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朱榑震惊,朱元璋怎么会知晓未来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皇极殿。


    朱榑很快就到了朱元璋这里,是左脚先跨进门的。


    然后就发现了朱标,朱棣都在,立马打起了招呼。


    “大哥,四哥,你们都在啊。”


    “老七,你来了。”朱标身穿明黄龙袍,十分英俊。


    真有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感觉。


    “哼,老七你现在是富贵逼人啊。”可朱棣见到朱榑,却是冷笑一声。


    “又帮母后,大哥治好了身体,又总揽治理黄河一切事宜,还拿走了奉天的四个卫所兵,真有本事啊!”


    “少说两句。”朱元璋却是起身,开口了。


    可朱棣不听,继续开口。


    “病刚刚好就这么厉害,要是再过几年还得了?我想我朱棣哪怕是每天吃药,都没有你正常了。”


    “啪!”可下一秒,朱元璋一个玉如意就砸在了朱棣头上。


    “我让你少说两句!”


    而玉如意也是掉在了地上,朱元璋看到直接对着朱棣骂了起来。


    “把玉如意捡起来,朕让你捡起来!”


    “父皇?”可见到此场景,朱标皱眉了。


    虽然朱棣一向调皮捣蛋,经常惹朱元璋生气,但他也从未见过朱元璋对朱棣如此严厉啊?


    而且这严厉中,还带着不少怒气。


    奇怪了?朱榑也是不明白,历史上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关系这么差的吗?


    而且把玉如意捡起来这句话,怎么听着有些熟悉?


    “父皇,你为何要对儿臣如此严厉?儿臣也没做错什么啊?”朱棣也十分不满的看着朱元璋。


    虽然他是臣子,儿子,朱元璋更是一位恐怖的皇帝,父亲,但朱棣也有火气,这样无缘无故被打,他不服。


    “你还没做错什么?”朱元璋想到朱棣的亲儿子胖死。


    重孙朱祁镇葬送二十五万精锐,杀死拯救大明的于谦。


    还有那什么大明第一淫龙隆庆,还有更离谱的,二十八年不上朝万历,就气不打一处来。


    随后冲过去又抓起朱棣,爆打起来。


    “我让你不知道错哪了,我让你没错!”


    “啊,啊,啊!”打了几十下后,朱元璋终于是打累了,接着把半死的朱棣丢在一旁,看向了朱榑,说起了正事。


    “老七啊,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治理黄河,还有给妹子治病,都靠你了。”


    “还有你说的那连珠火铳,怎么样了?”


    “连珠火铳?”半死的朱棣立马睁开了眼。


    他不服朱榑的原因,是因为朱榑目前所展示的强项都是朱棣不在意的方面。


    而朱棣最在乎的就是军事,而他自然是知道火器在战争中运用好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所以听到连珠火铳立马来了劲,但很快又不屑起来:“父皇,你的意思是老七造出了连珠火铳?”


    “这设想我也有过,还找过军中的高手匠人试过,但都没成功,所以怎么可能做成功?”


    “老七不会是蒙骗你们的吧,哈哈?”


    “老四少说两句。”朱标却骂了朱棣一句,然后走到朱榑身边安慰。


    “老七没事的,连珠火铳很难做的,你没做出来没事的。”


    在朱标眼里朱棣的话虽然很难听,但有道理,连珠火铳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额……大哥,其实我做出来了……”


    朱榑有些尴尬,他不想打脸大哥啊,然后将备用的连珠火铳图纸拿了出来,接着递给了朱元璋。


    “老七你画出来图纸了?”朱元璋知道朱榑能做出来,但也以为朱榑要一些时间的,没想到这么快?


    随后立马激动的接过图纸看了起来,仔细认真的扫了好几眼。


    “好,好,好!”然后连叫三个好,捏着图纸,万分振奋的看着朱榑。


    “朱榑你小子,是真的做出来了!”


    “原来连珠火铳是这样的,好啊,咱开眼了,这回大明真的要富强了?”


