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什么,万历三十年不上朝?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什么,这隆庆皇帝,这,这……”


    朱元璋听到隆庆皇帝是明君时的喜悦之色,直接僵在脸上。


    因为他呆了,他本以为这隆庆皇帝上位后做了那么多圣明的事,要有很大一番作为的,毕竟三十岁正是男人该拼的年纪啊。


    结果你拼的居然是女人?还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皇帝喜欢女人不是问题,可你居然因为和女人睡觉睡死了?这问题也太大了吧!


    朱高炽胖死,你是爽死是吧?


    甚至还被后人起了大明第一淫龙称号!你,你!


    朱元璋气炸了,废物,太废物了,我大明怎么出了这种离谱的皇帝?丢尽了我这个老祖宗的脸了!


    同时,他无比担忧起来,这隆庆皇帝三十六岁就去世了,那下一任皇帝必然很年轻。


    主少国疑,那大明朝不会因此亡了吧?


    忐忑不安的继续看。


    【隆庆皇帝驾崩之前,传位给年仅十岁的第三子朱翊钧,庙号为明神宗,年号万历,也就是后世大明鼎鼎的万历皇帝。】


    【同时,将朝堂托付给万历母亲李太后,以及叱咤风云,被称为千古名相的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朱元璋震惊,就是嘉靖时期那个张居正,在万历朝成首辅了?在万历朝也没看出什么能力啊?


    但他疑惑起来,张居正为何被称为千古名相?


    历史上能称为千古名相的人可不多,也就管仲,商鞅,诸葛亮,等寥寥数人。


    连他手下的李善长都不够格,这张居正有这个能力?难道他还能比李善长更厉害?能比肩管仲,李斯他们?


    朱元璋觉得这模拟器有点吹牛了,可接下来模拟器的介绍,却使他脸色通红,无比惊诧。


    【张居正出身于秀才家庭,但自幼便展示出了极其聪明的才智,看书过目不忘,说话引经据典,从小就被人称为张神童。】


    【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便进士及第,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四十八岁便成为大明历史上最年轻的内阁首辅。】


    【隆庆皇帝临终前,将万历于朝政托付于他,随后便开启了他辉煌的首辅生涯。】


    【他做首辅时,用铁腕手段,施行了万历新政,在政治方面,推行了考成法,通过考察官员职责和业绩,来整顿吏治,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腐败。】


    【在军事上,用李成梁,戚继光等将领,并且重修长城防线,抵挡外敌。】


    【在税收上采用了一条鞭法,将田赋,杂税等所有税收全部合并,统一征收。】


    【同时,因为万历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豪门士绅瞒税,加重百姓负担,张居正便选择丈量天下田亩,按面积收税,不再按户,人头收税,如此减少了百姓负担,增加了大明国库收入!】


    【张居正的改革十分成功,到万历五年,大明每年能存下的盈余,已经达到了一千二百万两白银!明朝也大有中兴的迹象!】


    “这张居正居然厉害!”朱元璋听到张居正这些措施傻了。


    对啊,他怎么没想到提高官员工作效率,可以用考核这一方法了?十分懊恼,他就记得杀官员了。


    但最厉害的还是这一条鞭法,丈量天下田亩,朱元璋瞪大双眼,太可怕了。


    以往按人头,户口收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容易被豪门士绅瞒报,毕竟人吗,藏起来就行了。


    可如果按面积收税,那天下的豪强士绅,还怎么瞒报?还怎么藏?


    朱元璋大喜,他决定回大明之后,直接把这些政策搬来用!


    哈哈,这下子不把大明那些贪官污吏吓一跳,也好好震惊一会朱榑,不是只有他会发明创造的!


    同时感叹起来,这张居正的能力,确实担得起千古名相的名头啊,李善长,胡惟庸都不如他。


    房玄龄,杜如晦,张九龄他们,都未必有他强,确实能比肩诸葛亮,管仲,商鞅他们啊。


    不过他又皱眉了,怎么这模拟器都在说张居正?不禁不满。


    “说说万历啊,朕要看看他这皇帝当得如何啊?毕竟他才是天下的主人啊。”


    “虽然他爷爷自私,他爹淫荡,但他们都有能力,生出来的万历,肯定不会差吧?”


