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罐头在高丽成了畅销品!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回禀陛下,航行由周家的周帆作为掌舵人,其次范家、顾家也都有派人上船。”


    “目前周帆已经和高丽人谈妥,高丽王朝同意周帆等人在仁川港口建立大明坊市,由高丽各地的商人和大明商人进行自由贸易。”


    “而高丽王朝仅做监督。”


    玉烟一五一十地说道。


    “不错不错,这正是咱们想要的效果,如果把全部的货物都卖给高丽王室,那咱们估计会很亏。”


    “但是让他们的商人、百姓参与进来,那则不一样了。”


    “这个周帆是个做生意的。”


    朱元璋对于这一招很满意,他就是不乐意和王室直接做生意,想要的就是和高丽底下的人做生意,这样才能赚得多。


    而周帆简直就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隔着千里万里都懂他老朱在想什么,所以他很高兴。


    “不过这样一来也有一个弊端,航线时间必须拉长了,原本预计只在高丽待上十天左右就要出航。”


    “但现在因为要贩卖货物,所以已经在仁川停留了二十多天,再停下去,有一部分商品可能会受潮变质。”


    玉烟也是说出了这件事的利弊。


    朱元璋听后也是点点头。


    “的确是这样,仁川还是不能久留,让他们找个时间赶紧出航了,不然等到夏季风来了,再南航,逆风而行,航速极慢。”


    朱元璋这一番话语,倒是让玉烟愣住了。


    “陛下也懂海航之事?”


    玉烟问道。


    “哈哈哈哈,咱不懂海上航行,咱还没有开过船吗?当时的鄱阳湖水战你可是忘记了?”


    朱元璋笑着说道。


    当初和陈友谅的大战,可谓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了。


    他没有出过海,但是开船还是懂的,知道什么季节会刮什么风。


    “陛下说的在理,我这就催催他们离港。”


    玉烟得到了朱元璋命令之后,便是回到了府上。


    在听说朱榑没有事之后,她便也安下心来了。


    “不过这次越王就算身体暂时没事,怕是日后也会落下病根,我还是寄几味药材给他比较好。”


    想到这,玉烟便去了太医院,去求了几味专门调理身体,去除寒气的药材,给包好,为朱榑寄了过去。


    随之而去的,还有最近皇宫发生的一些事,还有海商那边的情况。


    此时的高丽,仁川港口,作为主舵的周帆正在和岳海楼等人优哉游哉地坐在一艘客船上打着牌九。


    “周主舵,釜山的商会来了!”


    周帆正玩得高兴呢,一声吆喝,他立刻就停下了手中打牌的动作,连忙朝着船外走去。


    现在的整个仁川港口已经被周帆等人改造了一番,变成了“聚珍坊市”


    这个坊市,即是他们商会的一张名牌,也是大明的一张名牌,在整个高丽可谓是引起了极大的风波。


    一开始还只是仁川这边的商人过来和他们做生意,但是慢慢的,周围的几个大城市的商人也被吸引了过来。


    此时周帆的船上,不仅仅货物没有减少,反而还变多了。


    这些变多的货,自然就都是从这些高丽人手里面买来的,到时候转手卖给倭国人,又能大赚一笔。


    倭国人和高丽人在饮食方面都是一样的,属于是饮食荒漠,但是有一点他们都爱,那就是鱼生,所以两边的商品还是可以往来的。


    “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不知道几位准备买些什么?”


    周帆客气道,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如果不熟悉的话,恐怕还真会以为周帆是什么和善的商人。


    “罐头、白糖可还有?”


    为首的高丽人说着一口乱七八糟的釜山话,让周帆摸不着头脑,好在他边上还站了个翻译。


    “罐头还有最后一千多罐,卖了就没有了。”


    “白糖还有七千斤左右,要的话都买给你们。”


    周帆大手一挥道。


    “作为优惠,给你们打半价,罐头的话,一罐1两,白糖一斤1两,够实惠了吧?”


    周帆拿出小本本,开始飞快地记账。


    翻译将周帆的话全部传递给了那个釜山人。


    釜山商人听到价格之后显然还不是特别满意。


    “我们能先验验货吗?”


    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他还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当然没问题。”


    周帆直接从身上掏出来了一个罐头和一袋砂糖。


    “这都是样品,你们可以看看,之前他们买的也都是这种,口碑这一块,你们不会没有尝过吧?”


    周帆有些像是看下里巴人一样。


    周帆这话说的,让这位釜山老板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实话来讲,对于仁川而言,釜山确实算是比较偏远的了。


    这位老板也是听说有大明商人来到了仁川,于是立刻背起了行囊不远万里来到了仁川,想要进点货。


    功夫不费有心人,让他赶到了一个晚集。


    他只知道大明的货很好,尤其是罐头和白糖这两样东西,几乎风靡整个高丽,这让他心里痒痒的。


    但要说尝过没有,他还真没有。


    高丽市面上一个罐头就要卖二两银子,也只有有钱人才能吃得起了,中等收入的家庭可能也会买,买来之后那个罐头还要反复利用。


    “我尝一尝。”


    这个釜山商人请求道。


    “你尝一尝便是了。”


    说着,周帆就帮他把罐头打开了。


    这个罐头不像是后世的那种铁罐头和拉环罐头一样,反而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陶罐,但是陶罐里面做了密封处理,可以储存水果、蔬菜。


    所以罐头的种类也很多。


    像是杨梅罐头、荔枝罐头、咸鱼罐头、榨菜罐头等等……


    这种罐头的制作成本并不高,就算吃完了里面的东西,接下来也还能继续使用,用来密封保存其他的吃食。


    不过相较于后世那些加了大量防腐剂、保鲜剂的罐头而言,保鲜时间肯定是有限的。


    尽管如此,这到了高丽反而是卖得最开的一个货。


    毕竟他们要腌制泡菜,而这罐头则是再好不过的容器,其效果超过了市面上所有的土罐、陶罐。


    “你可以尝尝味道,这是杨梅罐头。”


    “杨梅这东西在你们高丽应该没有生产。”


    周帆打开了一罐杨梅罐头,里面的杨梅颜色鲜红,还像是从树上刚摘下来的一般。


    釜山商人还真就没有吃过,连忙夹了一粒放在口中。


    “甜!”


    口中生津,甘甜无比。


    这还是这群大明商人漂洋过海带过来的水果,还能够保鲜这么久,确实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