    “父皇?”朱标闻言震惊,他身为太子,自然也知道连珠火铳做出来的难度有多高。


    这才离朱榑提出要做连珠火铳过了多久,他就做出来?


    立马走到朱元璋身边,看了起来。


    “什么!”这回,一向淡定的朱标也给震惊了,不可思议的看着朱榑。


    “老七,你真做出来了?”


    他很清楚连珠火铳,能给大明带来怎样的变化,这贡献不得比他这个太子的贡献还大?


    同时他的脸虽然没红,但气息已经没了之前那般淡定,他居然看走眼了?


    “这?”朱棣也是万分不信,立马接过图纸,可却看得他震惊得傻眼了,拿着图纸的手都在抖。


    “原来弹药还可以用纸壳的,原来还可以用杠杆,弹簧连发?”


    “原来还有灌钢法这种方法,让钢材变得更加坚固,这,这……”


    他瞪大眼睛看着朱榑:“老七,这都是你弄出来的?”


    “你服了没?”朱元璋一把将图纸拿回来放好,生怕弄坏了,这可是大明的宝贝。


    有了他,大明能更加强大,正统朝也能随便灭瓦剌了。


    然后骂起了朱棣来:“所以在发明创造这一块,你服了老七没?你还瞧不起老七,现在丢脸没!”


    “这,这……”朱棣最在乎的就是军事,他也自诩为大明最能打仗的藩王。


    可要是朱榑用连发火铳和他打仗,他朱棣还打个什么?


    “服,服了。”朱棣难以置信的看着朱榑,能造出连发火铳,他是真的有些佩服朱榑了。


    “服了就好,以后怎么办?”可朱元璋却并不打算轻易的相信朱棣,而是让他许下承诺。


    “我朱棣以后再也不会为难老七了,和老七和睦相处,然后一起做大明最忠诚的藩王。”


    “如果大哥继位就忠诚大哥,如果大哥的孩子当皇帝,就忠诚大哥的孩子。”


    “嗯?”可这话让朱榑懵了,你朱棣忠诚朱标的孩子?别开玩笑哦。


    “你小子!”朱元璋也气得不行,就你两个,一个发动靖难之役,一个手握三十万大军,还做大明最忠诚的藩王?


    朱标也皱眉了,自己的儿子当皇帝,老四忠诚于他?这不是咒自己早死吗?


    看来父皇打的还不够啊!


    “朕还有一些事。”而这时,朱元璋又开口了。


    “朕觉得朕的海禁政策有问题,准备开关。”


    “另外,朕觉得倭国狼子野心,准备将其从不征之国中划出。”


    “朕的决定,你们觉得如何?”


    “啊?”朱元璋话刚说完,在场三人都傻了。


    朱标愣住,倭寇之事他不关注,但海禁一事他早就觉得应该解除了,可他不明白朱元璋今日怎么转性了?


    朱棣也是赞成开关的,而倭寇他也是想打的,但也不懂朱元璋为何变了。


    最震惊的自然是属朱榑了,朱元璋怎么变性格了?


    难不成是因为自己穿越了,冥冥之中影响了一些事,使朱元璋都变了想法了?


    但解除海禁,消灭倭国,这些事也是朱榑支持的。


    随后他便对着朱元璋开口,表示支持,朱标和朱棣也跟着同意了。


    可接下来朱元璋的问话,却更令朱榑始料未及。


    “你们觉得,藩王戍边政策真的好吗?藩王手中权力过大,会不会谋反?”


    “你们说,卫所兵制度会不会使士兵越来越懒,只想着种地,而丧失了战斗力?”


    “朕现在觉得废了宰相制度后,每天要批改的奏折太多了,非常累,你们觉得应该如何?”


    “另外朕担心,辽东的女真人,会发展成宋朝时期,金国那样的庞大势力,你们觉得,朕该如何对付他们?”


    “什么?”


    朱榑听到朱元璋这些问题傻眼了,难以置信,非常震惊的瞪大眼睛。


    朱元璋怎么会问这些问题?难不成他们预知未来?还是说,他也是穿越者?


