷起身。
这是一座尚未被发掘的金矿!
沈诚笑着拍了拍学生的肩膀,示意他归队。
他拿起麦克风,环视台下已经彻底疯狂的企业家们。
“诸位,现在还觉得,汪秘书长的面子,比你们财报更重要吗?”
“我的人,就是这成色。”
“我再问一遍,这校企联合会,有谁,想加入?”
“我加入!”
“算我一个!”
“沈校长!别搞什么联合会了!开个价吧!你们这届毕业生,我们公司全包了!”
“放屁!你吃得下吗?沈校长,我们华强集团愿意出资一个亿,独家买断您未来三年的毕业生!”
现扬,彻底变成了拍卖会。
沈诚的私人手机响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勾起一抹恶劣弧度。
他直接按下了免提。
气急败坏的咆哮声,通过麦克风,响彻了整个礼堂。
“沈诚!你到底想干什么?!你这在造反!!”
汪秘书长的声音。
台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沈诚看着台下一双双炽热的眼睛,对着手机,笑了。
“汪秘书长,别激动。”
“造反?不,这叫……人心所向。”
华强的代表一挥手,
“哎呀沈校长,别管什么汪秘书,狗秘书的了,
咱们赶紧谈谈联合会和人材输送的事!”
刘总“噌”一下站起来,也顾不上什么汪秘书长了。
“王总!你这不厚道啊!!沈校长!我们也要!
我们也要二十个!不,三十个!我们就需要这种听指挥的!”
“我们也要!我们公司愿意出资,跟学校共建实习基地!”
“沈校长!看看我!我们公司待遇更好!六险二金!”
沈诚抬了抬手。
台下那几百名学生“咚”地一声,齐齐跺了一下脚,
礼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刚还吵得面红耳赤的企业家们,呆呆看着台上年轻人。
“各位别急。”沈诚带着一丝玩味,
“我的人也不是大白菜,论斤卖。”
他看向王海,赞许点了点头:
“王总,诸位,你们诚意,我都看到。”
他环视全扬,
“而我新星的诚意……可不是高校联合会虚头八脑的补贴。”
企业代表们默然,
他们很多当初就为了所谓补贴,才和高校联合会合作
“补贴……狗屁的补贴!去年联合会给我们批了五万块‘人才引进补贴’,条件是必须招他们指定的一个博士。
结果呢?那博士来了半年,光咖啡机就给我搞坏了三台,
说我们公司咖啡豆风味破坏了他学术灵感!我……”
“刘总,你那算好的了。我们拿了十万,结果派来个‘顾问’,天天指导我们怎么写PPT,
说我们企业色调不符合国际审美。
我做纺织的,要什么国际审美?我只要我布好卖!”
“所以,我新星的诚意,从不玩虚的。”
他环视台下呆滞的脸,
“‘企业人才定向培养’PLUS版服务!诸位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