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隔墙有耳
作品:《太后多娇,偏执九千岁为她折腰》 “太后娘娘,您看起来像是有心事的样子, 奴婢虽然愚钝,但也想为太后分担一二。不知太后娘娘是否愿意。”
春桃小心翼翼地开口,眼底有些许的胆怯之色。
经历这么多,崔漱音岁说不上识人有道,但也是眼光独到。
况且她和春桃相处了这么久,对她多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她不是个蠢笨的,为人机灵聪明。
最难能可贵的是,春桃家里横遭变故,就只剩下她一人,在宫内也没有投靠任何一派。
若非如此,宴九霄也不会将她安排到凤藻宫来伺候。
崔漱音若有所思地打量了她一番,想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心中顿时有了一个计划。
她拉起春桃的手,柔声问道:“春桃,若是哀家让你吃下毒药,你也愿意帮哀家分担吗?”
春桃微微一愣,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眼底闪过挣扎与纠结。
这样的反应, 反而让崔漱音打消了顾虑,多了几分可信度。
她不急不躁,拉着春桃走进内殿,让她坐在围炉前,慢慢细细想。
“不着急,你慢慢想。就算你不愿意,也无所谓。”
“太后娘娘,您真要给春桃吃毒药吗?”
春桃不知是吓到了,还是害怕崔漱音真要她的小命,抬眼间,眸中竟然蓄满了眼泪,模样委屈又可怜。
烛光摇曳,恍惚间,春桃的脸,和崔漱音的小妹融合在一起。
“阿姐,求求你了,帮我给爹爹求求情,让他明天带我一起去春日宴吧。我都和吴家小妹说好了,明天一起去投壶比赛的。”
“阿姐,你是这世间最好的阿姐,怎么舍得给我吃毒药呢?”
就是这样软糯可爱的小妹,在崔家破门之日,用自己弱小的身体,挡在了那些士兵身前,为崔漱音争取来了逃跑的机会。
可她那个才刚过完九岁生辰的小妹,却死于乱军的刀下,连具全尸都没有!
崔漱音这辈子都忘不了小妹临死前,还再用口型对她说着,“阿姐快跑!”
眼泪无声地从崔漱音眼角落下,她浑身笼罩在那日崔家惨死的修罗地狱中,身体摇摇欲坠, 突然眼前一白,倒了下去。
“太后娘娘!”
咚的一声,崔漱音晕倒在地,春桃连忙上前将她扶起,向外面的人大声呼救。
当宴九霄接到消息,匆匆赶来时,太医院的院首已经给崔漱音号完脉。
“掌印大人,太后娘娘是心病所累,忧思过度,外加连日失眠,导致的气血两虚,继而晕倒。我给太后娘娘开几服调理气血的药,在静养一段日子,就可痊愈。”
“嗯。”
宴九霄淡淡颔首,行至门槛处, 察觉暗处有人在看向这边,动作一顿,停了下来。
他淡定如常,故意将声音放大,对屋内抱手行李道:“陛下,微臣不便进去。若太后娘娘醒了,望您告知一声,就说微臣已经来过了。”
门帘撩起,小皇帝面露疑惑地看向宴九霄。
他唇瓣翕张,复又停顿,黑眸微转,终只矜贵地微微点头。
宴九霄鹰隼般锐利眼底扫过余光,狭长阴冷的眼眶眯起,缓缓挺身,视线收回。
“微臣告退。”
长身玉立,毕恭毕敬,只转身时那一片漆黑的眼底,不带任何情绪。
床榻,崔漱音侧身微倚,懒洋洋阖目。
指腹摩挲着血泪般的红宝石,在琉璃灯下折出缥缈的火彩。
春桃在旁轻轻挥着扇子,风带动崔漱音鬓边碎发,仿佛岁月静好。
但现实是一把屠夫的朴刀,狠狠割裂着,撕扯着,下坠着。
方才门外言辞,落于崔漱音耳中,宛若劈空惊雷一道。
这位九千岁一切行为一切言语,都饱含的深意与目的。
他是给她传递了一个情报。
------凤藻宫中,怕是也有细作。
后背一凉,崔漱音呼吸急促了半分。
这深宫本就藏着无数双眼睛,密密麻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不明立场,不知归属,稍不留神,便是万劫不复。
一阵珠帘涟漪声,眉目上洒下一片阴影,屋里多了一道小心翼翼的呼吸声和踌躇的脚步声。
等了半晌,眉头微蹙,崔漱音轻描淡写道。
“有话便说吧。”
小皇帝错愕,忙俯身请礼,“方才可是吵醒了母后。”
“无妨。”
斟酌片刻,小皇帝试探着低声道,“母后,方才千岁大人来了,但不曾入殿。”
崔漱音掀开眼皮,“哦?可是觉得有何不妥?”
“也谈不上,这……就是……那个……”小皇帝支支吾吾一番,眸光闪烁,唇齿嚅嗫。
这般忸怩模样怎能担一方国君?
崔漱音面容肃穆,眉毛一拧,厉声道。
“但说无妨,你是皇帝,无需顾忌。”
小皇帝一怔,敛下神色,沉声道。
“儿臣以为,千岁大人应是有所顾忌,方未曾入殿。”
他神色紧绷,压低的眉毛努力遮掩着眉宇间青雉,明明是总角之年,却故作老成之态。
崔漱音忽感自己方才冷酷,一时无奈轻叹。
玉手轻拂,示意他上前来。
小皇帝忙附上身来,眼神湿润,像刚被训斥的小动物。
“不妨细说,稚儿有何见解?”
为曾想崔漱音竟然会唤他稚儿,小皇帝有些受宠若惊。
除却他非常模糊的记忆里乳娘叫过他稚儿,再没有人这样唤他了,而现下母后愿意同他亲近,竟也这般唤他。
崔漱音柳眉轻弯,温婉姿态细腻非常,眼中带有几分鼓励。
迎着期盼目光,小皇帝嘴角微抿。
“母后待千岁大人亲厚,千岁大人也多有维护母后。他今日匆匆来看望母后,可来后只是门外简单问候几句,便又匆匆离去。”停顿片刻,小皇帝吸了口气,“儿臣猜测,是否有什么事让千岁大人有所顾忌。”
“亦或者,方才门外,有多一双眼睛。”
一言方毕,小皇帝偷偷观察太后脸色,却见崔漱音神色如一汪潭水,望不真切。
“方才儿臣愚见,望母后恕罪。”
纱窗因风簌簌,光线折进屋内,夕阳的残辉如鸽泣血。