    不然无法解释,朱元璋会问这些问题啊,要知道历史上朱元璋可是坚定的实施了藩王戍边政策,卫所兵政策,海禁政策。


    尤其是女真人的事,朱元璋怎么会关注这点?


    朱榑万分震撼了起来,然后心中便涌起了一股无法按耐的心思,然后看向了朱元璋。


    “父皇,你可听过,奇变偶不变?”


    “嗯?”可一旁的朱标,朱棣则呆了。


    本来朱元璋问的这些事,就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朱元璋为何要这样问。


    结果现在朱榑说的话,更是让他们大惊失色。


    “老七,你在打什么谜语?”


    “老七,你在说什么?”朱元璋也是万分不解的看着朱榑,什么鸡变藕不变?老七要做菜?


    对哦,听玉烟说老七有东西能使菜更好吃,都没见老七贡献出来给他,朱元璋有些生气。


    没听过?朱榑看朱元璋疑惑的脸,不像演的,然后深思了起来。


    可能是没学过数学,或者数学成绩不好,然后再看着朱元璋,试探着发问。


    “宫廷玉液酒?”


    朱元璋:“?”


    “天王盖地虎?”


    朱元璋:“?”


    “复活吧,我滴爱人!”


    朱元璋:“……”


    “你已有取死之道?”


    “朱榑,你小子说什么了!”


    听到其他的话,朱元璋还没啥,听到朱榑最后这句话,直接气炸了,冲过去给了朱榑脑袋一巴掌。


    “难道疯病又犯了?”朱棣吃惊了起来,不然怎么尽说一些听不懂的。


    朱标则担心了,朱榑给他喝的药不会有问题吧?


    “刚刚我说笑的!”朱榑没有再问了,因为他已经能确定了,这朱元璋不是老乡。


    然后为了不让朱元璋再把自己当成疯子,立马给朱元璋解疑答惑起来。


    “父皇,关于你这几个问题,朱榑这里有一些想法。”


    随后朱榑就说出了,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


    他先说的是卫所兵制度,觉得这制度不合理,因为卫所兵制度,就是一群士兵在一个地方屯田。


    虽然养兵不花老百姓一分钱,但士兵长期不锻炼,也废了,战斗力严重下滑。


    于是朱榑按照现代制度,提出了,义务兵与常备军制度。


    规定大明每个男子成年之后,都必须服役两年,择其优秀者留下,组建成职业士兵。


    这样就能保证发生战斗时,大明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兵员,以及战斗力强悍的精锐部队。


    “这方法,那我大明日后岂不是人人都是士兵,发把长矛就能上战场?”听完朱榑的建议,朱元璋傻眼了。


    这比他一直让士兵种地的办法强多了啊,而且士兵还得背井离乡。


    相反朱榑的想法,大部分士兵就只用服役两年,不用受离别之苦。


    “善,善。”朱标也止不住的点头,朱榑的想法实在是太超前了,他怎么想到的了?


    朱棣也傻眼了,如果说之前朱榑弄出火铳,他只是有点佩服,而现在是真的服了。


    这办法,他是真想不出,自己这个弟弟,有本事啊。


    随后,朱榑又说起了朱元璋其他的问题。


    他支持开关,解除海禁,理由就是朱元璋都懂的,可以发展海外贸易。


    而朱元璋批改奏折劳累一事,朱榑就想到了大清,然后建议朱元璋成立内阁,和军机处。


    内阁由大学士组成,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普通政事,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


    军机处则跪受笔录,军机大臣选拔没有规定,完全凭皇帝喜好选拔或罢免,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军机大事,最终决策权也在皇帝手中。


    大清虽然不堪,但他们时期,封建皇权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这些制度还是可以搬来用的。


    这办法,也把朱棣和朱标弄得连连叫好,他们以前根本没想到还能这样。


    如此皇帝的权力则会更加集中,臣子的权力会受到限制,极大的遏止了权臣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