    【模拟器收到,现为宿主进行调试。】


    【万历皇帝是华夏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他年少即位,十九岁开始亲政,在位四十八年,但却学习嘉靖皇帝,有二十八年未曾上朝。】


    【在位期间,曾平定了南方苗乱,同时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即宁夏之乱,播州之战役,以及援棒抗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援棒抗倭!】


    【起因是丰臣秀吉统一倭国之后,因自身的野心爆棚,以及国内几十万武士无事做,国内矛盾严重,于是决定将矛盾外移,对外扩张!】


    【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派二十万大军度海,登陆棒子国,准备征服棒子国后,再以此为跳板,图谋大明。】


    【棒子国兵力弱,不到一个月,便几乎丢了全国,然后向大明求援,说当狗都行,使者更是见到大明高层就跪地学狗叫,万历帝和大臣商议,决定派兵援救。】


    【先锋军是祖承训率领的三千骑兵,但因为天降暴雨,加上地形不熟被偷袭全军覆没。】


    【万历帝闻消息大怒,决定开启大规模作战。】


    【随后派清始祖李成梁之子,清高祖李如松,率领包括戚家军在内的四万精锐,出击棒子国。】


    【随后一战便灭了倭寇一万二千多精锐,主帅小西行长仓皇逃跑,并且吓破胆请求议和。】


    【可议和的条件使丰臣秀吉不满,于是万历二十六年,丰臣秀吉又集结十四万精锐,七千水师再打棒子国。】


    【结果在露粱海战中,被明军一战又消灭数万精锐,并且击沉战船900艘,倭寇再次大败,再次仓皇逃回国内!】


    【但万历帝与众大臣都觉得,倭寇不灭,始终是威胁,他们贼心永远不会死。】


    【随后商议,趁倭寇大败,国力空虚,调集福建,浙江,广东等三省数万精锐水师东征,一举荡平倭寇!但因播州杨应龙之乱,被迫停了。】


    “他娘的!这杨应龙是谁啊!”朱元璋看到这里,气得怒火冲天。


    大明苦倭人久矣,宣德时期倭寇就攻打大明东南沿海,若不是朱榑,大明百姓就遭殃了!


    嘉靖时期倭寇又攻打大明东南沿海,若不是戚继光,大明百姓更是不知道要死多少!


    而万历时期,倭寇居然先后集结了差不多四十万人,攻打棒子国,想借此为跳板,进攻大明?


    他们一直觊觎我们华夏这一块广袤无垠的大陆!一直亡我华夏之心不死!


    朱元璋眼睛都变得血红了,看起来,他将倭寇列为不征之国,是错误的了!


    但幸好,万历派兵把这几十万倭寇都收拾了。


    只是可惜,万历本来还可以灭亡倭国的,都被这杨应龙给搅坏了!这杨应龙谁啊,搞什么叛乱?这不是千古罪人吗!真是气炸了!


    不过朱元璋注意到一点,那带兵的李如松为何叫清高祖,他爹叫清始祖,难不成他们建立了一个叫清的王朝?


    怎么可能,我大明如此强大,统治期间,怎么会有其他王朝建立?应该是什么戏称。


    但同时,他又激动起来。


    “这万历看起来是个不错的皇帝啊!居然打了如此大的胜仗,真是扬我大明国威!比他爷爷嘉靖抱负大多了!”


    “而且还有张居正这等名相辅佐,这想不成为明君都不行啊!他们君臣二人一定惺惺相惜,携手共进!让大明更加繁荣!”


    “我大明要再次崛起了吗!万历真要成了我大明的中兴之主了吗!”


    朱元璋无比兴奋,期待万历能成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那样开疆拓土的强大君主!


    至于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朱元璋则没当回事,毕竟嘉靖不也二十四年不上朝?然后还不是把大臣玩得团团转?


    嘉靖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私,只管朝堂不管天下百姓死活。


    但朱元璋认为万历既然会去平叛,就肯定不会不管百姓死活。


    他觉得,万历肯定是一个虽然不上朝,但却管好朝堂,又心怀天下百姓的好皇帝!


    然后接着看。


    【以上是万历一朝的优点,现在模拟器来总结缺点。】


    【嘉靖虽然不上朝,但不是不管事,而万历是不上朝,但同时也不管事。】


    【他在位时,朝堂官员空缺都不补,导致六部侍郎一半名额都空缺了,地方行政更是近乎停摆。】


    【而且张居正的改革也仅仅持续了十年,因为张居正对待万历过于严苛,导致万历极其痛恨张居正,亲政一年后张居正去世,他便立马废除了张居正的改革,并且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


    【大明国库的存银也因万历三大征,以及他自身的挥霍耗费一空后,他也没有想办法去弥补亏空,所以大明国力从此由盛转衰。】


    【他在位时,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百姓民不聊生,各处起义,同时萨尔浒之战,明军被女真建立的后金朝一战消灭十万精锐,致使大明的统治,更加摇摇欲坠!】


    【但这些万历通通都不管,只是一味的躲在后宫不上朝,后世称其为,大明第一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