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水患结束,善后工作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丞相说的也有道理,做任何事情还是要量力而行,如果不小心死在这里了,简直得不偿失。”
李世民最后还是提醒了一句。
朱榑点点头。
“知道了,以后不会这么冒险了。”
对此,朱榑也有些后怕,如果当时不是岸上有这么多人,但凡自己的身体素质没有这么好的话,指不定还真就被这黄河水给带走了。
但是他也算是彻底的体验了一番这个洪水的威力,感受到了古人治理黄河的不容易。
“殿下?您醒了?”
此时门外的王镛这才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朱榑看到王镛,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怎么样了?外面的洪水可是挡住了?”
“回殿下,已经挡住了,至于商丘城里的情况,有太子他们坐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王镛不敢保证说这一次水患到此结束了,但是他相信,以朱标和朱棣的水准,应该是能够把商丘管理得井井有条。
朱榑也点点头。
“我们再在小石村待上一晚上,明天回城里看看这一次水灾的情况。”
“各县的受灾情况应该也很快就会到我的手上,到时候那些人出力了,哪些人没有出力,一目了然。”
朱榑眼中有些狠厉的神色。
之前他没有理由收拾那些贪官污吏,但是现在水灾过了,他就有理由弄死那些家伙了。
尤其是开封那边,如果不出意外的,开封的那边的情况估计是不容乐观了。
毕竟上游的村庄都被冲毁了几个,连村民都冲到他的区域来了。
如果不是救人救的快,恐怕直接就砸到自己修建的水闸上面,直接砸死过去了。
很快,第二天天亮了。
整个小石村到处都是水坑,到处都是黄色的泥巴,显然之前的洪水带来的泥沙对小石村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把这些泥沙全部都处理一下,然后把水闸给重新翻修一下。”
朱榑交代道。
“本王现在要回一趟商丘城,这里就由你们坐镇看管,等到水闸重新修建完毕,你们也各自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
“你们的功劳,我自会向陛下禀报。”
对于这些愿意跟随自己的官员,朱榑也并没有苛待他们,要知道这一次大汛,全程都在下雨。
而这些官员当中,五六十多岁的也不是没有,淋着雨在上班也很很不容易,为自己管人,为自己出力,他不可能反过来不给人家一点点回报。
“凡是这次参与治水的官员,朝廷必定不会亏待你们。”
朱榑落下这么一句话,坐上马车,朝着商丘城去。
此时的商丘城还是一片太平的景象,除了城中有不少的积水,百姓都躲在家里没有出门之外,看上去就和平日里面差不多。
“这个护城河还是要拓宽一些才对,如果再凶猛一点,水可就淹上来了。”
朱棣站在城墙上面,对着底下的河流指指点点。
“你可别乱说,这条河为了拓宽成这个样子,你知道朝廷花了多少钱征地吗?”
“那些士绅都是不吐骨头的狗东西。”
朱标听到朱棣的话,罕见地露出了一丝厌恶。
不过这样的厌恶不是针对朱棣,而是针对那些哄抬物价的士绅。
这些士绅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仅不伸出援手,反而要刁难他们,这还仅仅只是一次洪水。
如果是日后,有贼寇来犯,他们恐怕第一时间就是把国家给卖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朱标如此不耐烦的原因了。
“是啊,如今商丘城的的粮价已经被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压都压不住。”
“简直是丧心病狂。”
对此,朱棣也深有感触,但是他不通政治,对此也只能表示无奈。
倒是朱标,在心里琢磨要怎样才能够把这些士绅给整顿一番。
“看!那是七弟的马车,七弟回来了!”
朱棣突然指着前面一个小黑点,激动道。
朱标也顺着朱棣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是朱榑的马车,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朱榑之后,他那紧绷的神经突然就松了下来。
仿佛只要有朱榑在,仿佛天大麻烦都能被解决掉。
不仅仅是朱标,连朱棣也是同样的感觉。
经历了这一次商丘治水的事情之后,朱棣对于朱榑简直全面改观。
在朱棣以前的印象当中,这个七弟就是一个吊儿郎当,只知道投机取巧,还有些疯疯癫癫的皇子。
但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雄才伟略样样精通,带兵打仗、治理地方、研究发明、人情世故样样不缺。
如果不是朱标这位太子的话,眼前这个七弟,恐怕才能算得上是大明的顺位继承人。
他相信,连他都看出来了朱榑的不凡,自己的老爹朱元璋不可能看不出来。
“大哥、四哥,商丘城现在怎么样了?”
“水情都控制住了吗?”
朱榑抵达了城墙下面,进了城,连忙问道。
虽然经过了整个水坝,没有看到水坝出现裂缝、决堤的情况,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七弟,这次还好有你准备的这条水坝,完美地挡住了洪水,而且引流非常成功。”
“现在贾鲁河已经分流出去,只要再放水过去,再冲个一两天,那就能够完全成型了。”
朱标在这几天跟着朱榑治水之后,也有了一些经验,对于流域图也看得明白了,汇报道。
“这可太好了!”
朱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样的笑容感染力极强,让朱标和朱棣都忍不住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咱们也算是为商丘县解决了百年以后的麻烦,从此这个地方就不会再受到洪水的侵害了。”
朱榑有些自豪地说道。
“是啊,其实也没有想到,治理地方居然这么困难,比起朝堂上的那些东西,难太多了。”
朱标此行,最大的感悟就是和这底下的地方官员打交道实在是太累了,个个都是老祖宗,请都请不动。
“不过现在还没有完事,虽然改道已经成功,但是整个工事还要进行,咱们至少还要在商丘待上五六天。”
朱榑知道朱标现在还急着去西安,于是说道。
“没事,不急,多待两天便是了。”
“就是不知道父皇知道这边的消息没有,我还得写信回去才行。”
朱标几乎每天都要写日记,把每天做的事情,见到的东西都写一个报告,每七天左右要给朱元璋回信。
这也是朱元璋给他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