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沈汐颜被两位大儒,同时收入门下
作品:《夺我气运当皇后?重生我直接造反》 想到这背后可能是祖母安排,沈清和不得不将口中的话咽了回去。
杨大儒见没人再打扰自己收徒,笑眯眯地上前扬声道:
“沈大小姐老夫与你甚是有缘,你就收我为师吧!”
郑大学士更不想放过,教长姐亲孙女的好事:
“汐颜,我是你舅公。明日开始每日晨时来我郑府,用过午膳再走。”
那授课半日的意思,不言而喻!
两位大儒便这般当众,客客气气地争起了徒弟。
而刚刚大放异彩的沈星瑶,反而被放在了一边?
郑大学士身居高位,当然不是傻子。
他早在杨大儒第二次质疑沈星瑶时,便知道这事恐怕有隐情。
如此诗才,以杨大儒爱才的做派,根本不放在眼里?
如果今日没有沈汐颜在场,他只当沈星瑶是长姐最出色的孙女。
可能还会收入门下再说,现在见识了沈汐颜的字迹、人品。
他郑佑凌也不是傻子,烫手的山芋,别人不要他也不会乱收。
再说,万一日后发现只是这杨大儒今日抽疯,他再回头手下这个庶女便是!
反正,天下也没有比他还厉害的大儒了!
沈清和被刘嬷嬷出口打断,已经不敢说沈汐颜的不是。
可不代表,他不敢开口为沈星瑶鸣不平。
“两位大儒,我二妹天资聪颖,诗才更是有目共睹。不知可否将她收入门下?”
太子在旁,也是开口道:
“不错!汐颜虽好,但她明年便要与孤成婚,想来没多少时间学习其他。沈二姑娘却还年幼,不如两位将她收下?”
太子跟永昌后世子明摆着的关心,叫沈星瑶心中得意,其他人也看出了端倪。
“怎么看起来,永昌候嫡女,不得世子跟太子欢心?从始至终,他们都只守在沈二姑娘身侧?”
“这还用说?沈二姑娘才思敏捷,定是靠真才实学获得了家人的看重!”
周围的声音越发的大,甚至有不少人开始为沈星瑶抱不平。
“既然两位大儒愿意接收女弟子,为何不选诗才出众的沈二小姐,而是在知道沈大小姐身份后,开始争抢着选她?”
想到了背后原因,不少人看向沈汐颜的眼神,都变得不再友善。
杨大儒见状,哪里能叫其他人欺负了自己看重的门生?
当即眼珠一转:
“沈二姑娘,今日那三首诗一出,说是文曲星下凡也不为过。老夫自认没什么可教的。她的本事啊,已经通天了!”
郑大学士,听他如此说,更坚定了心中猜想,这沈二姑娘身上真有蹊跷。
“杨大儒所言极是!沈二姑娘虽为女子但是才思敏捷,老夫也觉得已经不用再学什么了。”
两位大儒如此说,在场的不少人倒觉得颇为有理。
猜到刚刚那三首诗,便是两位大儒也不一定能作出更好的来。
至此倒也没人再深究两位大儒的反常。
而沈星瑶才不会这么天真,她刚刚明明已经感觉到,郑大学士看自己的眼神充满欣赏。
反而是在知道了沈汐颜的身份后,才变了的。
原本她是想要众人看到,沈家两个女儿站在一起,她沈星瑶除了不是嫡出,各方面都碾压沈汐颜。
谁知道,现在竟是为对方做嫁衣?
这叫她如何能忍?
可两位大儒态度坚定,太子开口都没有用,她再纠缠只会没了风骨。
还不如洒脱一些,反正她只为扬名,又不是真的想跟着两个老东西学,当即开口道:
“两位先生过誉了!小女从小只是跟着兄长读了基本诗册,甚至不敢说会作诗。”
“师徒也讲究缘分。两位既然如此看重我姐姐,想必是跟她更有缘,星瑶便不再强求!”
她这副落落大方的模样,落在其他人眼底更为欣赏。
沈清和跟太子对视一眼,见她都这般说,且两位大儒态度坚定,便不好再开口。
一直坐在厅堂角落,戴着银质面具的黑衣男子,婆娑着手中扳指。
唇角微勾,亮眸盯着那抹淡紫身影。
手指在桌面,有节奏地敲了敲。
杨大儒见没有外人再阻挡他收徒,笑嘻嘻解下了腰间一块,看上去料子寻常的羊脂玉挂坠。
“既然上午在郑大学士家,那下午便去我杨府吧。”
“凭这块玉坠,随时皆可进入我杨府。”
杨大儒这话,叫周围不少学子倒吸一口凉气。
杨大儒虽没在朝中任职,但他学识出众,又是世家大族。
他因为爱才之名,门生众多,上至朝中大员,下到往届状元郎。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当朝九王爷!
听说连九王爷想要求见,都需要递上拜帖。
现在这沈大小姐却可以自由出入杨府?
沈汐颜见状,倒也不在扭捏,大方接过,向两位大儒道了谢。
恰在这时,春熙楼的掌柜走了进来。
“沈大小姐,小人有个不情之请,您这三幅书法不知可有安排?若是没有能否卖给小店?”
“本店愿意,每副字以白金的价格买下来,您看如何?”
一副书法价值白金?
厅堂里的众青年,再次呼吸一滞!
这三幅字,便价值三百金?
哪怕在座的有不少都是世家大族出生,可但凡关心些民生的都知道。
一两黄金便可以在偏僻一些的街巷,买间不错的屋舍。
“早就听说,春熙楼背后的老板身价不菲,没想到竟这般的大方!”
“这你就不知道了,商人重利。这三幅字可是出自未来太子妃之手,且对方笔墨了得,这背后的价值肯定不止三百金!”
沈汐颜淡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她前世,那些字画也曾卖出过如此高价。
但委实没有现在方便、快捷。
而那掌柜的见她答应,喜笑颜开道:
“稍后,小的便会派人将三百金送到府上!”
又稍坐了片刻,两位大儒满意地起身告辞。
诗会也进入了尾声,厅堂中的众青年纷纷道别离去。
来的时候没有一起,毕竟是一家人,离开的时候便一同朝着楼下走去。
看着沈汐颜,因为抄录自己的诗,不费吹灰之力便得了如此大的一笔钱。
沈星瑶简直恨得抓狂,却强忍着上前玩笑道:
“姐姐真是好运气!不过星瑶想到,其中也有我出力,便十分高兴。”
她坚信,若不是沈汐颜厚颜无耻书写的是自己的诗,就她那手字,怎么也不可能值三百金。
而她的话,显然叫沈清和想到了什么。
“瑶儿说的不假。汐颜,你那字是不错,但毕竟是瑶儿的诗才值百金。她身为庶女生活不易,你那三百金就都给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